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導讀》(二)

香港人喜歡的交流,是點到即止的交流,
目的是互相吹捧,至少亦要保障彼此的面子,

所以香港人似乎喜歡「銅句」多於「金句」。
筆者不才,嚐試用蘇格拉底的思考方法,
妄想將書中所見到的「銅句」改寫成「金句」,
希望能夠對年青一輩有所啟發。
我相信香港人需要「勵志」之餘,亦需要「勵智」,
不會對「銅句」囫圇吞棗,不會由「好讀書,不求甚解」
變成「好銅句,捧得就捧,亦不求甚解」!

社會上有很多有愛心,但愛心不足的人士,
喜歡搬出名人之「金句、銀句、銅句」來和年青人分享,
但又故弄玄虛,
有意無意之間避免向年青人解釋如何去思考這些名句。
這些好像高高在上的名句,究竟在說些甚麼?
所說的概念,是否放諸四海而皆準?
抑或只是在部份情況下才可以應用?
過度喜歡金句的人「金句、銀句、銅句」而不去思考的人,
很容易就墮入了倉卒成立概論的陷阱

the  fallacy  of  hasty  generalization

這些有愛心,但愛心不足的人士,
又喜歡告訴人「走自己的路,不必跟隨他人的路。」
結果愚夫愚婦就開始鄙視智者,擁抱度橋的聰明,
而蠱惑的就左手擁抱神,右腳和魔鬼跳舞。
如果沒有優秀的導師,沒有前賢建設的踏腳石,
青少年如何能夠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然後走自己的路?
由於人有不同的天賦和興趣,
所以在興趣方面,每個人當然應該選擇走自己的路,
但在思考方面,在追求真理方面,在追求智慧方面,
其實所有人都是走同一條路,都需要攜帶同樣的工具:
1.  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2.  接受嚴謹的思考訓練。
3.  對「道/真理/智慧」謙卑

4.  內省和自我批判,因為我就是最重要的思考工具。

當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
我們就知道徐志摩這句說話的第一種法子,是追隨智者,
而第二種法子,就是打出少林寺木人巷和十八銅人陣之後,
走自己的路:
「走路有兩種法子:
    一個是跟著前面的人走,信任他是認識路的;
    一個是走自己的路,相信自己有能力認識路。」(徐志摩)
筆者懷疑徐志摩可能也不知道問題如此複雜。

前輩們似乎對新一代的年青人沒有嚴厲的要求和期望。
所謂「分享」,似乎僅僅成為一個漂亮動人的「名詞」;
所謂「分享」,似乎就好像是吃東西那麼容易!
所謂「分享」,有時好像是對年青人說「你明白嗎?」
而一般受眾,
不論自己是否懂得「金句、銀句、銅句」所表達的意思,
都忙不迭地鼓掌,感謝「分享」,
以表示同心同德,同流合清,跟隨大隊,避免受到歧視,
因為不少人認為,高層次的人云亦云,非常安全。
半桶水的思考和半桶水的思考方式,原來是會傳染的!

一般喜歡說金句的人,
意圖用最少、最簡潔的文字來表達深刻的思想,
但往往不是失之於說理不清,就是失之於故作高深。
真正的道理,不是花言巧語,不會暗藏陷阱;
真正的道理,應該力求清晰,讓大部份人都能夠得益!
喜歡說金句的人,是否只需要自己明白就可以?
喜歡說金句的人,是否喜歡高高在上的飄飄然的感覺?

部份喜歡分享別人金句的人又認為,
由於他們的動機純正,想導人向善,
任何挑剔這些金句的人,都可以當作是透明人,
追隨者大可不必理會這些人的存在。

我們讀金句時,會否想一想:
金句是不是有應用範疇的限制?
這金句的確立是否有先決條件?
就好像法律文件中的 terms  and  condition
它們非常重要,因為魔鬼往往在細節之中。
這金句是否必須放置在某個思考架構之中去理解?

究竟這金句是否能夠放諸四海而皆準?

