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四)

☆  跌落地之後不要只是空著雙手站起來。 I  have  endured,  I  have  been  broken, I  have  known  hardship, I  have  once  lost  myself. But  I  strive  to  learn  from  them  all. Here  I  stand,  still  moving  forward, growing  stronger  each  day.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harsh  lessons in  my  life.  They  made  me  stronger. 一般在學校裡學習,屬於人為的經驗, 往往都會收取費用。 但意料不到的經歷雖然不會向你收取費用, 但顯然也不是免費的。 有些經歷挑戰度低,很容易就可以克服; […] Continue reading →

《經驗》(三)

☆  活在當下包括了過去、現在、將來。 過去的經驗就活於現在, 讓當下的我有所憑藉,作出決策和行動; 過去的經驗,可能更會成就將來的夢想。 有人認為活在當下,和過去無關, 因為我們不能夠改變過去發生的事。 其實活在當下,靠的是 直覺  intuition, instinct, 而直覺根本就包括了我們的經驗和價值觀, 也許更包括了我們前生的智慧! 我們雖然不能夠改變過去發生的事, 但我們可以改變對那些事的觀點和看法, 所以活在當下,一定包括「汲取」過去經歷的教訓, 只不過活在當下,不應該擁抱過去一切不良的情緒。 有人認為活在當下,和將來無關, 其實活在當下要活得有意義,一定有願景, 只不過活在當下,亦不應該對未來有任何憂慮。 所以活在當下,包括了過去、現在、將來。 只是踢走了所有過去產生的有害情緒, 踢走了一切對將來的不切實際的期望。 所謂活在當下,就是要以平靜的心面對 (享受、回應) 當下。 平靜的心,基於具備足夠的思考能力; 平靜的心,基於自強不息,不斷進步; 平靜的心,基於一直以來追隨的「信仰」; 平靜的心,基於具備接受挑戰的勇氣; 平靜的心,基於早作未雨綢繆的準備; 平靜的心,基於接受一切不能改變的事物; 平靜的心,能夠令我處變不驚,無所畏懼,盡人事,聽天命。 A  person  who  lives  in  the  present  is  willing  to change  his  goal  so  that  it  becomes  more  in  tune with  his  […] Continue reading →

《經驗》(二)

☆  事情屬於過去,經驗屬於現在和將來。 真理往往會有條件或者應用範疇,上述這句話亦不例外。 當錯誤沒有要了我們的性命,或者並非一失足的千古恨, 我們才會樂意說這是寶貴的經驗,並且和別人分享。 Only  when  the  pain  from  a  mistake  is  temporary can  we  rest  assured  that  it  will  pass. When  we  come  out  alive  and  intact,  we  can  then say  that  the  mistake  comes  to  teach  us  a  lesson. ( Jason Ling ) We  all  have  a  past  that  we  cannot  change. […] Continue reading →

《經驗》(一)

[經歷/遭遇、經驗] 人生的一切「經歷/遭遇」happenings / circumstances, 來自發生的事情,在人生之中非常重要, 因為人類所有的「經驗」都是來自「經歷/遭遇」! 遭遇一定是自己的,但經歷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別人的, 我們看小說和電影時,就是看別人的經歷。 孔子曰: 「不觀高崖,何以知巔墜之患;     不臨深泉,何以知沒溺之患;     不觀巨海,何以知風波之患。     失之者其不在此乎?     士慎此三者,則無累於身矣。」 《孔子家語。困誓》 當我們面對「經歷/遭遇」的時候,必然是整個人去體驗, 包括了個人的認知、情緒和思考在內。 個人的認知能力、情緒質素和思考能力, 全部都影響到我們對「經歷/遭遇」的判斷和感受。 如果一個人的思考能力、自我認識和訓練不足, 他的「經歷/遭遇」必然會滲透著成見,想像,甚至恐懼, 這就是為甚麼哲學和批判思維的訓練, 在家庭教育和青少年的學校教育如此重要! 無論是科學、哲學、社會科學、相學、掌紋學或者命理學, 皆是源於累積,綜合,思考和分析「經驗」experience, 而「經驗」則是來自赤裸裸的「經歷/遭遇」, 來自對「經歷/遭遇」的判斷、感受、問問題、思考和批判, 得出來的懷疑或者結論,就成為我們日常口裡說的「經驗」。 「經驗」是一個我們常用的詞彙, 究竟我們對這個詞彙理解了多少呢? We  sometimes  get  all  the  information, but  we  refuse  to  get  the  message. ( Cullen Hightower ) A  mistake  usually  conveys  […] Continue reading →

