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re are three constants in life… change, choice and principles. ( Stephen Covey ) 在大學裡選讀科學 (不是科技) 的學生, 其中也許只有少數人選修「科學的歷史」和「科學的哲學」。 所以如果我們說,一般市民及大學生, 懂得「甚麼是科學」的人有如鳳毛麟角, 並不誇張,亦非脫離事實。 正如南懷瑾先生所說: 「其實,現在講科學的人,很少真正懂科學。」 《漫談中國文化:金融‧企業‧國學》 科學哲學的第一課,內容十分簡單,就是 「科學是先有事實,然後才有解釋。」 所有理論都是用來解釋事實,而不是歪曲事實來迎合理論。 換言之,「形而下的器」和「形而上的道」根本就是同一回事, 只不過人類要依靠「形而下的器」來推敲出「形而上的道」。 「形而下的器」屬陽,以動態的現象和變化顯現出來; 「形而上的道」屬陰,以靜態的「道」來存在,永恆不變, 故曰:「無為而無所不為」。 凡是不能夠用現行科學理論解釋的學問, 不能夠說是「非科學」,或「偽科學」。 比較客觀的稱號,應該是「玄學」或「神秘學」。 宗教就是其中一種「神秘學」Study of Mysticism! Science fishes in the sea of reality with a particular kind of net called the scientific method, […]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