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
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
這就會淪為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 (南懷瑾)
華夏文化的傳承,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因為很多讀書人都喪失了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試舉一例言之,《論語。陽貨第十七》中,
孔子提到六種影響到學習的毛病,稱之為「六蔽」: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
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
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這句說話中的一眾形容詞,
古代的意思和現代的意思也許已經有所不同,
筆者學識淺薄,只能盡力而為。
孔子口中所說的「好學」,當然不是要求「博學」,
而是指學習的態度和方法,
是指審問慎思明辨,追求真理的學習,
是指不恥下問,鍥而不捨地思考,
是指勇於做實驗和實踐的「篤行」,
即是中國古代已有的「批判思維」,
☆ 好仁不好學,
就是指「以為人只需要仁慈,不需要相應的智慧」,
結果就是愚昧,容易被人欺騙和愚弄,
或者「愛你變成害你」,
或者以訛傳訛,將真假混雜的概念不自覺地薪火相傳,
結果自欺欺人。
☆ 好知不好學,
就是指「只喜歡度橋,愛耍聰明,討厭批判思維」,
結果就是思想和價值觀傾向於放縱,不受拘束,
思想失去了穩健的根基,無法建設個人的信仰,
道德曖昧,信念動盪,左右逢源,難免令人無所適從。
☆ 好信不好學,
就是指「以為信念就是信仰,不需要懷疑和批判」,
以為信念足以產生「信心」,可以令人「信賴」,
結果就是失去了高層次的分辨能力,
在別人的「信賴」之下多管閒事,疲於奔命,
甚至被人利用在灰色地帶做違背良心的事情,
所以同樣是自欺,傷害了自己,甚至損失了人格。
☆ 好直不好學,
就是指「以為直率可以不經大腦,不需要思考」,
結果就是變得淺薄,偏激,言語尖酸刻薄,
往往沒有足夠的理據就批評和諷刺別人。
☆ 好勇不好學,
就是指「以為行動勝過思考,行動實際,思考不實際」,
心術不佳的人往往就會搗亂,興風作浪,胡作非為,
明目張膽,容易被人利用,甚至犯上作亂。
心術一般的人碰到複雜的情況時,就會亂了步伐,
不懂得如何處理,往往在忽視了的地方遇上挫敗。
☆ 好剛不好學,
就是指「一意孤行,堅持自己的原則,拒絕妥協」,
結果就出現傲慢、狂妄、自大,不必要地抵觸他人。
[筆者參考過很多《論語。陽貨第十七》的詮釋,
包括傅佩榮教授的詮釋,劉殿爵教授的英譯,
依然非常不滿意,所以根據個人對孔子的智慧的認識,
揣摩了孔子的意思,寫下了自己的詮釋。
一邊寫一邊在想,如果我在中學教中文,
一定會拒絕教陽貨第十七這一節,因為實在太難教,
更加不會要求學生背默這一節。]
「審問,慎思,明辨」其實是互為因果的心智活動,
因為懂得「慎思」,才會懂得「審問」,
而「審問」得到回應之後,就需要「慎思」來接手。
一旦「慎思」到細緻之處,就需要「明辨」的功夫。
一旦培養出「明辨」的功夫,
1. 下次「審問」的時候,所問的問題就會完全不同,
而且必然問得較深入,甚至往往問正要害。
2. 下次慎思的時候,亦會更加精密。
換言之,一旦「明辨」的功力不足,
「審問」和「慎思」都要打個折扣。
在「審問,慎思,明辨」三者之中,
最難做到的就是「明辨」,
除了因為必須「審問」和「慎思」才可以「明辨」,
必須「明辨」才算得上「慎思」之外,
還因為「明辨」有許多層次,而且和品味有關。
只有品味高的人才懂得選擇最好的觀點和立場,
懂得放下面子,知錯即改,立即打倒昨日的我,
修正自己之前的錯誤,
所以高層次的「明辨」根本就已經是智慧!
不論在面對自己、別人、事情或者物件,
「明辨」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明辨」自己就是「認識自己」,當然不容易,
「明辨」物,看似容易,但需看是何物,
「明辨」事,需要照顧所有和這事有關的事實,
所以困難程度視乎事情的大小及複雜程度。
有時間詢問最為理想,因為可以避免冤枉好人,
然而一旦需要立即作出反應的時候,
就需要應用到「或然率」的概念來判斷,
所要求的智慧絕不簡單!
如果是指科學裡的事和物,「明辨」亦不一定容易。
對一般人來說,
僅僅對人的「明辨」這一項,就已經不容易。
而對人的「明辨」又是非學不可的處世學問,
因為絕大部份人會根據常常交往的人對他們的期望,
來選擇和修訂自己的的思想和行為。
對人的「明辨」不但涉及做事上的人際關係,
亦涉及交友的抉擇。
這世界並非只有君子和小人兩大類,
西方的「九型人格」就已經將人分成九類。
人當然不只九類,
如果用紫微斗數的角度來將人分類,
將人分成一百四十四類並不足夠,
將人分成八百六十四類才算勉強合乎要求,
因為還未計算父母親出生年對該命造的影響!
人以類聚,所謂「知己知彼,將心比心」,
只不過是和同類人交往的方法。
要認識不同類人,就需要找方法若即若離地埋堆,
或者從他們交往的朋友來判斷。
年青人往往欠缺了「明辨」人的能力,
所以當學生在動物農莊裡遇上了貉牲的時候,
會以為彼此是同類。
由於人心詭詐,表裡不一,
所以孔子認為尖銳的觀察在識人學中非常重要,
觀察其人行為的過程,
從其人的說話有否「巧言令色」,
其人的肢體語言是否相符,來揣摩他的動機,
最後觀察其人事後如何解釋及是否心安理得。
西方人同樣相當重視「肢體語言」body language 的研究,
將之仔細分成多個項目:
步態 gait, 姿勢、舉止 posture, 手勢 gesture,
面部表情 facial expression,
音調 tone of voice, 談吐 manner of speech…。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論語。公冶長第五》
由於「明辨」人如此困難,是一門大學問,
所以《增廣賢文》中就有很多關於認識人心的複雜,
人心的詭詐,及如何保護自己的提點,
更加指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君子其實非常罕見: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
「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彈。」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但看三五日,相見不如初。」
「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
「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
「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
「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
「牆有縫,壁有耳。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裡。」
幸好中國人還有「面相學」,
我們又有東西方都有研究的「掌紋學」,
西方人還有「肢體語言」方面的研究,
可以幫助我們去「明辨」人。
如果透過人生經驗、面相訓練,肢體語言的研究,
「以貌取人」的準確度可以達到七八成,
比天氣預測還要可靠,
那麼為何我們不應該參考,甚至採用呢?
參考:《知己知彼》
說回《增廣賢文》,
雖然它的條文似乎相信人有命運,例如: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
「萬般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可惜《增廣賢文》並不相信面相學可靠: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筆者猜測主要的原因有三:
1. 一般人對相貌的好壞看法和面相學的看法不同。
2. 傳統中國面相學過於重視妻財子祿,比較輕視人格。
3. 讀人文科學的人欠缺了百分率的概念。
不明白準確度達到七八成的面相學已經很了不起。
參考:《名句導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