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余澹富的第三課,和各位一起分享:
[學而後知不足,思而後知困]
余澹富說:
在《論語季氏篇》裡,孔子談及益友及損友。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之中,
一般人最不喜歡友直,
因為忠言逆耳,友直的確乞人憎!
真相,並非人人都可接受;
真心話,也不是人人都喜歡聽。
損者三友「友便闢,友善柔,友便佞」之中,
一般人最喜歡友善柔和友便佞。
因為他們言語溫柔仁慈,聽起來十分悅耳。
以心理學謀生的人,
對其中的人性和關鍵怎可能不好好去推敲和學習。
有智慧的人,不會和愚昧的人爭辯,
並不是因為怕旁人會搞不清楚到底誰是傻瓜,
而是不想自貶身份兼浪費時間。
有智慧的人,
更加不願意和「愛面子遠超過愛真理」的人爭辯,
除非另有所圖。
Great spirits have always encountered
violent opposition from mediocre minds.
( Albert Einstein )
至於聰明人,會避免在某些問題上和人爭辯,以免教精了對方,
所以如果有辦法刺激一個有腦的聰明人,收益可能不菲。
You do not get a man’s
most effective criticism until you provoke him.
Severe truth is expressed with some bitterness.
( Henry David Thoreau, Journal, March 15, 1854 )
當一個人步入中年的時候,
如果只知道進修知識,不知道需要「自我教育」,
誰人還會好天真好傻地去「教導」他們?
所以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 說:
I am always willing to learn.
I do not, however, always enjoy being taught.
大部份人在年青時都會明白「學而後知不足」,
但要到年紀相當大時,才會明白「思而後知困」。
很多人都明白「千金難買少年窮」,
但多少人會明白「萬金難脫老年蠢」?
大部份人都明白知識重要,
但多少人會明白「知識和智慧並不是同一件東西」?
有知識並不等於有智慧!
懶得思考的人更加會遠離智慧,
讓別人的思考操縱自己的腦袋,
因為任何追求智慧的人都必須通過自身的努力去獲得它。
Education comes from within;
you get it by struggle and effort and thought.
( Napoleon Hill )
自我批判,古人稱為「內省」,
而內省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應該常常問一自己:
「究竟自己有多喜歡真理?」
說得坦白一點,就是問一自己:
「我的面子竟然可以比真理更重要嗎?」
An intellectual is someone whose mind watches itself.
( Albert Camus )
曾經成功過,但腦袋日久失修的老年人,
如果你嘗試刺激他,他一忍受不住,就就會顯露出他的愚昧。
這就是為甚麼在年青的時候,批判思維的訓練如此重要。
青年人絕對不應該盲目相信權威,
中年人更加不應該誤導青年人盲目地相信權威!
很多權威的說話,驟眼看來似乎擲地有聲,
但當要進入死蔭的幽谷時,發覺其實完全不管用。
而部份老年人的問題在於:
雖然追上科技發展,但腦袋嚴重失修,
思想和低層次的經驗難以應用到日趨複雜的社會,
但部份曾經成功過的老年人,
不會自覺思考能力的殘障,依然十分自負和愛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