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認識挫折和逆境,學習如何面對挫折和逆境,
是中學「生命教育」或「通識」裡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件事情或短時間內的失敗,或者運氣欠佳,
我們稱為「挫折」setback。
一段比較長時間內,多件事情或多方面的失敗,
我們稱為「逆境」adversity。
然而一連串的挫折,或者一次重大的挫折,
都可以做成逆境。
在順境之中一個人固然會「認識自己」,
但這個認識十分膚淺,觸不到「認識自己」的關鍵;
一個人往往在挫折和逆境之中,
才有「機會」認識深一層次的自己,
但並非所有人都懂得把握這個機會,
亦並非所有人天生都擁有認識深層次自我的能力,
天賦不足的人要認識自己,只能夠靠後天優良的教育。
挫折、逆境到底是好還是壞,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因人而異,因年齡而異,因客觀情況而異,因意識形態而異。
那麼和甚麼相對呢?
一方面是相對於挫折或逆境的困難程度,
另一方面是相對於個人的潛能、意志及當時的智慧。
換言之,個人當時遇上的挫折或逆境,
是否個人的潛能、意志及當時的智慧足以應付的,
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千萬不要盲目地認為挫折或逆境一定是好的!
人人都會碰上挫折和逆境,但當我們遇上的挫折和逆境,
比個人的潛能、意志及當時的智慧更強的時候,
逆境就可能成為了災難,一旦跌倒了就未必能夠再站起來,
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有時會遭致殘疾,甚至會賠上了生命!
當失去了生命,一切都成為泡影;有生命才有希望!
Remember that life’s greatest lessons
are usually learned at the worst times
and from the worst mistakes
if and only if you can walk away alive
and also possess the ability to learn.
( Jason Ling )
有不少勵志的金句、名人的說話,
都是圍繞著挫折和逆境這個課題而產生的。
這些金句和說話的動機和出發點良好,
不一定是想表現講者的優越,
而是想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經驗,
所以並非有誤導我們的意圖,
可惜這些金句卻容易產生誤導的現象。
由於寫這些金句的人,
往往未接受過嚴謹的科學或哲學思考的訓練,
思考架構不夠精密,
所以往往遺漏了指出他們的 [說話/金句] 的
「必須條件」及「應用範疇」。
舉例言之,被稱為日本經營之神的日本企業家
松下幸之助 Matsushita Konosuke (1894-1989),
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說話:
跌倒了就要站起來,而且更要往前行。
跌倒了站起來只是半個人,
站起來後再邁向前行才是完整的人。
( 松下幸之助 )
要領悟松下幸之助這句金句的應用範疇,
我們必須再加上一個額外的條件,
就是「跌倒之後還有生命,還有思考能力,就有希望」,
因為並非每一次跌倒都能夠有再爬起來的機會。
如果在災厄中立即死亡,當然不再存在挫折或逆境;
死唔去,但傷殘了,幸好還年青,幸好腦袋沒有受傷,
才需要開始面對逆境。
有一些人甚至從一出生開始就要面對逆境!
Amazing Living Without Arm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cctg0esEQE
有些逆境其實是自找的,因為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不足,
把目標定得過高,一旦達不到目標,就視之為逆境。
有些青少年從小就被家庭縱容慣,在中學或者大學階段,
又欠缺了培育嚴謹的批判能力 [包括向外和向內的批判],
一旦出來社會工作,就會立即覺得自己是置身在逆境之中。
每個人面對逆境時,都必須思考這些問題:
1. 造成這個逆境的原因是甚麼?源於自己還是來自外界?
2. 這個逆境會有可能持續多久?如何估計?
3. 我認識自己嗎?這個逆境是我獨自能夠應付的嗎?
4. 這個逆境和人際關係的處理有關嗎?
5. 這個逆境和我的思考能力有關嗎?
6. 這個逆境和我的工作效率有關嗎?
7. 如果我單人匹馬沒有能力應付這個逆境,誰可以幫我?
8. 是否需要團結大部份都受這個逆境影響的人同舟共濟?
9. 是否需要學習如果管理個人在逆境中的情緒,習慣,
飲食,運動,睡眠…避免被逆境打敗?
Maria Konnikova
How People Learn to Become Resilient
http://www.newyorker.com/science/maria-konnikova/the-secret-formula-for-resil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