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九)

[溫室] 外國的諺語說: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你鼓勵我一起去攀登喜瑪拉雅山。 我進行了三分之一就放棄了。 你卻堅定不移地繼續向前行。 當你歷盡艱辛挫折登上喜瑪拉雅山之後, 務請忘掉我這個放棄了的人! 你要往前行,但我卻只想往後退。 在攀登喜瑪拉雅山這條路上,我只願意做半個人, 我慶幸自己能夠檢回半條命。 千萬不要告訴我「在溫室長大的人會失掉抗逆能力」, 我並不是反對這句說話, 只不過我認為關鍵在於「溫室」的定義! 每個人都喜歡自己去定義甚麼叫做「溫室」, 有些人認為: 未曾在沙漠中生活過的人是住在「溫室」之中, 未曾在北極中生活過的人是住在「溫室」之中, 未曾在荒野中生活過的人是住在「溫室」之中, 未曾在籠屋中生活過的人是住在「溫室」之中, 未曾吸過毒的人是住在「溫室」之中, 未加入過黑社會的人是住在「溫室」之中, 未被異性強姦過的人是住在「溫室」之中, 未當過兵,未接受過軍訓的人,是住在「溫室」之中, 未經歷過戰爭,未殺過人的人是住在「溫室」之中, 未參與過貪瀆的人是住在「溫室」之中, 未參與過賄賂的人是住在「溫室」之中, 未接觸過利用過宗教的人是住在「溫室」之中。 你自己又認為甚麼是「溫室」呢? 如果你說「溫室」沒有這樣極端, 可否說一個程度出來給大家參考參考, 好讓我們知道甚麼屬於「過份的保護」over-protection? 兩歲童遭狗抓面 縫200針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0912&sec_id=15335&subsec_id=15339&art_id=14441742 0℃露營   九童冷僵入院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1217&sec_id=4104&subsec_id=11866&art_id=1477560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1217&sec_id=4104&subsec_id=11866&art_id=14775610 對中小學生來說,比較切身的「溫室」又是甚麼呢? 多年來遇上優秀的老師春風化雨, 不但提供記憶方法,更注重啟迪思考,訓練批判能力, 這些學生讀書讀得太開心, 未嘗經歷過那些鼓勵死記硬背,挑戰記憶力, 鼓勵半途而廢的思考,嘲諷批判能力, 冷酷地將人腦慢慢貶值的填鴨工程, 就是住在「溫室」之中。 如果家裡的父母都是正常、真誠、討厭虛偽的人, 受過教育,不會對填鴨工程助紂為虐, 子女就未必知道世間人心詭詐,行為虛偽, […] Continue reading →

《逆境》(八)

[切勿胡亂鼓勵別人接受挑戰] 不少勵志的人喜歡鼓勵別人接受挑戰, 驟耳聽來,合情合理,而且可能是出自愛心, 但細思之下,就覺得似乎是有點不負責任的行為: Ships  in  harbour  are  safe, but  that’s  not  what  ships  are  built  for. ( John Shedd ) 船可以是一葉扁舟,只宜在湖中行走; 可以是適宜在河裡航行的小船, 可以是適宜在近海裡航行的船隻, 亦可以是適宜遠洋航行的大輪船。 未知是怎樣的船之前,實在不宜鼓勵它向大海挑戰! 鼓勵別人接受挑戰, 必須對該項挑戰熟稔,並且認識參與者的能力。 千萬不要口花花、輕飄飄地說: 所有的困難和挫折都是有用意的 ── 這是老天爺在磨練你,為了把重任交給你。 美國電視台女記者 Lara Logan 是極少數願意公開 自己在埃及採訪時被強姦的受害人, 她接受訪問時說,當時被一大班人又打又強暴, 痛苦到以為自己會死。 她說性暴力阻礙新聞自由,但她沒被嚇怕, 她現在找新聞題材時,會細心考慮安全,不像以前話去就去。 事情發生之後,我們只能夠汲取教訓及放下情緒, 但事情發生之前,有甚麼準備功夫可以做呢? 哲學家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這樣說: Whatever  does  not  destroy  me,  makes  me  […] Continue reading →

