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場合的小組討論] 一般工作場合多數會有開會形式的小組討論。 除了工商業及政府機構必然有開會這種事之外, 教會和學校裡亦有不少小組討論和座談會。 關於開會, 其中有不少參與者值得注意的課題。 ☆ 首先,參與者當然需要判斷開會究竟是辯論還是討論。 ☆ 如果是辯論的話, 參與者就需要知道這所機構一向有沒有辯論的文化, 有沒有預先定下的假設, 並且應該及早向前輩請教該種文化的操作。 如果機構之內大部份都是喜歡說理的人, 王守仁下面的說話就有參考的價值: 「與人語,不可有將順之意,不可有求勝之心,當惟理是從。」 ( 王守仁 ) ☆ 如果是討論的話, 參與者就需要知道是真討論、假討論,還是騙討論。 ☆ 如果是假討論的話, 有可能是讓某人進行個人表演,而一眾嘍囉在旁鼓掌。 當然亦有一些無能或心中有屎的直接上司, 在會議上「只許自己發言,發言後不許同事們提問」。 ☆ 如果是騙討論的話, 往往是一位無能的直接上司,綜合下屬們的意見, 然後扮作自己的意見,再向上一級反映。 ☆ 如果是真討論的話, 參與者可以假設該機構一定已經採取了某種心態。 因為必定先有心態,才會有討論這種現象, 否則一定屬於辯論。 一般而言,機構的心態大致上只有四種, 包括這四種心態的各式各樣組合: 1. 愛心 2. 歪心 3. 貪心 4. 虛偽 舉例言之, 以辦學為商業者,多數會採用[1,3,4]的組合, 以辦學為作育英才者,理論上只應採用第一種心態, 但不少名校會採用[1,3]的組合, 最可惜的是一所學校,不論目的是教書還是教育, 都沒有純粹的第一種心態, 有[1]就一定有[4], 換句話說,不少自稱為目的是作育英才的學校, 其實都是採用[1,3,4]的組合! […]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