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提起「信仰」faith,
一般人往往只會想到宗教,不會想到科學;
其實這個世界有多種可以稱為「信仰」的東西,
科學就是其中的一種。
Any account of science which does not explicitly
describe it as something we believe in
is essentially incomplete and a false pretense.
( Michael Polanyi, 1949 )
科學是一種「信仰」,因為它接受「信仰」的四大原則:
1. 所有「信仰」都假設有普遍性的真理的存在。
科學假設了物質世界的背後,有普遍性的真理存在。
心理學假設了人類的「心理世界」有普遍性的真理存在。
哲學、部份心理學分支和部份宗教,
假設了人類的「心靈世界」有普遍性的真理存在。
2. 所有「信仰」都假設了人類在某種程度上,
可以「理解」真理,至少亦可以逐步迫近真理。
3. 「信仰」以追求「真理」truth 為目的,
拒絕以「信念」belief 來敷衍了事,
所以「信仰」一定擁抱「批判」critique!
4. 「信仰」接受「誠」honesty, sincerity, authenticity
為尋找「真理」的工具,
所以排斥「虛偽」hypocrisy。
Science is a social institution based on
the faith that there is such a thing as truth
and in the service of truth.
科學這種「信仰」究竟包括了甚麼?
☆ 科學相信有「真理」存在,而且以追求「真理」為目的。
There is such a thing as truth.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這個信仰是穩固的。
如果有人說「這個世界沒有真理」,
那麼「這個世界沒有真理」這個敘述也不是真理,
因為 the statement refutes itself,
而且,如果「這個世界沒有真理」,
那麼我們就沒有任何肯定和可靠的東西,
於是人類就不可能有語言,不可能有文字,不可能有知識,
不可能有思考,不可能有感情,人與人之間亦不可能有溝通。
所以我們知道這個世界必定有知識,必定有真理,
問題只是如何去找她出來。
It requires a very unusual mind
to undertake the analysis of the obvious.
( Alfred North Whitehead )
For years mankind has been told
what to think and what to believe by shamans,
priests and ideologues. There is an alternative:
free thought, trusting our ability to find out,
investigate, question. and test according to
repeatable, reliable evidence.
( Stephen Fry )
華夏文化稱「真理」truth 為「道」Tao 或者「天命」,
而西方人最初相信「真理」truth 就是神的另一個名稱,
所以追求真理,就是去認識神。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這道太初與神同在。
萬物是藉著他造的;
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
《約翰福音 1:1-3》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約翰福音 14:6》
所謂敬畏神,
所謂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
就是奉獻給宗教精神 [真、誠、愛、智慧],
然後努力保守自己的心,做一個真基督徒。
Above all else, guard your heart,
for everything you do flows from it.
( Proverbs 4:23 )
筆者認為古今中外修行達到某個階段的智者,
不論任何宗教,都可以視為「道成肉身」,
住在我們中間。
Nothing is so contagious as example;
and we never do any great good or evil
which does not produce its like.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科學重視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所以凡是對批判精神有恐懼的基督徒,
就是拒絕追求真理,放棄屬靈的道路,
忘記了進天國的門是窄的,進去的人也少,
所以不可能是真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