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可以成為一種信仰》

在基督教裡,進入天國的門是窄的, 因為不少信了教的人,內心依然有高層次的詭詐, 就是擁抱虛偽,事奉兩個主人, 根本不願意打開他們的心,讓耶穌基督進入, 靈魂尚未甦醒的人,怎可能認識神? God  is  day  and  night,  winter  and  summer, war  and  peace,  surfeit  and  hunger. ( Heraclitus ) It  is  the  greatest  of  all  disciplines to  know  one-self, for  when  a  man  knows  himself,  he  knows  God. ( Clement of Alexandria ) I  looked  in  temples,  churches,  and  mosques. But  I  […] Continue reading →

《活在當下》(五)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     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墮。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明日歌》文嘉(1501—1583)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     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今日詩》文嘉(1501—1583) [ 當下 ] 所謂「當下」present,  here  and  now, 當然不是指現時的那一分那一秒  at  this  moment, 而是指「最接近現在的一段光陰」。 「當下」並不是指純粹當下的時間, 更加不是指當下的每一個一剎那, 所謂「活在當下」,是一個時間和目前關注的事件的結合, 也許我們可以將時間看成是丈夫,關注的事件看成是妻子, 於是「活在當下」就是今天丈夫和妻子需要一起做的事情。 如果一定要說「活在當下」就是拉丁文  carpe  diem, 也勉強可以接受。 筆者曾經指出,「及時行樂」timely  enjoyment 這種珍惜光陰、主動和積極的行為, 是同時回應「生命無常」及「韶華飛逝」兩大課題, 兼顧「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現象。 由於「及時行樂」分為三大類, 照顧了所有人的境況,照顧多種不同的價值觀, 所以必須從個人「樂」的定義和「樂」的選擇之中, 才可以看出一個「及時行樂」的人的人生態度。 無論如何,由於可以適合所有人, 所以「及時行樂」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然而樹大難免有枯枝, 幸好抱著消極和逃避的心態去「及時行樂」的, 只是小部份人而已。 […] Continue reading →

《活在當下》(四)

[ 面對將來 → 找出個人生命的意義 ] The  future  enters  into  us, in  order  to  transform  itself  in  us, long  before  it  happens. ( Rainer Maria Rilke ) Light  tomorrow  with  today! (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 如果「活在當下」要活得有意義, 一定要 前瞻  looking  forward──有願景,有方向,有目標。 所以那些已經找到屬於自己生命意義的人, 既活在當下,亦活在將來, 因為將來之中蘊藏著他們的理想, 而對未來的憧憬往往就是活在當下的動力。 If  we  believe  that  tomorrow  will  be  better, we  can  bear  […] Continue reading →

《活在當下》(三)

有人認為「活在當下」和將來無關, 其實「當下」當然和將來息息相關! 如果「活在當下」和將來無關,就是將「未雨綢繆」廢了武功! [ 面對將來 → 放下憂慮 ] 活在當下要活得開心,首先就必須解決「對將來的憂慮」。 如果為將來的事情憂心忡忡,就是在生產當下的「情緒廢物」。 你說,這樣子如何能夠放下,如何能夠開心地活在當下? ☆  要解決經濟方面的憂慮,人生當然需要「規劃」。 年青時就開始要儲定老本; 中年時就要注意身心兩方面的健康, 應該可以降低將來在醫療方面的消費, 如果明白降低不必要的欲望可以增加老本, 也許可以減輕到老年時在經濟方面的憂慮; 老年時如果不能夠「開源」,就只能夠「節流」。 ☆  要解決被淘汰的擔憂,人當然需要終身學習, 除了屬世知識的學習,除了要具備宏觀視野之外, 還需要增添心靈的鍛煉和智慧。 自強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人到年老力衰,還有經濟方面憂慮的時候, 就只能夠出售還未被淘汰的知識和技術, 依賴創意,及依賴一生人累積的智慧。 ☆  要解決事情方面的憂慮,除了努力追求智慧之外, 就只能夠「未雨綢繆,盡人事,聽天命」。 俗語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可以預見的遠慮,當然應該未雨綢繆, 不能預見的遠慮,何必憂慮? 遠慮可以是無窮的,所以只需要解決近憂! 凡個人不能夠控制的事情,只能夠盡人事,聽天命, 憂慮無濟於事,只會折磨自己,損耗心力。 Anxiety  does  not  empty  tomorrow  of  its  sorrows, but  only  empties  today  of  its  strength. ( Charles Spurgeon ) […] Continue reading →

《活在當下》(二)

[ 昨天 → 去蕪存菁 ] 昨天,當然沒有完全消失! 昨天,只是經過了消化和排泄! Intelligence  crucially  involves  memory; inability  to  make  use  of  acquired  information and  past  experience  is  a  severe  limitation  on performance  of  mental  and  practical  tasks  alike. ( A. C. Grayling ) If  the  past  has  been  an  obstacle  and  a  burden, knowledge  of  the  past  is  the  safest  […] Continue reading →

《活在當下》(一)

