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四)

[畫圖難足]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

當一個人用所有的感官,包括他的心靈在內,
去欣賞自然界時,往往就會有「畫圖難足」的感受。
一般中學教導中國文學的缺憾,
除了在於哲學問題的探討上甚弱之外,
就是文字往往難以完全表達作者的感受。

王安石的詞《桂枝香》就指出了這一點重要的觀察: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殘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文學的真正感受和起源,
來自身體五官配合腦神經的感覺,然後化成文字來表達。
文學家置身於自然界,
當然六官並用,然後寫下他的感受。
要領悟真摰的文學,
如果作品配合照片來表達,也許會稍勝一籌,
最好當然是能夠營造現場的實境,
所以如果作品能夠配合電影和音樂來表達,
應該可以達到更理想的境界

但營造現場的實境絕對無法取代一顆敏慧和真摰的心,
因為文學家心靈的感覺受制於文字的表達,
而且文字的魅力和想像力,
即使有現場的實境亦未必能夠完全顯現。
音樂這種真摰的語言,
往往較現場的實境更能表達文學家的感覺,
所以電影中的配樂十分重要。

例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中的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是用照片和電影都難以完美表達的境界。
要表達這種孤獨的心靈感受,文字絕對比不上音樂。
音樂,絕對是學習文學的重要輔助工具。

西方樂器中的中提琴、小提琴、結他和排笛,
中國四大傳統樂器中的古箏、二胡、琵琶、洞蕭,
都是最適宜用來表達心靈的反思和感受的優秀樂器。

楊靜 [琵琶] 曾格格 [洞簫] 中國中央民族樂團

中國古箏名曲《漁舟唱晚》由古曲改編而成,
極可能經歷過多名民間心靈及音樂高手的千錘百鍊,
最後產生了這首百聽不厭的經典名曲。
歌名則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中名句
「虹消雨霽,彩徹雲衢。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所以稍微接觸過中國文學的人都不會問:
「歌名到底是『漁舟晚唱』還是『漁舟唱晚』呀?」
可以說《漁舟唱晚》的歌與歌名皆古色古香。
古箏,是華夏文化中最優秀的樂器之一,
最利於用來表達心靈的反思和感受。

筆者最初聽的《漁舟唱晚》版本,
是項斯華的古箏演繹,當年聽的是黑膠唱片,
是筆者早年在培正中學任教時,
昕社的張斯立同學介紹給筆者聽的。
其後《漁舟唱晚》出現的演繹多如恆河星數,
但似乎項斯華那個古味盎然的版本,依然是最好的一個,
在靜寂的晚上欣賞,簡直屬於高級的享受,
足以撫慰無數寂寥的情懷。

筆者判斷一首樂曲究竟有多好有一個方法,
就是以各式各樣樂器演奏的純音樂版本來判斷,
因為不同的編曲往往有很大的分別。
但純音樂未必能夠取代歌手的演繹 rendition。
然而如果我們認同音樂是一種國際語言,
那麼是否應該不時嘗試擺脫語言的羈絆,
聽一聽純音樂的版本,
然後用心聆聽歌手的演繹,
最後再重新投入歌手的語言?
當一首樂曲的感情和歌詞的感情並不配合的時候,
演繹的歌手當然有權根據個人的感受去選擇,
有一些歌手會忠於樂曲的感情,
有一些歌手則會忠於歌詞的感情。
各自各精采,不是很好嗎!
唯一令人感慨的是,即使沒有樂曲和歌詞不配合的問題,
一首歌曲由不同的歌手演繹,
有時則是得到完全不同的感覺,各自各精采;
有時則會覺得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換言之,好和壞的演繹簡直是天壤之別。

項斯華  [二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wjzT61Xokg

薛偉  [小提琴和古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5VdCosQ4VM

不少古箏名家都演繹過《漁舟唱晚》,
例如王中山、滕春江、李瑩、周望、張潔……
亦有張兆歸的二胡版本。

張兆歸 [二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4Pw52Ib1Ww

呂思清 [小提琴] 上海交響樂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oKVYPDpPo

陳清池 [二胡] 李勁持 [古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pe2fawmkt0

這首名曲,說來話長!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