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到底是樂觀還是悲觀?》

所謂「如是觀」就是科學的態度:
to  see  things  as  they  are
and  not  as  we  wish  them  to  be.
所謂「樂觀」就是不理情況和環境如何,
都懷抱著希望的態度,英文叫做  optimistic
所謂「悲觀」就是認為情況或者環境惡劣,
又無路可走的態度,英文叫做  pessimistic

19 天生我材必有用

常常都有人喜歡將「天生我材必有用」作為勵志的說話,
但忽略了其中複雜的情況:
1.  這個用,到底是「我用兼他用」抑或「只是他用而非我用」,
會有天壤之別,所要求的意願和能力是認識自己」。
2.  這個用,到底只是要求「有用」還是要求「有大用」,
在心理健康方面亦相當重要。
3.  為甚麼一定要分樂觀和悲觀,不可以「如是觀」?
4.  在「灰色地帶」和「黑色地帶」的用,又算不算是用?

一個人未必完全清楚自己所擁有的才華,
就算清楚,個人的才華也不一定能夠適合時代之所需,
因為適合個人的那種職業,可能尚未存在。
所以「為世所用」這種主觀的意願,有時會是「強時代所難」!
即使人的才華合乎時代的要求,有資格「為世所用」,
但為何偏偏要選閣下?
除了供求的因素之外,人際關係亦是重要的決定因素。
想通之後,未能「為世所用」就不需要鬱鬱不歡。

自言「天生我材必有用」當然可能是由於暫時失意,
但亦可以是初生之犢的「他信」。
我們常常見到學生們一窩蜂地去選讀
當時社會表面上「需要」的科目,
反映出「生存」或者「追求美好的物質生活」,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較「為世所用」更為重要。

一個具備中人之資的人,
如果能夠放寬標準,不要求工作百分之百滿意,
只要有一份過得去的工作,「為世所小用」,
就已經覺得滿足,認為自己算是「有用」,
那麼「天生我材必有用」就是合理的思維,
就是積極和樂觀的心態,
於是有資格自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
就可以是大部份人,不一定是暫時失意之人,
也不一定是初生之犢。

一個只有中等才幹的人,
如果不具備良好的人際關係,
卻堅決認為「天生我材必有大用」就是主觀,
即使積極亦未許樂觀。

一個只有中等才幹的人,如果具備良好的人際關係,
尤其是拍馬屁和巴結的能力,在適合的環境之下,
堅決認為「天生我材必有大用」就是積極兼樂觀,
所有貪官,何賞不曾經認為「天生我材必有大用」?

一個有適合時代的才華,具備良好的人際關係,
正直而又要求「為世所大用」的人,
一旦自言「天生我材必有用」應該是暫時失意,
而這個失意,可能和「埋錯了堆」有關。
然而即使「埋對了堆」但「埋了壞堆」,
因而犧牲了人格,
那麼這個「用」還是否有價值?

那麼,認為「天生我材未必有大用」的人,
又是否一定是消極和悲觀的人?
從堅持人格的角度來看,
「天生我材未必有大用,勤儉度日而不自卑」背後的信念,
就是如果才不能換財的話,就光明磊落地以勞力換財,
表達出積極和正面的思維。

李白出生前一千多年,孟子就已經表示: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滕文公下‧第二章》(孟子)

這就是儒家「積極入世、寵辱不變」的思想,
所以是否能夠「為世所用」根本不再是問題,
因為即使一生都寂寞、一生都不得志又如何!
聖人的意思是:
我們可以甘心做一個平凡的人,但堅決不做一個平庸的人!
這也許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另一種「用」!

哲人日已遠, 典刑在夙昔,
世衰道微,能以節立身者鮮矣。
君不見,現今社會上行騙、貪污、敲詐和以權謀私的人,
也可以「千金散盡還復來」,
甚至拋磚引玉,十金換取萬金來,是不是?

杜甫說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可見李白懂得「借酒不羈」,
算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但如果美酒能夠誘惑和馴服酒中仙,
那麼酒中仙還算不算是大丈夫?

其實古人寫詩舒發情懷乃常見之事,並不表示會出賣良心。
正如王勃所言: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