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讓我們來探究一下「心靈 soul」的財富。
「心靈 soul」的財富,和哲學上的「生命質素」有關,
英文可以稱為 achieving personal fulfillment,
或者 achieving personal actualization of potential,
而一個人的「生命質素」就直接影響到他的「生活質素」。
「我 ego」和「心靈 soul」都重視「身體 body」的健康,
都照顧「身體 body」的健康,休息和身心平衡 replenishment。
心靈當然也需要和同道中人交流、需要吃喝玩樂、聽音樂、閱讀,
包括從自私自利出發的宗教精神「真、誠、愛、智慧、勇氣」,
包括從公眾利益出發的「物質布施」和「智慧布施」。
修行圓滿者明白「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但本著愚公移山的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會追求「制度布施」,改變自己能力範疇內可以改變的制度。
一旦權力夠大,甚至會嘗試改變整個社會的制度,
令社會的意識形態走向善性循環,
甚至開創一個能夠令監管制度正常運作的平台,
讓制度可薪火相傳,可持續改善,可持續發展,為萬世開太平。
從「心靈 soul」的角度來看,在制度不完善的國家,
一個人必須擁有最起碼的「物質財富」,
才可以照顧「身體 body」的健康和安全,
如果希望無後顧之憂,有更多的時間在家修行及布施,
就需要更多的「物質財富」,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Not what we have, but what we enjoy,
constitutes our abundance.
( Epicurus )
當擁有最起碼的「物質財富」之後,
「心靈 soul」追求的財富就是智慧!
但追求智慧非常困難,因為智慧不但是抽象的,
而且智慧必然和神聖有關,和宗教精神有關,
所以任何欠缺抽象思維的人只能夠對智慧望穿秋水,望門興嘆。
追求智慧,必須擁抱懷疑和鍥而不捨的批判精神,
並且接受嚴謹和苛刻的思考訓練,包括森林思維和根源思維。
1. 智慧和前生有關,往往在某一個前生碰上覺醒的機會,
決定開始修行之後,不斷內省和自我批判,慢慢累積而產生。
所以覺醒之後還需要屢世矢志不移,不斷努力地修行,
智慧才可以越積越多,才足以應付人生中絕大部份的起伏,
就好像某方面的天才,例如音樂天才、藝術天才和數學天才一樣,
亦是來自屢世在這方面的努力。
2. 每一生人享用智慧之前必須回歸心靈,接通前生,
然後經歷「認識自己」,「管理自己」和「創造自己」三個階段。
「認識自己」和「管理自己」就是內省和自我批判,去蕪存菁,
而「創造自己」就是享用及累積「心靈 soul」的財富。
參考:《生命的意義》(一) 《認識自己》 《管理自己》 《創造自己》
3. 讓「心靈 soul」主持人生大局的人,物質欲望可以非常低。
因為他們明白「需要」need 和「想要」want 的分別,
所以只需要擁有足夠生活的金錢和物質,
對擁有的物質懂得知足、珍惜和感恩,對物質的得失保持平常心。
子曰: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論語。雍也》
I’m called the poorest president, but I don’t
feel poor. Poor people are those who only
work to try to keep an expensive lifestyle,
and always want more and more.
( Jose Mujica, former president of Uruguay )
4. 智慧有如物理學裡「能量」的概念。
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會出現極度懸殊的情況,
和物質及金錢財富的貧富懸殊概念完全相同。
人的智慧,有時在處理別人的事上,往往無能為力,愛莫能助,
所以不應高估智慧的力量;當然,亦不必低估智慧的力量,
當我們盡了人事之後,成敗不必放在心上,應該聽天由命。
參考:《知足、感恩、珍惜》
5. 智慧具備物理學上「臨界點」threshold 的概念。
當低過某個「臨界點」或者缺少某些條件時,
例如和投胎環境及業力有關的身體的健康和壽命的長短,
如果兩者都欠佳的話,財富的享用時間就會非常短暫。
即使兩者都及格,如果不堅持保守自己的心,
沒有努力去蕪存菁,讓一個有如病毒的錯誤概念入侵,
就會功虧一簣,被迫在「中性循環」中徘徊,
下一生人需要重新學習。
老子教導我們「禍福相倚伏」,熟悉紫微斗數的讀者,
就會明白凡庚年生人,太陽化祿,天同化忌,
太陽化祿提供了修行的先天條件,
而天同化忌就代表這一生人放棄修行,
選擇所以下一生人要從新開始。
除此之外,上天非常公平,
凡是遇上庚干流年,每個人都會有覺醒和修行的機會。
6. 修行者明白智慧之無窮和生命的無常,
除了堅持在「善性循環」中徘徊之外,會異常珍惜生命,
珍惜光陰,追求智慧,不會浪費時間在無意義的事情之上。
