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地方》(二)
[四類不同的修行地方] 任何美好的東西一旦去到某些人的手中,都會變質, 宗教精神自然不會例外。 所以由於目的的不同, 社會上出現了四類不同的「修行地方」: 第一類「修行地方」的目的是洗腦, 這類「修行的地方」必然討厭批判,重視權威和資歷。 第二類「修行地方」的目的,是做生意, 動機向善的,至少亦維持收支平衡, 就好像心理輔導所一樣,企圖安撫信眾的心靈; 動機不良的,目的就是歛財,讓掌權者生活非常舒適。 第一類和第二類「修行地方」往往合而為一, 因為在洗了腦的教徒身上才容易斂財。 洗了腦之後純良得像鴿子的羔羊有一個共同的特徵, 就是非常害怕認識自己,害怕自己的情緒和思想, 害怕懷疑和批判的精神,害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寧願讓宗教領袖操縱自己的意識形態。 第三類「修行地方」的目的, 是在心靈導師指導下信眾互相交流, 但傾向於重視同檯食飯,各自修行。 第四類「修行地方」的目的, 是召喚所有有能力思考的人, 讓他們擦出火花,集結人類的智慧,迫近真理。 [第一類修行地方] 雖然第一類「修行地方」只是屬於極少數, 但亦會在部份宗教中存在。 筆者對基督教比較熟悉,故以基督教為例。 部份基督教人士可能會這樣說: 人類的批判思考能力不是神最初所創造的, 是人類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之後才產生的, 讀聖經的人只能夠用正面思考,絕對不可以用負面思考, 所以用懷疑和批判的精神「去信基督教、去解讀聖經」, 是褻瀆的行為。 第一類「修行地方」最喜歡的就是那些「接近弱智」, 只具備普通思考能力的信眾,因為這種人數目眾多, 可以成為一呼百應的嘍囉及義工, 而且人數似乎真的可以克服任何道理上的缺憾。 第一類「修行地方」其次喜歡的,就是那些有少少聰明, 但「絕聖」[拒絕神聖的宗教精神] 及「棄智」[放棄獨立思考] 的人, 因為這種人從來都不會相信自己這樣聰明的人, 竟然會是「迷信」或僅有「信念」的人。 這種「棄智」的聰明人,可以做中層管理人員, 領導一眾「接近弱智」的人。 Respect and accept yourself. Don’t complain about your foolishness because […]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