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曰:「必也正名乎!」 又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名,命也。」 香港俗語說「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就是這種想法。 一個好的名字和一個壞的都足以影響一生, 雖然只不過是影響程度的問題。 名字的影響,有時是職業方面,有時是形象方面, 有時是性格方面,而且往往反映出父母的心態、學問和出身。 所以有人說「名字,變成了僅次於指紋、相貌、身材」, 等等打上個人獨特印記的東西。 所以命名,是父母不能避免的工作, 所以「姓名學」是必須研究的學問, 未必一定是從姓名筆劃的陰陽五行去研究, 但至少要考慮時代、社會、語言、文化背景, 甚至發音等多個因素來命名。 社會越複雜,文化越多元化,命名就會千變萬化, 於是越來越多課題就會需要考慮,包括旁門小道的學問和潮語。 所以命名雖然只是小學問,但重視姓名學並非小題大作。 A woman starts thinking of a name for her baby from the minute she knows she is carrying one, She will write it out say it loud, try it out on her friends, and embroider it on […]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