《逆境》(七)

[自找的挑戰必須衡量得失] 這世界上有一些挑戰是自己主動去找來的, 目的也許是要磨鍊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 也許是為了證明自己比別人強, 也許是兩者都有一點。 當你自己主動地去選擇挑戰的時候, 別忘記老子「禍福相倚伏」的道理, 在面前有陽光的時候,不要忘掉背後也有黑影。 不要只是雄心勃勃地面對著陽光,而忽視了背後的黑影。 關於這類自找的挑戰,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衡量得失: 一旦我接受了這個挑戰, 1.  我需要放棄或捨棄些甚麼? 2.  我會損失些甚麼?最大的代價會是甚麼? 3.  我可能會得到些甚麼? 4.  我是否因為渴求別人的掌聲才作出這個抉擇? Take  calculated  risks. Look  before  you  leap. Assess  the  gain  and  loss. 衡量得失之後,要有當機立斷的決心, 而且無論結果是怎樣,都不應該後悔。 凡是冒險的行動,都不應該對成功作任何的期望, 如果要有期望的話,不妨作最壞的打算。 當出現最大的損失,付出了高昂的學費時, 最緊是有足夠的智慧從中汲取教訓。 機會,有時會好像曇花一現,需要好好把握, 但把握機會,不論是有意製造還是等待機會, 都需要早作準備,未雨綢繆。 Chance  favours  the  prepared  mind. 如果我們謹慎地、主動地去選擇挑戰,意圖磨鍊自己, 那麼在過程中同時培育智慧就更加重要, 以免鍛鍊的效果事倍而功半。 所以在教導年青人如何面對挑戰的時候, 除了應該教導他們如何衡量風險、衡量得失之外, 更應該提醒他們一旦決定接受挑戰的話, 1.  可能出現危險的地方, 2.  如何減低風險, […] Continue reading →

《逆境》(六)

[承擔責任] 冒險和接受挑戰,是因為我們有自由。 而自由,當然包括會犯錯的可能, 但個人的犯錯,應該由自己去承擔後果, 不應該讓別人來付出代價! 勇往直前之前,我們除了應該衡量一下一旦犯錯後, 個人所蒙受的損失之外,亦應該衡量一下別人的損失。 承擔自己冒險的後果是應該的, 讓別人同時承擔自己冒險的後果則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下面這句說話,當然是對有相當智慧的人說的, 而且假設了犯錯的人會承擔自己的責任: A  life  spent  making  mistakes  is not  only  more  honorable,  but  more  useful than  a  life  spent  doing  nothing. ( George Bernard Shaw ) 所以並非在大部份情況之下,我們都可以這樣說: Doing  something  and  getting  it  wrong is  at  least  ten  times  more  productive than  doing  nothing. No  matter  how  […] Continue reading →

《逆境》(五)

[高估和低估自己] 人不應該低估自己的能力, 因為我們的潛力也許比自己的期望和想像大許多, 而測試的方法,就是嘗試,就是接受挑戰, 但這個所謂挑戰,理性上應該是循序漸進的挑戰。 人類的才華,除了靠天賦之外,還要靠艱苦的鍛鍊, 日積月累之下才展現它的光輝。 能力高的人當然可以越級挑戰, 但並非所有人都具備應付「一步登天式挑戰」的天賦! He  knows  not  his  own  strength that  hath  not  met  adversity. ( Ben Jonson ) Only  those  who  will  risk  going  too  far can  possibly  find  out  how  far  one  can  go. ( T. S. Eliot ) Without  adversity,  without  change, life  is  boring.  The  paradox  […] Continue reading →

《逆境》(四)

