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一)

[抗逆專家]

香港的專家們一向喜歡侃侃而談,
開口講抗逆,埋口講抗逆,
熱衷於批評家長對子女們過分保護,呵護備至,
令孩子缺乏抗逆力,於是孩子遇上挫折時不堪一擊。
他們的出發點也許並非因為想做生意,
也許並非意圖表達自己的優秀,而是出於一念之仁。
但這些所謂專家,
完全不將「逆」分類,亦不提「逆」之嚴重情度,
更加只將「逆」的根源歸咎於父母的溺愛。
所以他們口中的所謂「抗」,
自然亦沒法因應孩子們所遇到的「逆」的種類和嚴重情度,
提供對症下藥的方法!
他們提出的方法所能夠解決的,
也許只不過是孩子們一般生活上碰上的「逆」而已。

一念之仁,並不代表其中有足夠的愛和智慧!
一念之仁,往往並非所有專家們的專業精神,
只有「真」和「誠」才是專家們的專業精神。

[逆境分類]

如果我們有誠意解決問題,
首先是先從逆境的分類開始著手。
逆境其實只有兩大類,
但是每一大類又可以分成很多小類,
而各式各樣的逆境亦是互相關連的:

  整體社會的逆境
例如天災、人禍、政治制度、社會治安

  個人生存的逆境
1.  學業、事業、經濟
2.  個人身體:疾病、傷殘
3.  人際關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
4.  心靈、精神和道德

不同種類的逆境,當然需要不同處理的方法。
有多少人能夠深入認識各式各樣的逆境,
懂得如何處理每一類逆境,成為真正的「抗逆專家」?
如果只是懂得如何處理某一類逆境,
為何不謙虛地將自己的專業規範起來,
告訴家長自己只是懂得處理某一類逆境?
難道「真」和「誠」不再是專家們的專業精神嗎?

[製逆專家]

由於思考力不足,
很多所謂抗逆專家其實亦是製逆專家,
當出了狀況之後,他們往往只懂得說:
「對所有不幸事件感到惋惜和難過,
我們會替逆境中的所有失敗者祈禱。」

想做生意的甚至加多一句:
「誰叫你們不一早找我們這些專家請教!」

由於惡劣制度而產生的逆境,
很少是這些專家們口中問題的關鍵。
如果因為想保障飯碗,避免觸犯制度,
專家們避免批判社會的意識形態,
避免觸怒有權力的人而敷衍了事,
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何來勇氣沾沾自喜,視自己為專家?
一向以來,怎麼樣的制度就會吸引怎麼樣性格的人,
就會培育出怎麼樣的下一代青少年。
制度的優劣,的確影響深遠,關係到社會的未來!

對年青人來說,社會上的虛偽是「正常」的現象,
但虛偽是可以增加的常態還是應該減少的常態?
專家們會否對社會上過份的虛偽感到惋惜和難過?
還是成為參與增加社會上虛偽的一份子?
也許專家們心裡想著:
幸好社會上虛偽夠蓬勃,才產生了對我們職業的需求!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