《終身學習。老騏伏櫪》

對畢生追求智慧的修行者來說: In  the  depths  of  winter, I  finally  learned  that  within  me there  lay  an  invincible  summer. ( Albert Camus ) 年輕時大部份人都不能避免結婚生子、成家立業, 然後努力工作養家活口,這條一般人都會走的人生軌道。 年輕時無論如何風華絕代、風姿綽約、風華正茂, 當年的流金歲月畢竟已成陳跡,當年學到的知識可能已經落伍, 當年掌握的技藝不一定還可以倚靠,可以期望能夠食老本。 Young  men  have  a  passion  for  regarding their  elders  as  senile. ( Henry Adams ) 如今已經退休,滿面風霜,頭髮早禿或者變得斑白, 人生中經歷過了那些起起伏伏,患得患失, 不知如何自處,不知如何應付的苦澀歲月。 閱歷多了之後,看透了萬變不離其宗的「人、事、物」。 雖然已經退休,心態平穩,不需要再為五斗米折腰, 不需要再為升職加薪而奮力拚搏或者擦上司的鞋。 除此之外,子女們亦已經大學畢業,出來社會工作, 會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生活。 那些一早有培養嗜好的退休長者開始有時間閑下來, 雖然走路未必如年輕時健步如飛,但亦未到走不動的地步, 而且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對生活滿意度緩步上升。 Old  age  has […] Continue reading →

《終身學習。人到中年》

人腦就像肌肉一樣,需要常常運動,以維持健康的功能, 據說勤於動腦筋的人,甚至可以延緩衰老, 活到老學到老,保持好奇心,保持心態年輕, 是延年益壽的秘訣之一。 The  mind  of  man  is  like  a  clock that  is  always  running  down, and  requires  to  be  constantly  wound  up. ( William Hazlitt, 1839 ) People  always  fancy  that we  must  become  old  to  become  wise; but,  in  truth,  as  years  advance, it  is  hard  to  keep  ourselves as  wise  as  […] Continue reading →

《終身學習。年齡》

Life  is  too  short  for  foolishness,  quarrels, bitterness,  pettiness,  hatred  and  malice. 意圖「終身學習」的人,如果所學習的對象是科學或哲學, 最好能夠在二十五歲之前作出決定, 因為除了天賦才華和興趣之外,這些學問需要嚴格的鍛鍊, 所以年齡絕對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 人生的第一個廿五年,如果還未能掌握嚴謹的思考能力, 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需要加倍的努力才能夠追上。 中國人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但一般都沒有指出「應該努力的地方」是甚麼? 所以引用這句說話的人可以代入任何自己的意願, 指出他認為年青人應該努力的地方是甚麼。 年青人既可以努力讀書,可以努力學習一門技術, 可以努力學習一門手藝,可以努力追求名、利、權, 可以努力學習如何做成功的奴才,為虎作倀, 可以努力不懈地修行,也可以努力追求智慧。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句古人的哲語應用在科學知識或哲學思維之上, 尤其準確,因為一旦年齡大了, 再訓開始練科學知識或哲學思維,就相當辛苦, 所以古希臘人認為哲學思維應該趁年青時鍛鍊: For  the  mind  is  all  the  easier to  teach  before  it  is  set. ( Quintilian ) There  is  an  intelligence  of  the  young, and  […] Continue reading →