[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 跌倒了就要站起來,而且更要往前行。 跌倒了站起來只是半個人, 站起來後再邁向前行才是完整的人。 (松下幸之助) 「人生時起時落,跌倒好平常, 最重要識得企返起身,繼續向前行。」 所以同意松下幸之助的人會接受以下的說法: 嬰兒若不跌倒,也就永遠學不會走路。 跌倒了就應該立即站起來,嚎啕大哭是沒有用的。 由於跌完可以再跌, 若果跌倒十多次之後死掉,也就算了,大不了再生一個! 最怕死不去,而腦袋又受了內傷, 但這是無可奈何的代價,走路要緊嗎! 同理,現在的年青人太脆弱了,EQ 和 AQ 太低了, 所以年青人吸毒十多次之後,死掉就算了, 反正他們自己站不起來,証明他們沒有用! 惡劣的生存環境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因為它決定我們面對逆境的種類和最低的生存要求。 以前中國農村山區裡的兒童, 隨時會從樹上墮下跌傷、跌跛、跌死, 隨時會在河裡湖裡溺斃, 隨時可能被毒蛇野獸咬傷、咬死, 所以中國人篤信命運,各安天命, 但可惜男女不平等,往往只是讓男孩了在外跑, 女孩了少了學習跌倒了站起來的機會。 死去了的孩了已經是鬼,當然不會再是完整的人。 所以松下幸之助的邏輯,在鄉下裡是行得通的! 站在進化論的立場來看, 死了那些無知、疏忽大意或者跌倒後站不起來的人, 絕對是好事,因為生存下來的, 一定是能夠適應當時當地環境的人。 人類要進化,就必須淘汰那些不及格、不完整的人。 基督徒和天主教徒可能立即記起, 聖經中《創世記》就紀錄了耶和華後悔造人於地, 命令挪亞做方舟,然後用洪水毀滅所有人類, 只餘下坐在方舟裡的挪亞一家。 問題是:挪亞的後代是優秀的人類嗎? 不妨看看現時社會上甚至地球上的人類。 [從慈悲的角度來看] 用松下幸之助的邏輯思維, 跌倒不算是失敗,不能夠再站起來才算是失敗, 跌倒了之後,無法自己站起來的人,半個人也不是。 所以有脆骨症的人肯定是「非人生物」, 而上了年紀,極為容易跌倒的老人家, 亦隨時隨地會變成「非人生物」。 跌倒了之後,要別人扶一把才能夠站起來, 是否只是四分一個人? 到底應該扶他一把,還是應該讓他自己站起來? 在助人和要求他自助之間, 應否有一個「因人而異、因情況而異」的平衡點? 對當時的潛能、意志、智慧不足以應付當時的挫折的人, […] Continue reading →

《逆境》(三)

再回來分析一下松下幸之助的金句: 跌倒了就要站起來,而且更要往前行。 跌倒了站起來只是半個人, 站起來後再邁向前行才是完整的人。 ( 松下幸之助 ) 首先要思考的, 是考慮「跌倒」究竟是在單一事件之上,一個理想之上, 還是在整條人生道路之上。 其次,要考慮在「事件、理想或人生道路」上「跌倒」, 是由於事件是自己主動選擇而產生的,例如自我挑戰之類, 還是由於事件是外界強加於我們身上的考驗。 其三,是要明白這句金句只能夠應用在 「應付我們能力範圍內可以處理的事情」, 不管我們是否清楚自己的潛能有多大。 Each  one  of  us  has  a  different  tolerance  for adversities.  Adversity  is  a  test  as  well  as  a training  of  the  strong  and  prepared  persons; it  defeats,  damages  or  even  kills  the  weaker and  impulsive  ones.  Where  there  is  […] Continue reading →

《逆境》(二)

