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侶關係》(一)

[ 我  I  ] The  heart  has  its  reasons of  which  reason  knows  nothing. ( Blaise Pascal ) Love  has  reasons  which reason  cannot  understand. ( Blaise Pascal ) 情侶關係中的所有矛盾、痛苦與折磨, 歸根究柢,其實不外六大因素: 1.  雙方有不同愛的概念或者定義。 情侶之間常常都會說「我愛你」, 然而不論是口頭上還是心目中, 這個「愛」字的概念或者定義都是因人而異, 可以是非常清晰,亦可以是頗為模糊。 My  wife  could  turn  to  me  and she  may  say,  “Why  do  you  love  me?” And  I  can  […] Continue reading →

《一篇影評》(一)

嚴浩有一篇影評,談及一套 2010 年的美國喜劇 《非單親關係》The  Kids  Are  All  Right。 電影探討兩位女同性戀者及她們兩名子女所組建的家庭: 《非單親關係》(嚴浩) [2011年01月16日 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art/20110116/14873450 一對同性戀組建的家庭會是什麼樣的? 《非單親關係》這部電影讓我們有機會瞭解到多數人無從瞭解、 甚至有些人抗拒瞭解的世界。 影片中,一對女同性戀人不但結了婚, 而且還從精子庫那裏得到同一個男人的精子受孕, 生下一對「同父異母」的孩子,建立了有兩個媽媽的家。 在她們婚姻中要面對的疲倦、誤會、壓力和誘惑等種種考驗, 也與所有的婚姻沒有兩樣,除此之外,她們還要面對歧視。 影片中飾演母親的茱莉安摩亞和安妮貝寧令人難忘, 尤其是安妮的角色,「類似」通常婚姻中的丈夫, 她強勢、有控制欲、專注事業, 並像多數的父親那樣不太懂得和孩子溝通, 但她絕不是一個蹺二郎腿咧嘴剔牙的「糙男」, 而是有柔情懂浪漫的紳士, 她更加沒有失去女人的優雅和敏感, 你會說他是個中性的富有魅力的女人,而非女人中的男人。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飾演女兒的米雅華絲歌絲姬, 她眉目間的歡樂和嘴角旁的憂傷是那麼真實貼切, 如此精湛的演技唯有天分二字可以解釋。 諷刺的是,影片中擁有家庭幸福的是同性戀人, 得不到還想要搶奪這份幸福的反而是作為異性戀的、 孩子們「理論上」的父親。 誰比誰幸福?誰比誰  Straight?至少是不能看表面的。 安妮貝寧因為這個角色得了金球獎, 她從女人的優雅,發展到強勢和有控制欲, 再發展到後來言談舉止中有男性的氣質, 是有佈局有設計的, 但是爐火純青,不露一點痕跡,真精彩!   Continue reading →

《家庭和婚姻》(九)

[組織小家庭] 美滿的小家庭不容易組成。 姑且不談選擇配偶這個困難的課題。 小家庭裡首先出現的,是父母和子女配合的問題。 現代的小家庭有一個先天的缺憾, 就是不能對一些有特殊天份的兒童, 提供多元化的模範和榜樣  role  models, 但只要家長心胸廣闊,這個問題可以靠選擇導師來解決。 那些可大可少的心態或價值觀, 未必能夠靠身教來示範。 不少崇尚節儉、躬身力行的父母,生下喜歡浪費的子女。 不少勤力的父或母,和懶惰的配偶結合, 在子女的行為上就見證到懶惰的遺傳威力。 浪費和節儉,各自去到甚麼程度才不會過份? 勤力和懶惰,甚麼方面需要勤力,甚麼方面可以懶惰? 子女可以圓滑到甚麼程度? 如何判斷甚麼謊不能夠說? 子女交朋友,甚麼方面可以勢利,甚麼方面不應該勢利? 全部都是小家庭裡常常需要面對的課題。 然而遺傳的確是奇怪的力量, 遺傳的威力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完美。 業力會在遺傳的因子之中促成奇怪的組合, 例如將愚蠢的基因配上意志的基因, 替那些重視意志的人開一個大玩笑。 喜歡藝術的兒童,未必一定誕生在一個藝術家的家庭; 喜歡哲學的兒童,未必一定誕生在一個哲學家的家庭; 想做高級奴才的兒童, 未必一定能夠誕生在一個理想的奴才家庭。 於是子女遺憾家庭對個人的出身無助力, 父母則遺憾子女不能克紹箕裘,或者光大門楣。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此其一也。 開明的父母會懂得替子女選擇合適的老師以補不足。 做人父母甚艱難,對嗎? 站在整個社會利益的角度來看, 優良的大家庭必須要有, 沒有子女的小家庭卻不一定需要。 如果這個論點成立的話,接下來的問題就是: 如果不想生兒育女的話, 為甚麼男人和女人需要結婚? 是否因為對彼此的感情沒有足夠的信心? 是否認為人是可以靠外力成為互相擁有的物件? 如果社會上對性別沒有嚴重的歧視, 同居應該是不想生兒育女的男女最好的處理方法。 所以爭取男女同工同酬及平等晉升的機會, 是重大的課題,對婚姻制度影響深遠。 在一個平等、理想和有創意的社會, 性行為的對象和生兒育女的對象, 角色可以由不同的人去擔當。 我們可以喜歡一個壞女人,但卻和一個好女人生孩子, 我們可以喜歡一個壞男人,但卻和一個好男人生孩子。 生了孩子之後,選擇居住在一個優秀的大家庭裡, 讓小孩子可以有多元化的模範和榜樣。 業力當然不希望見到這種情況發生。 […] Continue reading →

