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理論
歷史理論和科學理論功能相似,都是用來解釋歷史事實的。
但歷史理論不同於科學理論的地方,
在於歷史理論難以做實驗來證明。
所以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所有歷史理論其實只不過是「假說」。
The historian makes a distinction between what may
be called the outside and the inside of an event.
The outside means everything belonging to it which
can be described in terms of bodies and their
movements ( e.g. Caesar’s crossing of the Rubicon or
his assassination in Rome ). The inside means that
which can only be described in terms of thought.
When a scientists says,
‘ Why did that piece of litmus paper turn pink ?’,
he is investigating the outside of the event.
By contrast, when a historian asks
‘ Why did Brutus stab Caesar ?’, he means,
‘ What did Brutus think that made him decide to
stab Caesar ? ‘──he is investigating the inside of
the event. The cause of the event means the thought
in the mind of the person by whose agency the event
came about…All history is the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 R. G. Collingwood )
歷史難讀,歷史亦難研究,
因為歷史需要多方面的學問配合來研讀,
包括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地理學、
氣候、軍事、科技……
甚至文化、哲學和宗教,亦會影響到歷史的發展。
歷史研究,差不多包羅萬有;
歷史研究,的確需要社會上最尖端的研究人才。
人有幾複雜,人類團體有幾複雜,歷史就有幾複雜!
試問一千位讀歷史的學生之中,
會有多少人具備這麼多方面的廣闊知識?
如果一個民族沒有擁抱批判思維的價值觀,
如果一個民族沒有培養出足夠的歷史通才,
侃侃而談說個人、機構或者民族可以「以史為鑑」,
從歷史中汲取教訓,談何容易!
歷史,往往是勝利者的歷史,
所以作為一種學問,科學比歷史優勝的地方是:
1. 科學事實較歷史記載可靠。
2. 歷史事實和歷史理論往往互相糾纏在一起。
3. 歷史理論難以做實驗來證明。
但批判思維在歷史事實的判斷和理論之中,
有不可磨滅的價值。
雖然《三國演義》並非正史,
但下面這段片子提供了批判思維在歷史上之應用:
中國「暗歷史」:司馬懿諸葛亮恐怖「真面目」
☆ 確立評論標準
歷史,一定會牽涉到哲學中的價值判斷理論,
所以必須通過批判來確立評論標準,
否則何謂「功」,何謂「過」,何謂「進步」,
全部都會出現曖昧或者偏頗的標準,
將歷史在做學問中的地位貶值!
如果說用國家的名義去進行戰爭是「功」,
毀滅另一個國家是「功」,
殺戮另一個國家的人民是「功」,
那麼甚麼才算是「過」?
站在誰的立場來判斷?
用甚麼價值標準來判斷?
人類的歷史應該擺脫道德判斷嗎?
人類文明的「進步」一向有四方面:
1. 物質和技術 [包括科技] 方面
2. 制度方面 [鼓勵和控制兩個極端之間的位置]
3. 生活方面 [飲食,文化,藝術,品味]
4. 精神方面 [哲學,思想]
當我們用「進步」這個詞彙去形容一個朝代時,
我們想說的意思究竟是甚麼?
物質和技術進步可以讓人類擺脫自然界的束縛,
但如果一個文明的物質和技術兩方面都進步,
人民生活富裕,甚至生活富裕到開始腐化,
但整體人民的思考能力平庸貧乏,
那麼這個文明算是「進步」嗎?
但如果一個文明的物質和技術兩方面都進步,
但制度嚴重落後,甚至運用制度暴力,殺人不見血,
那麼這個文明算是「進步」嗎?
無崖:上一代思想是如何煉成的?──淺說中史科與時局認知
http://www.pentoy.hk/%e7%a4%be%e6%9c%83/e329/2014/10/14/%e7%84%a1%e5%b4%96%ef%bc%9a%e4%b8%8a%e4%b8%80%e4%bb%a3%e6%80%9d
%e6%83%b3%e6%98%af%e5%a6%82%e4%bd%95%e7%85%89%e6%88%90%e7%9a%84%ef%bc%9f-%e2%94%80%e2%94%80%e6%b7%ba%e8%aa%aa%e4%b8%ad%e5%8f
%b2%e7%a7%91/
☆ 歷史教學
由於歷史理論其實只不過是「假說」,
所以歷史其實是一科十分適合用來教批判思維的科目,
可以鼓勵學生們去思考這些課題:
1. 甚麼叫做歷史事實,其實頗具爭議性,
因為會有史實不為人所知,又會有史實被人篡改。
而部份史實可能是歷史學家對歷史事件的重建。
所以歷史需要查證和考據,需要修訂,
遠古的歷史甚至需要考古學來協助推測,
可惜我們中學的歷史課程內容就罕有會作出修訂。
2. 歷史事件往往有錯綜複雜的成因,
課本中的「解釋」只不過是其中一種「假說」而已,
未必能夠蓋棺論定,視為等同科學中的「理論」,
但往往就當成了標準答案而並非一個「假說」。
如果讀歷史的人能夠接受科學和哲學的批判方法,
那麼讀歷史就好像讀偵探小說一樣吸引。
3. 教初中歷史,尤其需要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只要不違反已經證明了史實就可以。
4. 歷史科需要記憶的資料比其他科目為多,
所以老師研究及傳授記憶的方法對歷史科尤其重要。
5. 如果每一節歷史可以接連用一堂讓學生參與辯論,
應該就接近筆者心目中歷史教學的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