「放下」、「活在當下」和「及時行樂」 是三個十分容易混淆的概念。 所以一般人懶於思考的人, 都容易犯上幾個嚴重的錯誤,就是以為 1. 「及時行樂」就是「活在當下」。 2.  只要能夠「放下」,就可以「活在當下」。 3. 「活在當下」代表著積極和通透的生活態度, 而「及時行樂」則代表著消極和逃避的生活態度。 要研究「活在當下」這個四字詞的意思, 就要先解決「活」和「當下」的兩個概念。 讓我們先對「當下」這個概念作一個語意分析: [ 昨天 → 拿起 ] 當下,當然來自昨天。 有人認為活在當下,和過去無關, 其實「活在當下」靠的完全是直覺  intuition, 而直覺根本就包括了我們過去的經驗和思考、 從過去累積得來的智慧,和一向堅持的價值, 也許更包括了我們前生的智慧! 換句話說,要「活在當下」必須有指引, 而這個指引就是直覺和對某些價值的堅持。 A  healthy  vision  of  the future  is  not  possible without  an  accurate  knowledge  of  the  past. ( Daisaku Ikeda ) 參考:《放下》(九) [ 昨天 → 放下 ] 如果「活在當下」是一個褒義詞, […] Continue reading →

《文學和思考》(四)

[《將進酒》背後的思想 ] 教科書裡的那條題目的作者, 目的應該是希望中學生探討《將進酒》背後的思想。 那麼《將進酒》裡背後的思想是甚麼? 是清晰的樂觀還是盲目的樂觀? 是清晰的悲觀還是盲目的悲觀? 抑或只是如是觀? 《將進酒》裡「及時行樂」的行為屬於積極還是消極? 首先,「人生苦短」是一個主觀的「感受」、 也許可以視為主觀的「看法」, 但「生命無常」,卻是一個客觀的「事實」、 一個人類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 要爭議的,也許只是「生命無常」的或然率而已。 不逃避「生命無常」這個課題,去找出解決的方法, 就是一種積極的態度,積極的心靈行動! 反而不去思考這個課題,不去面對,假設它不存在, 才是一種消極的態度! 然而李白在《將進酒》中, 並非以「生命無常」作為出發點, 而是從「人生苦短」的感慨開始。 人生的長短,很多時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對人生的長短的感覺, 就更視乎當事人如何運用生存的時間, 亦在於當事人是否依然壯志未酬。 從這個角度來看, 除非我們肯定「人生其實頗長」是樂觀的「看法」, 同時肯定「人生苦短」是悲觀的「看法」, 否則我們不能夠決定李白在《將進酒》表現的心態, 到底是樂觀還是悲觀! 筆者並不認為在「人生到底是長是短、是苦是樂」方面, 可以達到毫無爭議的共識! 既然 「人生苦短」是詩人的感受, 「高堂明鏡悲白髮」的又不能夠肯定是否李白, 要批評人生的長短、苦樂的話, 又欠缺了客觀的判斷標準,那麼可以如何下結論? 先來做一個統計: ☆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如是觀,有點像我阿媽係女人。 ☆ 「千金散盡還復來」是清晰的樂觀。 ☆ 「但願長醉不用醒」是一般人都可能曾經有過的心態, 曾經失戀的人也許最清楚。 如果不是慢性自殺,真的長醉不醒, 那麼「但願長醉不用醒」就和樂觀悲觀無關。 如果堅持寫《將進酒》那段時間李白有慢性自殺的傾向, 請拿出證據來。 ☆ 「古來聖賢皆寂寞」是如是觀。 ☆ 「萬古愁」可以是清晰的悲觀,可以是如是觀。 看來根本就沒有足夠論據來判斷《將進酒》背後的思想, 屬於樂觀還是悲觀; […] Continue reading →

《文學和思考》(三)