《家庭和婚姻》(八)

[青菜蘿蔔,各有所愛] 父母和子女緣份的好壞,亦完全因人而異。 ☆ 「身體  body」的角度 站在「身體  body」的角度來看, 一位能夠在童年及青少年期照顧我們身體健康的家長, 就是一位稱職的母親 (和/或) 父親。 對於嗜吃的子女來說, 一位識飲識食,甚至懂得烹飪的父母, 才算是一位稱職的父母。 Homemaker (家庭主婦或主夫) 其實並不易做, 除了要對食物、營養、烹飪、衛生都有點認識之外, 還要有很多 common  sense。 做人父母甚艱難,對嗎? ☆ 「我  ego」的角度 站在「我  ego」的角度來看, 香港家長爭先恐後地將子女送去進行「十項全能」培訓, 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壞事,因應子女的性格和天賦而異。 如果子女天賦才華超卓,又喜歡「威」, 如果子女前生已經發願追求「成功」, 也許這一生人擁有一位虎媽 tiger  mom 或者虎爸 tiger  dad, 就是遇上了一位稱職的父母。 追求「成功」的人,沉醉於名利權世界的人, 當然希望父母及家人有足夠的人際脈絡, 可以令他少年得志,呼風喚雨,少勞多得, 贏在起跑線上,一生沒有遺憾。 自私和虛偽的人, 當然希望能夠遇上自私和虛偽的父母,幼承庭訓, 以他們為榜樣,早著先鞭。 不少父母愛子女,完全是因為他們是自己的子女, 而並不是因為愛子女的本身, 所以有些家庭會一早替子女們決定了他們的道路, 甚至他們生命的意義, 使子女們在人生的初期失去了選擇的意圖和自由。 最常見的是父母對子女在職業方面的期望, 包括常說的「幼承庭訓」及「克紹箕裘」。 而職業許多時會影響人的一生, 包括人的性格和他對世界的看法。 然而對懶惰及心靈力量薄弱的兒童來說, […] Continue reading →

《家庭和婚姻》(七)

