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余澹富的第二課,和各位一起分享: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很多人都明白「千金難買少年窮」,
甚至認為是難得的金句,
但他們忘記了老子的智慧:「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根據余澹富多年的觀察,
不少出身貧困的人一旦在社會上有了相當的地位,
往往傾向於重視吃、喝、玩、樂,或者包二、三、四奶,
出身貧困而重視修行者,屬於極少數。
行為本身當然完全沒有問題!
從「成功」的角度來看,「少年窮」對有才華的人來說,
的確是一塊精采的踏腳石;
然而從修行者的角度來看,早熟並不等於早慧,
「少年窮」可以是一塊隱蔽、似非而是的絆腳石!
所以出身貧困,在社會裡力爭上游而又能夠出人頭地,
有相當社會地位的人,
要他們悉心修行,的確會比較困難,
因為成功之後所收穫的名、利、權都難捨難棄,
習慣了的享受更難放棄,
所以俗語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不少出身富貴的人,如果想修行的話,問題就更大,
因為一向吃得好、穿得好、懶得動,如何修行?
聖經裡也有類似的暗示:
「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
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
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路加福音 16:13》
其實單從這一點,
就已經容易讓我們分辨出真虔誠和假虔誠的教徒。
「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約翰福音 4:24》
事奉神需要「心靈」和「誠實」,
但又有多少真正虔誠的教徒對「心靈」和「誠實」看得通透?
由於很多真理是這麼的隱蔽,
人如果沒有追求真理的熱忱,
在真理面前沒有一顆謙卑的心,如何能夠看得通?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然而不要認為出身富貴的人就一定是 handicapped,
因為不少出身富貴的人,
前生已經明白「千金難買少年窮」的好處和壞處,
不會願意再浪費一生人的時間在這個課題之上。
佛陀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余澹富說:
勵志的說話,
如果忽視說出的情況,忽視應用的條件和範疇,
就好像水一樣,既能載舟,亦能覆舟,
既可為善,亦可為惡。
盲目勵志的說話,用在不適合的人和事之上,
不但會掩蓋真相,更會破壞對方心靈的警報系統,
削弱對方的自癒能力,甚至會鼓勵對方繼續傷害無辜的人,
將對方推向萬劫不復之地。
所以越是善良的人,越需要鼓勵他們思考,
因為壞人越是聰明,庸人越是權力大,
他們的行惡能力就會越大。
The wicked are always surprised to find
that the good can be clever.
( Vauvenargues, Reflections and Maxims, 1746 )
遺憾的是,善良的人之中,
有思考能力或者接受過思考訓練的,有如鳳毛麟角!
善良的人之中,大部份都是羔羊和白鴿,
並且誤以為善良的人不需要學習思考。
善良而思考力不足的人,一旦生存在一個醜陋的制度之中,
往往不是噤若寒蟬,袖手旁觀,就是助紂為虐。
至於助紂為虐的方法,就是扮和事佬,
勸人接受半桶水的說理,甚至歪理,
因為思考,正好就是他們的死穴!
勵志專家,往往就疏忽了這一點!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要做一個「成功」的心理學家,
就需要好好地向疏忽大意的勵志專家們學習,
明白他們說話中可堪借鏡的地方。
如果想做一個「成功」的心理學家,
即使不說謊,但亦必然拒絕指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