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的精神》

A  good  man  is  always  a  beginner. ( Martial )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歸去來辭》(陶淵明) Chris  Anderson Questions  no  one  knows  the  answers  to 我們常常見到一般人只懂得注意經濟和生活, 怕健康體力下降,怕失業,怕交際時話題落伍, 但卻不怕思考能力下降,追不上時代的需要。 一般人終身學習,往往是被環境所迫的, 而且學習的範疇,往往是和自己的職業有關。 其實終身學習是一種態度,是一種精神, 如果沒有終身學習的精神,終身學習的路途就難以順利。 其實終身學習的精神部份來自批判的精神, 而一般「自我學習」的訓練,都會接觸到終身學習的精神: 1.  天真和好學 腦子裡永遠有很多問題要問, 即使年齡大了亦保留老頑童的心態。 The  curiosity  from  childhood  still  thrives and  grows  into  compassion  of  a  lifetime. If  the  people  around  you  are  […] Continue reading →

《終身學習》

Where  is  the  Life  we  have  lost  in  living? Where  is  the  wisdom  we  have  lost  in  knowledge? Where  is  the  knowledge  we  have  lost  in  information? ( T. S. Eliot ) 終身學習,英語稱為  lifelong  learning, 一聽到終身學習,在填鴨教育下成長的人的直接反應,一定不會太好, 因為辛苦勞累了大半生,大部份人都想好好地享受退休生活, 為甚麼還需要繼續學習? 終身學習,是因為世界日新月異, 科技的發展尤其一日千里,不學習就難以追上時代的步伐。 終身學習,是因為很多並非在填鴨教育下成長的人, 及那些能夠超越填鴨教育的人,都認為學習是一種享受。 終身學習,就是個人的生命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長, 晝夜思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確是一種享受! 終身學習,不在於讀了多少書,而在於吸收了多少知識, 增添了多少智慧,所以和個人的思考能力有密切的關係。 有能力終身學習的人,就能夠有終身的享受!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筆者曾經指出,終身學習大致上分為兩種, 一種是圍繞著山腰努力以赴,另一種則是攀山。 […] Continue reading →

《為何要學習批判思維》

He  that  will  not  reason  is  a  bigot; he  that  cannot  reason  is  a  fool; and  he  that  dares  not  reason  is  a  slave. ( William Drummond ) 自從香港教育局開辦「通識教育科」,鼓吹訓練批判思維, 思考方法就成為了中學生需要具備的技巧。 由於香港的大學生越來越多, 理論上,對批判思維訓練的需求也應該水漲船高。 1.  世事越來越複雜,所以即使思考是困而學之的能力, 也漸漸成為了必需品。 2.  以往學校和學生所重視的,是背誦和記憶的能力, 現時所重視的,開始傾向分析和批判的能力。 競爭力要求改變了,起跑線也改變了。 3.  批判思維能力越強,讀書的壓力就越小, 就越容易放鬆自己,越容易保護好奇心不被扼殺, 對追求學問的興趣也越大。 4.  不懂得批判思維的人,未來十年將會被社會及機械人淘汰。 懂得批判思考,才能夠保障個人選擇的權利。 The  value  of  a  college  education is  not  the  […] Continue reading →

《自我學習》

我們不單只是生活在一個資訊氾濫及知識爆炸的時代, 更是生活在一個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普及的年代。 當人類的知識世界不斷膨脹,世界變得越來越快, 剛學完不久的知識隨時會落伍,往日存在的工種, 隨時會被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淘汰。 生活在一個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普及的年代, 人與人之間的比較將會變成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的比較, 而有一天當一個人喪失了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的輔助, 他會否立即「唔捱得」,立即失去了他的生存價值, 立即衰過「鼎你個廢」,立即變成無用的垃圾? 人是甚麼?人的價值是甚麼?這是一個必須思考的哲學問題。 當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不斷地在進步, 但千百年來人心依然沒有任何改變,我們如何適應這個新時代? 筆者認為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learning  how  to  learn, 是目前最重要的教育課題,刻不容緩,不能夠再拖延了。 參考:《香港教育的展望》 In  a  world  in  which  the  total  of  human  knowledge is  doubling  about  every  ten  years, our  security  can  rest  only  on  our  ability  to  learn. ( Nathaniel Branden ) Since  we  can’t  know  what  […] Continue reading →