[保本為上策] 生命、青春和經過嚴謹思維訓練,有思維能力的腦袋, 是人類三大最珍貴的本錢。 有了最珍貴的本錢,潛能和意志才有用武之地, 錯了還有機會翻身; 沒有了最珍貴的本錢,跌倒了就未必再站得起來, 俗語說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是指這種 「孰知天降之大任,竟然是一個超乎個人當下的能力, 而且無法逆轉之處境」的情況, 因為你沒有機會再對自己說:「不要緊,下次小心一點罷!」 這個世界有很多不同程度的「恨錯難返」! 有人說, 許多人的成功,歸功於他們所遇到的巨大困難和挫折, 其實更多人的失敗、傷殘、長期疾患、甚至死亡, 亦要歸功於他們所遇到的巨大困難和挫折, 端視他們當時的智慧,潛能和運氣, 是否能夠克服當時所遇到的這些巨大困難和挫折。 一蹶不振,不一定是心理上的軟弱! 當然我們必須維護每一個人的言論自由, 所以意志堅強的人有權在死前說: 我拒絕接受失敗,我還有毅力去作更多或創新的嘗試。 I  refuse  to  be  defeated ! 而且我相信當一個人竭盡所能,努力以赴之後,奇蹟就會出現。 I  believe  in  miracles ! 俗語說「居安思危」,即是說:居安尚且需要思危。 那些不自量力,未經深思熟慮和衡量得失就盲目地執行, 後果可以相當嚴重的冒險行為,絕對不值得鼓勵。 只有在能夠保存生命的情況之下, 逆境和挑戰才顯出它們的價值! 所以古代希臘智者 Menander 認為: 形勢不利的時候,打架逃跑的人,可以活著等改天再打; 但在打架時被殺死了的人,就永遠不可能再站起來打架了! The  man  who  runs  may  fight  again. ( Menander ) When  in  doubt,  […] Continue reading →

《逆境》(一)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認識挫折和逆境,學習如何面對挫折和逆境, 是中學「生命教育」或「通識」裡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件事情或短時間內的失敗,或者運氣欠佳, 我們稱為「挫折」setback。 一段比較長時間內,多件事情或多方面的失敗, 我們稱為「逆境」adversity。 然而一連串的挫折,或者一次重大的挫折, 都可以做成逆境。 在順境之中一個人固然會「認識自己」, 但這個認識十分膚淺,觸不到「認識自己」的關鍵; 一個人往往在挫折和逆境之中, 才有「機會」認識深一層次的自己, 但並非所有人都懂得把握這個機會, 亦並非所有人天生都擁有認識深層次自我的能力, 天賦不足的人要認識自己,只能夠靠後天優良的教育。 參考:《認識自己》 《管理自己》 《創造自己》  挫折、逆境到底是好還是壞,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因人而異,因年齡而異,因客觀情況而異,因意識形態而異。 那麼和甚麼相對呢? 一方面是相對於挫折或逆境的困難程度, 另一方面是相對於個人的潛能、意志及當時的智慧。 換言之,個人當時遇上的挫折或逆境, 是否個人的潛能、意志及當時的智慧足以應付的, 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千萬不要盲目地認為挫折或逆境一定是好的! 人人都會碰上挫折和逆境,但當我們遇上的挫折和逆境, 比個人的潛能、意志及當時的智慧更強的時候, 逆境就可能成為了災難,一旦跌倒了就未必能夠再站起來, 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有時會遭致殘疾,甚至會賠上了生命! 當失去了生命,一切都成為泡影;有生命才有希望! Remember  that  life’s  greatest  lessons are  usually  learned  at  the  worst  times and  from  the  worst  mistakes if  and  only  if  you  […] Continue reading →

《順境、逆境》(四)

[逆境將人分類] ☆  愛與智慧世界中有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將一切困厄視為磨煉、視為考驗 [增上緣], 甪作激發自己的潛能,提升自己定力及慧力的層次。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閒,膠鬲舉於魚鹽之中,     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告子。下篇》(孟子) 西方哲學家亦有同樣的看法: Examine  the  lives  of  the  best and  most  fruitful  people  and  peoples and  ask  yourselves  whether  a  tree that  is  supposed  to  grow  to  a  proud  height can  dispense  with  bad  weather  and  storms; whether  misfortune  and  external  […]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