[孝順] 孝順,更是一個複雜的課題。 如果父母是奸商,子女卻是正直的人,子女當如何孝順? 如果父母是正直的商人,子女卻是窮藝術家, 反而衝突會沒有這麼誇張。 所以父母窮困出身,而子女事業有成, 反而最容易成就孝順的子女。 孝順,其中包含了兩代不同價值觀的干擾, 包含了父母對子女的期望, 包含了子女對父母的期望, 包含了父母的要求和需索, 包含了子女的意願和能力, 包含了父母和子女間以往在家庭裡的關係。 其實還需要考慮到家裡的兒童, 究竟是善緣人投胎還是惡緣人投胎的複雜性呢! 參考: 《為甚麼我的父親是一個好人》(上) 《為甚麼我的父親是一個好人》(中) 《為甚麼我的父親是一個好人》(下) 童年期不少可大可少的價值觀, 部份是由於遺傳的傾向, 部份則是由照顧我們最多時間的母親或父親那裡學習回來的。 但由於重視和追逐個人的「成功」, 不願意花時間陪伴子女成長的父母越來越多, 現代家庭裡這個角色,可能會由傭人或褓姆取代。 所以觀察一個小孩子, 我們就看到孩子的心靈、遺傳、業力, 及父親和母親的影響等等複雜互動的因素。 只有頭不清的人才傾向於歸因單一的因素! 研究命理學的人就會明白, 這種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只能夠用緣份和業力來解釋。 隨著時代和文化的變遷,隨著樓價和生活費越來越昂貴, 隨著經濟不景的情況和通貨膨脹的情況越來越嚴峻, 社會上又出現了「單身寄生族」,就是年過三十歲的年輕人, 仍然寄居在父母的家中,甚至需要依靠父母在經濟方面支援。 日本早在1998年的調查已經顯示,年齡介乎20至34歲的青年, 60%男性及80%女性仍然與父母同住,成為「御宅族」。 台灣的情況亦相同,台灣《30雜誌》一項調查發現, 台灣有八成未婚單身族選擇與父母同住,在家裡蹲, 其中三成雖然住與父母同住,卻沒有分擔家庭開支。 在美國,年輕人以往一般在大學畢業後便搬離家自住, 但受到就業困難、房租昂貴和學費貸款債務等因素影響, 大學畢業後仍然與父母同的「歸巢族」boomerang  kids, 多達1,800萬人。 加拿大的調查發現,有百分之四十一的年輕人與父母同住, 英國情況亦相似,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調查顯示, 與成年子女同住的父母中, 每七對就有一對就需要透過房屋再抵押或者借貸, 為子女提供經濟幫助。 看來這些「單身寄生族」已經成為全球的趨勢。 Continue reading →

《家庭和婚姻》(六)

[父母] The  breaking  of  a  wave  cannot  explain  the  whole  sea. ( Vladimir Nabokov, The Real Life of Sebastian Knight ) 千萬不要說「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我們最多只能夠說: 雖然在大部份的情況之下, 世界上最愛你、最疼惜的人,應該是你的父母。 但這種情況的出現率可能只得百分之七十, 因為有些父母根本不懂得怎樣去愛, 因為有些父母和子女前生本來就是仇人,今生是來報仇。 現代家庭中已經很少有父母對子女有人格方面的期望。 往往只有健康方面的期望、學業方面的期望、 職業方面的期望、賺錢方面的期望、婚姻方面的期望, 偏偏就是沒有對子女在人格方面的期望。 如果子女性格正直, 但並非社會上認為有出息、會成功的人, 父母對他們的愛會否打一個折扣? 也許我們應該撫心自問:父母對子女的愛, 當中包含了多少對自己面子和社會地位的愛? Parents  forgive  their  children  least  readily  for the  faults  they  themselves  instilled  in  them. ( Marie von Ebner-Eschenbach ) […] Continue reading →

《家庭和婚姻》(五)

[婚姻制度和生殖器官的關係] 人類現行所謂神聖的婚姻制度, 只容許一男和一女的結合, 暗地裡其實是要求檢查雙方的生殖器官, 因為我們認為生殖器官較雙方的感情更為重要。 別以為筆者是在譁眾取寵,故作驚人之言,試想一想: 兩個陰陽人的婚姻, 到底是兩重同性婚姻,還是兩重異性婚姻, 由原本沒有問題變成了一個新的問題。 同理,一個正常人及一個陰陽人的婚姻, 是同性婚姻,還是異性婚姻, 也因為婚姻制度而產生了問題。 至於有基督教或天主教信仰的人,事情可簡單得多。 為甚麼男人和男人之間、女人和女人之間、 陰陽人和陰陽人之間、正常人和陰陽人之間, 可以產生愛情,只需要問一問神; 為甚麼愛情一定要和生殖器官有關,可以問一問神; 道德和生殖器官有何關係,可以問一問神; 結婚之前應否檢查一下雙方的生殖器官, 更應該問一問神。 新版的聖經也許會說: 神愛正常的世人, 所以將正常的心理狀況和正常的生殖器官賜給他們, 同性戀者和陰陽人肯定是妖魔鬼怪的傑作。 於是關懷不見了,慈悲心不見了,愛不見了; 也許新版的耶穌會說: 我從來沒有因為他們而釘死在十字架上。 同性戀者和陰陽人不是神的產品, 你們且去查一查是否魔鬼在生物工廠裡生產的。 所以現代人不論是否想結婚,為了避免產生嚴重的錯誤, 拍拖時都應該先檢查一下對方的生殖器官, 對方是否愛你(妳),反而屬於次要。 這並非「婚前性行為」,而是「婚前檢查性器官行為」! 可以預見,將來教會在關愛和誘導市民 「婚前檢查一下對方的生殖器官,以防陰差陽錯」這種行為上, 扮演著十分重要角色。 婚前最好有性行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yDGkDIdu6E 同床四年不知情郎女兒身 港女被騙40萬,報警始揭發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904&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5583154 未來的的人類生活在污染的大地, 吃下有毒或者大部份不夠謹慎的基因改造食物, 失去了生育能力, 看來婚姻制度除了和生殖器官有關之外, 也許亦會要求和生育能力及遺傳疾病掛鉤, 要求組織家庭之前,為了避免貽禍下一代, 必須先驗明雙方的生育能力及遺傳基因沒有問題。 不是政府的要求,而是雙方父母的要求! Continue reading →

