
[ 對斗數書籍的看法 ] 即使有家傳秘笈,紫微斗數的研究,依然首重定盤, 因為一旦定錯了盤,就會導致思考和歸納一起出錯。 從這一點來判斷,一本好的斗數書, 其中所舉的實例,必然登錄命造的生日, 不能夠說由於要保障命造的隱私, 只是刊登了命造的出生年、月和時。 命造的出生資料必須齊全,是紫微斗數研究者的共識, 最理想的情況是更加登錄了命造父母的「斗數出生年次」。 [註:子平出生年次和斗數出生年次不一定相同。] 對不起,我們不能夠百分百相信作者「定盤有如生鐵鑄成」, 台灣了無居士最初出《現代紫微》一書時,還有命造的生日, 1993年改版之後,竟然沒有了這項資料,令筆者十分失望, 因為當年台灣的紫微斗數只有天盤,沒有地盤和人盤。 所以後期筆者雖然不懂子平命理學, 但如果關於子平命理學的著作中有很多特殊的實例, 並且提供了足夠的資訊, 筆者亦會買回來自己再起斗數天,地、人盤來研究。 優良的斗數書,應該有作者定盤的思考過程。 但以紫微斗數謀生的作者, 往往不願意透露他個人定盤的方法和過程, 成為了紫微斗數晉級學術的一大障礙。 我們不同意別人定的盤是很自然的現象, 但如果斗數要接受科學的洗禮的話, 至少我們應該說出為何我們選擇了另一張命盤, 不知讀者以為然否? 由於斗數大師們多數不是讀哲學或者科學出身, 未必接受過嚴謹的思考訓練, 未必具備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基礎, 所以他們的著作,對筆者這個讀科學出身的人來說, 讀起來往往頗不是味道。 在2005乙酉年開始,筆者陸續寫下了一些手稿自娛。 花了心思研究出來的東西, 當然希望不會隨著個人的生命一起消逝, 但由於明白曲高和寡, 所以最初是打算留給子孫們參考之用。 其後才陸續放在部落格中公開給有緣的讀者。 還記得筆者當年自學,站在多年教學經驗來判斷, 市面上只有小學心態的教科書。 那些自視為中學程度的教科書,語焉不詳,半吞半吐, 甚至對同一星盤的分析,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說法, 互相矛盾者有之,錯漏百出者有之。 自學的困難,筆者完全明白,因為筆者也是過來人。 在八十年代末期及九十年代,要找一些具備科學精神, 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斗數朋友互相切磋,並不容易, 所以筆者一向都是孤軍作戰,困而學之。 也許是靈界不想筆者「放下」斗數, 所以以往多次想和斗數離婚的時候,都有例子及時出現, 解決筆者的疑惑,證明了筆者心中的「假說/猜想」, 將筆者對斗數的興趣延續下去。 口水派紫微斗數得見天日,應該是靈界的功勞。 筆者常常在想, 如果二十多年前有一個好像自己這樣的人肯教我紫微斗數, […]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