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中等難度是努力不懈地追求個人的「成就」。 用選擇環境來「造命」比較容易, 難一點的是努力精進,實現古人所說「此君子所以自強不息也」, 亦即是努力不懈地追求個人的「成就」achievement, 亦即是西方心理學中所提及的「自我實現」Self Actualization。 把個人天賦的潛能有效地去發揮,極為重要, 然而西方文化往往太過誇張「發揮潛能」的價值, 甚至認為發揮「所有值得發揮的潛能」是應有的目標, 一個人不發揮自己所有的潛能是一種極度的遺憾, 忽視了一個人發揮那幾項潛能必須有所取捨, 忽視了環境對一個人能否發揮某項潛能有重大影響力, 亦忽視了人性的可善亦可惡, 忽視了意圖發揮潛能時,必須在道德方面作出慎重的考慮。 第一點的道理其實很簡單: 任何有豐沛才華的人根本沒有充裕的精力和時間, 去發揮他所有值得發揮的潛能。 例如,我也許有天份做一個好廚師, 但如果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話, 我可能會選擇發揮寫作方面的潛能,放棄做廚師的潛能, 所以是否正面價值取向,沒有多大關係。 At what expense any valuable work is performed! At the expense of a life! If you do one thing well, what else are you good for in the meanwhile? ( Thoreau, Journal, 1852 […]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