《知識的運用》

知識來自經驗, 但個人的經驗只是屬於個人的知識, 經過一群智者批判和共同實踐的經驗, 才能夠成為群眾共同擁有的知識,試舉例言之: 壞人常有,癲佬不常有。 愚蠢人常有,通才不常有。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選擇徘徊在中性循環的人常有, 選擇徘徊在善性循環的人不常有。 偽基督徒常有,真基督徒不常有。 偽佛教徒常有,真佛教徒不常有。 偽道教徒常有,真道教徒不常有。 教書工作者常有,教育工作者不常有。 隨波逐流的人常有,獨立思考的人不常有。 說謊的雜種常有,一言九鼎的皇帝不常有。 擁抱虛偽的人常有,和虛偽割蓆的人不常有。 一樂常有,百樂不常有,因為百樂門不易打開。 迷信的人常有、擁抱懷疑和批判精神的人不常有。 偽知識份子常有,半知識份子常有,真知識份子不常有。 除此之外,懂得如何應用知識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 所以學習任何知識時, 1.  必須知道它在知識架構中的位置,以免看見樹木時忘掉了森林。 2.  必須知道它的「應用範疇」 range  of  application, 因為一旦將知識應用在它的範疇以外時,就隨時有可能出錯, 3.  如果以往的經驗一定能夠解決新的問題, 就沒有「摸著石頭過河」這個說法。 所有來自經驗的知識,必須清楚它的源頭, 因為一旦需要將經驗應用在新的情況之下時, 判斷極為重要,不清楚經驗的源頭就會影響到判斷能力。 It  takes  considerable  knowledge  just  to  realize the  extent  of  your  own  ignorance. ( Thomas Sowell ) Mistakes  are,  after  […] Continue reading →

《歷史知識》(三)

To  hold  a  pen  is  to  be  at  war. ( Voltaire ) ☆  歷史人物 對當時某段歷史有影響力的人物的生活和思想是甚麼? 個別人物是否有能力改變歷史? 到底是「英雄做時勢」,還是「時勢做英雄」? 抑或英雄和時勢互為因果,互相影響,互相造就? 西方人稱為  two-way  street  of  causality.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is  but the  biography  of  great  men. ( Thomas Carlyle )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is  the  result of  endowing  with  the  fruits  of  a  dozen men  of  […] Continue reading →

《歷史知識》(二)

☆  歷史理論 歷史理論和科學理論功能相似,都是用來解釋歷史事實的。 但歷史理論不同於科學理論的地方, 在於歷史理論難以做實驗來證明。 所以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所有歷史理論其實只不過是「假說」。 The  historian  makes  a  distinction  between  what  may be  called  the  outside  and  the  inside  of  an  event. The  outside  means  everything  belonging  to  it  which can  be  described  in  terms  of  bodies  and  their movements  ( e.g. Caesar’s crossing  of  the  Rubicon  or his  assassination  in  Rome ).  […] Continue reading →

《歷史知識》(一)

歷史是鑑古知今的學問,所以準確性非常重要。 There  is  no  way  we  can  understand the  present  without  studying  the  past. 「大史學家亦可通哲學,反之亦然,不可界限太清楚。」 《錢穆賓四先生講學粹語》(葉龍筆錄) 當我們對科學和哲學有了初步的認識之後, 我們就可以轉過頭來看歷史。 ☆  歷史事實 歷史事實是過去發生的事情,是客觀、不會改變的事實, 然而歷史記載不一定等於歷史事實, 因為歷史記載可以是偽造的。 歷史的記載當然不可能完全是捏造出來的, 但絕對可以是八成真、兩成假,九成真、一成假。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王和寇對歷史的看法當然不同。 從統治者的角度來寫歷史和從人民的角度來寫歷史, 亦會有不同的角度和看法。 即使最客觀的歷史記載, 亦往往包括歷史學家對歷史事實的重建, 而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重建就是提出「假說」, 不是理論方面的「假說」,而是關於歷史事實的「假說」。 越是客觀的歷史記載,就越多各方面的證據, 來支持這個關於歷史事實的「假說」。 History  is  a  mixture  of  truth  and  lie. There  is  no  single  history  of  a  country but  many  histories, depending  […] Continue reading →

《認識知識》(二)

☆  認識自我 Self Knowledge 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知識之一 絕大部份我們從學校裡學到的知識都是「外向知識」 outer  knowledge  of  the  outer  world, 「認識自我」屬於「知己」的「內向知識」, inner  knowledge  of  the  inner  world。 《「我」I 》 《自我批判、內省》(一)  《自我批判、內省》(二) 《自我批判、內省》(三) 《自我批判、自我教育》(一) 《自我批判、自我教育》(二) ☆  道德判斷也是一種知識 The  aim  of  education  is  the  knowledge, not  of  facts,  but  of  values. ( William S. Burroughs ) 大部份知識只不過是一件工具,既可為善,亦可為惡。 Knowledge  without  morality  leads  to  exploitation. 凡是涉及人類社會的課題,道德判斷也是一種知識, 所以不懂得或放棄道德判斷的人是無知。 […] Continue reading →

《認識知識》(一)

[知識的產生] 知識來自面對事實,來自細心的觀察, 來自一個開放的胸懷,來自對真理的謙卑, 來自對真理的尊重,對非真理及半真理的歧視, 來自對群體智慧的尊重,對愚昧的歧視, 來自去蕪存菁的態度,來自鍥而不捨的實驗研究, 來自無數心裡的疑問、猜想和假說, 來自小圈子裡謹慎的思考、互相激勵和互相批判。 We  knew  that  the  Earth  was  flat we  knew  that  we  were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and  we  knew  that  a  manmade  heavier  than  air piece  of  machinery  could  not  take  flight. Through  all  stages  of  human  history,  intellectual authorities  have  pronounced  their  supremacy  by ridiculing  […]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