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讀入派
讀入派相信聖經是神「有智慧地默示」的,
所以讀聖經就要假設一位有智慧的神在和我們溝通。
聖經無可避免地需要通過人去解釋,
如果我們向神祈求智慧,通過批判思維,
就可以用智慧去讀聖經。
換言之,讀入派祈禱時,往往是祈求增添智慧,
不會祈求任何具體的事物、方法和結果,
因為讀入派明白以人的智慧,不可能知道甚麼對自己最好,
而且不追求「愛和智慧」的人,難以接近耶穌基督,
因為不懂得如何找到道路、真理、屬靈的生命。
「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
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
主就必賜給他。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
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
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甚麼;
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
《雅各書 1:5-8》
I do not feel obliged to believe that the same God
who has endowed us with sense, reason, and intellect
has intended us to forgo their use.
( Galileo Galilei )
而且當然最好有多位有智慧的信徒,
通過互相批判而達到更美好的讀經效益。
難道多顆愚昧的心同心同德,會有能力捍衛一本智慧書嗎?
「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味人作伴的,必受虧損。」
《箴言 13:20》
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就是神最初為甚麼不選擇
「向愚昧但虔誠的教徒」默示聖經這本書?
甚至一早將聖經寫成漫畫,
好讓愚昧但虔誠的教徒不需要辛苦地「晝夜思想」,
就可以看得明白?
讀入派追求的是「信仰」,並非「信念」。
如果不是從「宗教精神」出發,如果拒絕批判思維的參與,
不同的人對聖經條文就往往有不同的解釋,
就好像中國人的解籤,大家需要自行領悟玄機。
反對讀入派的人可以這樣說:
人類的批判思考能力不是神最初所創造的,
是人類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之後才產生的,
所以用批判思考去讀聖經是褻瀆神,
讀聖經的人只能夠用正面思考,以恐懼和敬畏為起點;
聖經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所以只要信,不要問,就自然會得著智慧。
換言之,反對讀入派的人認為,
人只可以有「信念」,不能夠有「信仰」!
這個假設的重要性在於能夠解釋為何不少虔誠的教徒
☆ 對智慧又愛又恨,對懷疑和批判的精神非常害怕,
甚至將智慧的定義歪曲。
☆ 認為自己的思考能力無法和魔鬼的思考能力抗衡。
☆ 認為喜歡思考的人應該下地獄。
所以不少教徒只喜歡非教徒問一些他們能夠解答的問題,
對鍥而不捨、尋根究柢的問題頗不耐煩。
法利賽人一向討厭耶穌斤斤計較、咄咄逼人,
想不到不少現代的教徒也有同感;可以預見基督再來的時候,
現代的教徒也許會比非教徒更早將耶穌重新釘在十朵架之上!
所以我們發現在教會之內,
有一些人是越信越有智慧,變成有信仰的人,
而很多人則是越信越蠢,變成了迷信的人!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假敬畏耶和華的人不想明白智慧的開端究竟是甚麼,
認為既然追隨了神,一切交託給神之後,
就可以舒舒服服,不再需要用腦,所以變得越來越蠢。
最特別的地方是:
讀出派和讀入派都同意聖經是一本「智慧書」!
Those who can make you believe absurdities
can make you commit atrocities.
( Voltaire )
3. 做生意派
人心詭詐,沒有錯,教會主持人的心,
更有可能是高層次、道貌岸然、擁抱虛偽的詭詐。
生活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裡,生存往往比對神的信心更重要,
為了防止羊群散失,做生意派在崇拜時,
會挑選一些他們認為吸引顧客的經文來閱讀,
完全避開那些可能會趕客的經文。
他們偉大的發現是:解經如果不是從「宗教精神」出發,
如果拒絕批判思維的參與,聖經的確是可以「各取所需」的。
追隨做生意派的信眾亦自然心領神會,
讀聖經時只找自己喜歡的章句來讀,
一看見「不明白」或「不喜歡」的地方就跳過去。
Honesty may be the best policy,
but it’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apparently, by elimination,
dishonesty is the second-best policy.
( George Carlin )
難怪 Mark Twain 曾經說「聖經是一個藥櫃」:
The Christian’s Bible is a drug store.
Its contents remain the same;
but the medical practice changes.
Mark Twain
Bible Teaching and Religious Practice, 1923
http://www.ratbags.com/rsoles/comment/twain01.htm
不是他們喜歡聖經怎樣解釋就怎樣解釋,
而是聖經中總有經文符合每位信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