《終身學習。手段。心》

資深的心理學家, 許多時都是讓心靈主持大局的人終身學習的好榜樣。 手段資深的心理學家,不一定智慧也資深! 心,才是運用手段的最重要主人, 正如心,才是一流音樂家演奏、演唱、作曲的主導。 能夠幫助情緒化或者智慧較低的人的手段, 用來幫助智慧較高的人往往會產生反效果。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     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 4:23》 從心的角度來判斷, 有一種年紀的人很乾淨,有一種年紀的人很齷齪。 乾淨的人保持真和誠,拒絕虛偽,追求「道/真理/智慧」, 齷齪的人擁抱虛偽,不怕無恥,製造歪風,荼毒社會, 以為鬧得滿城風雨就可以提升個人的知名度。 對情緒化或者智慧較低的人來說, 要求他們追求智慧未免有點強人所難。 由於他們沒有足夠智慧去接受「批判」, 他們當然不會分辨「批判」和「批評」, 他們會將所有「批判」都視為「批評」, 認為批判就是輸出負能量。 他們喜歡讚賞和鼓勵, 所以不少心術不正的人亦會利用讚賞和鼓勵去操縱他們。 讚賞和鼓勵,不一定代表尊重,因為可以源自操縱的意圖! 至於真正想幫助他們的人也要面對四個課題: 1.  可以接受對方甚麼程度的愚昧? 2.  讚賞和鼓勵給對方帶來的樂觀和積極,能夠持久嗎? 3.  愚昧通常都會繼續帶來挫折, 自己可以讚賞和鼓勵他們多少次? 4.  自己的愛心能夠持久嗎? 愛心不足的人,會否遲早在心裡暗罵一句:「人蠢冇藥醫」? Don’t  ask  a  wise  man  to  walk  a  mile  or  two  in  a fool’s  shoes  in  order  to  be  more  […] Continue reading →

《終身學習。我 ego》

「心靈  soul 」的終身學習是攀山, 而「我  ego」的終身學習則是圍繞著山腰努力以赴。 「我  ego」的終身學習不外乎兩個目的, 一方面是期望能夠在世界上獲得「成功」, 另一方面是害怕落後,隨時被社會淘汰。 一般讓「我  ego」主持人生大局的人, 當別人批評他的某一個想法時, 他不會先想一想別人的批評是否有道理, 他的第一個反應是覺得這位仁兄並不尊重他, 因為他一早就把一切自己的思想和自我掛鉤, 而且認為面子是除了金錢以外人生中最重要的價值! 你批評他就是不尊重他, 既然你不尊重他,他就不喜歡聽你的意見, 抗拒你的看法,甚至排斥你的思想, 這就是為甚麼「人最難改變的就是他的思想」的其中一個原因。 而這個原因的根源就是因為他們「相信」: 1.  以人廢言是合理的。 2.  以人的社會地位和名氣來決定批評的重要性是合理的。 3.  面子比追求真理更加重要。 4.  接納一個人和接納他的腦袋是同一回事。 心理學家會告訴你,由於他認為你不尊重他, 你的道理對他來說,已經沒有說服力! 如果閣下是從事「推銷行業」,以「說服」人為己任, 心理學家會勸你先接受一個價值: we  love  those  who  brings  out  the  best  in  us and  hate  those  who  points  out  the  worst  in  us. 當你勸告別人時, 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麼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 […] Continue reading →

《終身學習。心靈》

一般人都以為人生的奮鬥主要就是生活上的奮鬥, 所以一旦生活方面已經算是「成功」, 懂得未雨綢繆,掙到足夠的錢, 不必在年老體弱時需要靠子女照顧,就沾沾自喜, 不明白如果一個人擁有心靈的話, 人生的奮鬥就是每一生人都追求「道/真理/神」, 因為他的心靈是要帶到下一世的, 而修行就是累積智慧,為下一世做準備。 心靈來到這一生是為了學習抽象的「道/真理/神」, 是為了修行,不是為了得到「成功」,而是為了得到「成就」; 所以思想和心靈也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奮鬥,一直到離世為止。 Time  is  life.  It  is  irreversible  and  irreplaceble. To  waste  your  time  is  to  waste  your  life, but  to  master  your  time  is  to  master  your  life and  make  the  most  of  it. ( Alan Lakein ) 不少人不能容忍身體的懶惰,但卻擁抱心靈的懶惰, 即使退休之後依然鍛鍊身體,但硬是不喜歡鍛鍊思維。 也許我們會問: 人的前半生大多數都是在浪費生命, 勞累了大半生,晚年都應該吃安口樂茶飯罷? 吃口安口樂茶飯,不算是浪費生命罷? 為甚麼還要這樣辛苦? […]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