《家庭和婚姻》(四)

[婚姻制度改變了家庭的概念] 自從人類發明了婚姻制度,認為可以保障家庭之後, 家庭這個概念開始變得複雜。 現代男人不准納妾、女人不准有兩位丈夫的婚姻, 主要的目的和理想是 1.  保障和異性的性行為不受第三者干擾。 2.  鼓勵生育同父同母的下一代。 3.  建設「小家庭」。 4.  排斥陰陽人、同性戀者、變性人。 前兩點已經被歷史證明是失敗的, 因為二奶、三奶、情夫的現象依然每天都在上演。 Marriage  is  like  a  cage; one  sees  the  birds  outside  desperate  to  get  in, and  those  inside  equally  desperate  to  get  out. ( Michel de Montaigne ) 當婚姻和家庭成為綑綁式的社會制度之後, 婚姻改寫了家庭的定義, 將人類對家庭的想法完全洗腦,不敢創新。 又令到許多形形式式的家庭變成不合法, 令到人類之間某些形式的愛從此被定義為不正常。 至於何謂「正常」和何謂「不正常」, 其實就是自古以來及所謂現代民主繼承了的意識形態, 以人數多少來決定是非對錯。 在極度重視資本主義制度之下的香港, 當婚姻和家庭成為綑綁式的社會制度之後, 「買樓,婚姻,家庭,生兒育女」 似乎成為了一種一定要綑綁在一起出售的貨物。 為了兒女 再苦也是甜 […] Continue reading →

《家庭和婚姻》(三)

Amazing Marriage Customs – China Anthropology [性道德] 只要想一想,我們就會發現生物界之中, 只有人類才存在「不負責任的性行為」這個問題, 原因也許有二: 1. 人類位居食物鏈的頂端。 2. 人類越來越複雜的社會對撫育下一代, 除了有生存方面的物質要求外,還有生命方面的精神要求。 所有關乎人類的性道德, 其實不在於性伴侶的多少及性行為的頻密程度, 而在於雙方的生育能力, 及對下一代是否願意負起照顧的責任, ──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責任。 對於瀕臨絕種的生物和人類視為食物的生物, 我們想牠們鹹濕還來不及, 怎會有「不負責任的性行為」這個問題? 推而廣之,不論男性還是女性,從事性交易的行業, 只要雙方都滿意,防止性病傳染又有避孕, 根本就不是性道德的問題。 Nature  knows  no  indecencies;  man  invents  them. ( Mark Twain ) [生育權] 這裡所說的「生育權」, 除了是生兒育女或領養子女的權利之外, 除了要看雙方的遺傳基因有沒有問題之外, 亦是一紙「照顧兒童責任的合約」, 但並沒有考慮到父母的質素和遺傳對子女的影響。 孔子看到人有上智和下愚之分, 所以「生育權」是一個需要仔細思考的複雜問題! 除了因為父母弱智、吸毒或者有精神病之外, 劣品的父母往往會成為子女成才的絆腳石, 原因有很多,例如: 1.  父母對子女冷漠。 2.  父母對子女的過份疼愛。 3.  子女輸在起跑線上。 4.  […] Continue reading →

《家庭和婚姻》(二)

The  word  ‘marriage’  has  two  quite  different  senses. One  is  the  socio-legal  institution  which  in  effect amounts  to  a  tripartite  contract  between  a  man, a  woman,  and  the  state. The  other  is  the  long-term  committed  relationship entered  into  voluntarily  by  people  who,  because of  their  affection  for  one  another,  wish  to  pool resources  and  share  […]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