回到教科書裡的那條題目: 《將進酒》一詩徘徊於樂觀自信及及時行樂兩種矛盾思想之中, 總覽全詩,你認為本詩的思想屬於積極還是消極?試抒己見。 首先,「樂觀自信」並不一定是一種思想, 四個字之中只有樂觀中的「觀」字有可能和思想有關。 正如前述,樂觀和悲觀是兩個混合了情緒、態度和思想的辭彙。 樂觀和悲觀中的「樂和悲」是反映情緒, 而樂觀和悲觀中的「觀」, 可以反映得自社會或傳播媒介,一種不自覺的意識形態, 可以是一種未經批判、盲目兼主觀的態度, 可以是一種多年來大部份時候的感受和心態, 也可以是一種經過謹慎思考,比較接近客觀的思想。 樂觀要成為一種思想,一定是經過批判「清晰的樂觀」。 參考: 《樂觀、悲觀、如是觀》(一) 《樂觀、悲觀、如是觀》(二) 《樂觀、悲觀、如是觀》(三) 《樂觀、悲觀、如是觀》(四) 《樂觀、積極》(一) 《樂觀、積極》(二) 要判斷李白的「樂觀自信」是否一種思想, 除了要研究李白的生平之外, 最重要的還是在李白寫《將進酒》一詩時, 成為他肚子裡一條沒有被灌醉,頭腦尚清醒的蛔蟲。 在《將進酒》一詩中,李白究竟是樂觀還是悲觀, 抑或樂觀和悲觀都有相當的成份,還需要辯論。 而且不論樂觀還是悲觀,李白都可以對自己的才華有自信, 這是毋庸置疑的一點。 為甚麼有一個人自信就一定是樂觀? 為甚麼要把「樂觀自信」這頂帽子, 強戴在李白或《將進酒》這詩之上? 其次,「及時行樂」只不過是一種「行為」, 一種回應當事人思想的「行為」, 而且這種「行為」未必一定和思想有關, 可能只是和當事人的天賦及遺傳有關。 即使「及時行樂」這種「行為」和當事人的思想有關, 但當事人背後的心態和思想, 既可以是樂觀,可以是悲觀,亦可以是如是觀, 再者,如果未能夠請教當事人,就只能夠靠揣測。 必須肯定「及時行樂」者背後的心態和思想, 才能夠判斷當事人「及時行樂」的行為, 到底是積極還是消極。 參考: 《及時行樂》(一) 《及時行樂》(二) 既然「樂觀自信」只有很小的可能是思想, 而「及時行樂」根本不是思想,那麼《將進酒》一詩 「徘徊於樂觀自信及及時行樂兩種矛盾思想之中」這句話, 就是廢話! 是出題員概念模糊,思路有欠清晰,未經深思熟慮而寫下的題目。 如果題目不能批判,那麼這條題目就是 「出題員欺騙了自己之後,又意圖強迫學生接受他的邏輯」。 即使我們願意認錯,意圖改寫題目, 將「矛盾思想」改為「矛盾行為」, 但「樂觀自信及及時行樂」這兩種行為矛盾在甚麼地方? […] Continue reading →

《文學和思考》(二)

[ 思考方法的第一步:問問題 ] 教育局和考試局都認為學生應該發展出獨立批判的精神, 如果題目不能批判,怎可以稱為批判思維? 而且人類從科學發展中得到的經驗是: 問錯了問題,自然會得到錯誤的答案; 懂得問問題,問對了問題,往往事情就已經解決了一半。 「問問題」本身就是一種學問! The  greatest  challenge  to  any  thinker  is  stating the  problem  in  a  way  that  will  allow  a  solution. ( Bertrand  Russell ) A  problem  well  stated  is  a  problem  half  solved. ( Charles  Kettering ) In  many  scientific  problems the  difficulty  is  to  state  the  question  rightly; […] Continue reading →

《文學和思考》(一)

管中窺豹,只見一斑, 但如果能夠從管中抽取豹的 DNA,通過 cloning 技術, 也許未嘗不能得窺全豹。 寫了這麼多篇關於「樂觀、悲觀、如是觀、積極、消極」的文章, 也許我們可以解答新高中中國文學教科書裡的一條題目。 [ 教科書裡的一條題目 ] 「古典詩歌」是「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國文學科必修部份, 其中天行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高中中國文學》第一冊, 第五課的《將進酒》中有這樣的一條題目 (第141頁): 《將進酒》一詩徘徊於樂觀自信及及時行樂兩種矛盾思想之中, 總覽全詩,你認為本詩的思想屬於積極還是消極?試抒己見。 看見這樣的題目,本來應該很高興, 因為出題目的人思路有欠清晰, 所以同學們可以發揮的地方應該甚多。 但同學們一定會指出我們高興得太早, 因為這條題目並非「通識教育科」的題目, 全批判思維絕對沒有用武之地。 而且中學的老師對思考方面有一些古怪的要求, 來源應該是考試局奉為「金科玉律」的潛規則: 1.  除了理科之外, 絕對不可以批判題目,因為批判題目就是「離題」。 2.  答題目時不可以做騎牆派,一定要在正、反兩方面選擇一方。 記得當年女兒做家課時,問我關於這條題目的看法。 筆者大學讀理科,在中學教過幾年理科,並非讀文學出身, 自然是用理科的思維去思考。 但一聽她說出一向以來中文老師的要求, 不禁心裡一沉,二則以喜,一則以悲。 在考試成績大過天的今天, 筆者喜的是幸好自己並非現時中學文憑試的考生, 否則一定捧蛋; 喜的是幸好自己沒有資格教中國語文和文學, 否則這位要求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老師, 一定領導學生「誤入歧途」。 悲的是為何批判思維在中國語文和文學科裡,地位如此低落, 難道中國語文和文學中的「理」就只能夠去到這個程度嗎? 難道我們的中學生就只能夠達到半桶水的思考能力嗎?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打了入冷宮嗎? 中國語文和文學科只是要求學生「文以載半道」嗎? 如此的心態和答題要求,我們期望能夠訓練出怎樣的人才? 請教過專家之後,肯定情況一如女兒所述, 但原因只能夠靠筆者自己揣摩,姑且提出四點「假說」如下: 1.  讀文科的人一般沒有接受過哲學的訓練, 根據文人相輕的傳統,一般文人頗不喜歡認錯。 2.  學生們應該照顧出題目的人的面子, 避免批判他們 […]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