所以修行者對人不一定謙虛,只會對同道中人謙虛,
但對智慧和真理則非常謙卑,而且非常貪婪,
所以不但會從個人的經經歷中學習,累積智慧,
更加會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盡可能節省時間。
7. 智慧有如竹,要一節一節地增添,而且要有節氣,
可惜世間上追求智慧的人並不多,有節氣的人並不多,
因為大部份人屢世都選擇在「中性循環」中徘徊,
部份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部份人放鬆道德要求,認為不切實際,
部份人懶於思考,輕視智慧的實用價值,
部份人重視物質,重視聰明,重視在灰色地帶度橋行騙,
他們的收穫是自我感覺良好,生活非常快樂,
從而失去了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緊迫感,
在碌碌無為當中錯過所有的修行機會。
部份人甚至選擇助紂為虐,為虎作倀,
毫不介意墮落到下一世人難以擺脫的「惡性循環」之中,。
8. 智慧來自修行及努力建設屬於個人的信仰。
經過艱苦建設的信仰,從來都不會動搖,
只有未經大腦謹慎思考就已經接受的信念,
才會輕易動搖,而且非常恐懼被人動搖,
所以不懂得思考的人傾向於堅持信念,並且拒絕批判。
如果基督徒想將信念變成信仰,
就必須擁抱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並且接受嚴謹和苛刻的思考訓練,
因為「太初的道」需要累積智慧來跟隨,
而且必須拒絕虛偽才能夠保守自己的心。
換言之,宗教精神 [真、誠、愛、智慧] 不能夠斬件接受,
要明白上天堂的門是窄的,進去的人非常非常非常少。
Men become civilized,
not in proportion to their willingness to believe,
but in proportion to their readiness to doubt.
( H. L. Mencken )
由於追求智慧和個人的理想,並且努建設個人的信仰,
讓「心靈 soul」主持人生大局的人,
必然選擇在「善性循環」中徘徊,努力以赴去蕪存菁,
所以一定屬於「只是追求完美派」,
所以必須學習擁抱孤獨,因為願意追求「道/智慧/神」,
願意屢世都徘徊在善性循環中人數稀少,有奴鳳毛麟角。
In the depths of winter, I finally learned that
within me there lay an invincible summer.
( Albert Camus )
9. 修行者寧可窮也不能愚蠢,當然不會和愚蠢人為友。
朋友既可以是一種財富,也可以成為負資產。
真誠、善良或者有智慧的朋友是一種財富,
虛偽、愚蠢或者放棄人格的朋友,分分鐘會成為負資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智者聰,近愚者蠢,
一旦和愚蠢人做了朋友,就不要埋怨自己變得越來越愚蠢,
所以有朋自遠方來,既可以不亦樂乎,亦可以不亦落乎。
Sometimes our stuff and relationships end up
owning us, including certain friends, and even
husbands and wives, and gets in the way of
all the good stuff and people in life.
( Jason Ling )
筆者認為世界上和「智慧、遺傳及業力」有關的奢侈品,
大約有十八種,不妨問一問自己擁有其中幾多種?
1. 和身體及業力有關的三種:
☆ 背包走天下的健康。
☆ 有病得懂醫者,或者有病得藥。
☆ 年老時死得快,死得舒服。
2. 和環境及業力有關的四種:
☆ 愉悅和舒心,自由的創業環境。
☆ 享用無污染的食物、水源、空氣。
☆ 擁有一顆不老的童心。
☆ 中年就已經能夠經濟獨立。
☆ 美好的心情,安穩與平和的睡眠。
3. 和遺傳及修行有關的一種:
☆ 超乎常人的優秀品味。
4. 和教育及遺傳有關的兩種:
☆ 開放的心態與寬廣的胸襟。
☆ 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學的能力。
5. 和心靈及修行有關的四種:
☆ 保守自己的心,保守自己的人格。
☆ 不斷在增添的智慧。
☆ 人生中至少有一知己。
☆ 生生不息,不斷努力修訂和建設的信仰。
☆ 享有擁抱孤獨的自由,有屬於自己的空間與時間。
☆ 牽手一個教會你愛與被愛的人。
☆ 點燃他人希望的智慧和精神特質。
Being born may be great,
being born into a good family is better,
being born into a good country is much better,
but living a meaningful life
in whatever situation is the best.
However, to die well is beyond per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