Beware  of  the  half  truth.
You  may  have  gotten  hold  of  the  wrong  half.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很多西方人都喜歡  Regina  Brett  的金句,例如:
Get  rid  of  anything  that  isn’t  useful,
beautiful  or  joyful.
( Regina  Brett )

我們都知道人類世界之中有「品味taste  這個現象,
如果我們要指出這句金句曖昧的地方,就不如修訂它:

Take  pains  to  develop  your  ability  to  judge
what  is  useful,  what  is  beautiful,  what  is
joyful  before  you  accept  Regina  Brett’s  advice

to  “get  rid  of  anything  that  isn’t  useful,
beautiful  or  joyful.”
( Jason Ling )

《名句導讀》2009-07

自古以來正邪不兩立,善和惡不會同心同德,
所以道路不同,不相為謀,分道揚鑣,是正常的現象。
然而由於「虛偽」一向是「雅俗共賞的普世價值」,
由於「人心是詭詐的」,
由於多數人類喜歡「將面子和輩份置諸真理之上」,
結果就有了「謀私利,度橋出,有大偽」的現象。
於是人世間就出現了眾多「正邪真假混雜的思想」,
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正邪莫辨,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難分,
它們充斥著人類的「意識形態市場」。
凡是容許「真假混雜的思想」生存的社會,
人際關係中的思想糾紛就不容易解決,
道德就不容易確立,法律就容易曖昧,
文明就會慢慢衰退,強國亦可能會一舖清袋,瞬間減亡,
最後必然出現「市民立場撕裂」及「團體分裂」的現象。

參考:《人性理論》(上) 《人性理論》(中) 《人性理論》(下)

任何有漏洞的金句,只能夠反映真理的一部份,
這些金句,有時需要符合某些條件才能夠應用,
有時會有限定的應用範疇;
如果不談所需的條件及應用的範疇而照單全收,
甚至自己糊里糊塗地接受之後立即輸出和人分享,
往往成為了另一種高層次的洗腦,
甚至可能好心做壞事,產生嚴重的後果,承受不輕的代價。

No  vice  exists  which  does  not  pretend
to  be  more  or  less  like  some  virtue
and  which  does  not  take  advantage  of
this  assumed  resemblance
.
( La  Bruyere,  Characters,  1688 )

再舉一個需要思考「應用範疇」的例子:
有人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
《警世通言》(馮夢龍)
又有人說:夫妻應該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官場現形記》(李寶嘉)

甚至生死與共,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長恨歌》(白居易)
如果撇清內部邏輯矛盾的話,
這三句說話只能夠有三種情況可以出現:
1.  三句都錯。
2.  只有一句是對的。
讓「  ego」主持人生大局的人信奉第一句,
讓「心靈  soul」主持人生大局的人信奉第二句。
3.  三句都對,但各自有不同的應用範疇。
第一句:例如配偶突然染上毒癮,屢勸不聽不改,
或者配偶突然染上賭癮,又欠缺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第二句:需要雙方性格上符合某些條件,
有良知而且傾向「唯心」的人才會相信。
第三句:需要雙方都是痴心人或者都有深厚的感情。

筆者期望新一代的年青人應該能夠對金句細心思考,
不盲目接受,不會照單全收,並且有能力創造自己的金句!

希望香港人說慎思明辨時,
真的明白「慎思」和「明辨」究竟是甚麼意思!

亦希望香港人說重視批判性思考時,真的是嚮往批判性思考!
不僅僅是口裡說說而已。
當社會上聲音太嘈雜、公和婆都好像有道理的時候,
我們會有能力作出判斷嗎?
「把根扎得深,根深不怕風搖動」
只不過是天真無邪的人一句動聽的口號嗎?

批判性思考,要求對真理的熱誠,要求鍥而不捨的探究精神,
要求不斷的修正和修訂,的確並非所有人的那杯茶!

試再舉一例:
筆者在《傅佩榮生活哲思文選》第一卷 [p.70] 裡,
看到一個思考方面嚴重的缺失,暫時借用勵志者的心態,
戲謔地改寫如下  [涼震嬰是香港名鷹]:

有人去請教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
「師父,我的孩子是涼震嬰,人很壞,怎麼辦呢?」
師父回答:「有孩子就好了。」
我聽到後,覺得很對,退一步想,海闊天空,
怎麼能凡事都從完美的標準加以衡量呢?
如果涼震嬰是毛澤東,事情可能變得更壞,
而事實上事情沒有變得更壞,真是不幸中之大幸啊,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們應該覺得開心和心滿意足。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