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根源開始思考》(二)

[普世價值]

「普世價值」其實是一個曖昧的詞彙,因為
1.「普世價值」既可以是大部份人一向以來信奉的價值
需要依靠「跨文化的調查研究」,
需要經過歷史、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
等等多角度的探究和批判。
這種「普世價值」比較客觀,會隨著人類社會發展而進化
是有科學思維的人不能忽視的「普世價值」。
2.「普世價值」可以是某一宗教宣揚的價值
只要全球某一宗教獨大,它的價值觀就會被採用,
並且鼓吹成「普世價值」。
由於源於宗教的「普世價值」往往拒絕批判,
所以「普世universal 這個形容詞未免有點狂妄自大。
一旦「普世」這個形容詞出了問題,
「普世價值」這個概念難道能夠潔身自愛嗎?
3.「普世價值」亦可以是人類精神文明中,
一小撮人嚮往和鼓吹的價值
通過歷代一小撮重視道德及生命成就的人,
躬身力行實踐之後,
顯示出人類精神文明進化的可能方向。
這一小撮人嚮往和鼓吹的價值,
一旦經過跨文化的分析和批判之後,
才有可能屬於「普世」,
才有可能是凌駕於歷史和民族差別之上的價值。
可惜這一類「普世價值」往往被政客騎劫之後,
成為他們掛在口裡的口號。

可惜香港通識教育科及部份通識教育科老師,
並不重視檢驗和思考「普世價值」的定義,
課程內亦沒有一節探討「普世價值」這個概念,
令所謂有香港特色的批判思維教育,
又再靠近一點「掛羊頭賣狗肉」的方向。
一旦通識教育科試題的擬題人好大喜功,
試題中也許會提及「普世價值」這個曖昧的概念,
令頭腦清晰的考生哭笑不得,
即時需要揣摩擬題人的智慧和思考能力,
否則不知應該如何作答。

同樣,香港社會亦不重視檢驗和思考「普世價值」的定義。

當香港的政客和傳播媒介祭出「普世價值」這個詞彙,
又認為某某人應該「以人類普世價值看待問題」的時候,
他們究竟在說甚麼?想說甚麼?
是否清楚知道自己在說甚麼?
他們心中又在想甚麼?
如果有些人士既是政客,又是天主教徒或基督教徒,
他們口裡的「普世價值」究竟是甚麼意思?
當事人也許自以為說得清楚,但其實思想混淆,
有思考訓練的人當然不會被愚弄。

[多角度看普世價值]

從「身體 body」的角度來看,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
「食」和「色」當然屬於「普世價值」;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當然屬於「普世價值」。
而生物界的「色」則是「性」加上「選擇」,
不同的生物會有不同的選擇,以繁殖更優秀的下一代。
至於天主教和基督教在「色」和「性」之上,
亦傳遞了他們的「聖諭」,
以「生養眾多,遍布大地」為「普世價值」,
如果沒有意圖生育,
則必須在「性衝動」發生時立即行人止步。

再從「身體 body」及生物學的角度來看,
人生中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即使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之下,
偷得浮生半日閒,及時行樂」何嘗不是一種「普世價值」?

從「 ego」的角度來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
大部份人一向以來信奉的價值,
不外乎「名、利、權」,
這就是為甚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紫微斗數,
根據重要次序排列,有「化祿、化權和化科」,
來對應這種「普世價值」中的「利、權和名」。
不論中外,對「名、利、權」的追求,
何嘗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真正可以稱為「普世」的價值?

從「心靈 soul」的角度來看,
從人類精神文明歷史的角度來看,
「宗教精神」裡對「真、誠、愛和智慧」的追求,
應該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真正可以稱為「普世」的價值。
當一個人決志追求「真、誠、愛和智慧」,
就能夠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基督教來說,「天人合一」的境界,
不是「心裡有神」,而是「讓神充滿內心」。
亦只有從「真、誠、愛和智慧」出發,

政治上的所謂「人民的利益」及宗教上的「普世價值」,
才不致被人利用,成為行騙的口號!
然而心靈的角度並非表面上看來那麼簡單,
因為有不少行走在心靈道路上的人會縱容罪惡,
不縱容罪惡的那些,又有人認為公義比理性更重要,
所以只要心中有了公義,就可以放棄根源思考!

可見從身體 body ego 或者心靈 soul 的角度來看,
「普世價值」都有不同的意思。
當一個人在鼓吹「普世價值」的時候,
他究竟在說甚麼?想說甚麼?他自己清楚嗎?
我們知道他究竟在說甚麼嗎?

香港不少人喜歡提出「香港核心價值」這個概念,
並且自誇會堅定「捍衛香港的核心價值」。
但甚麼是「香港核心價值」?從甚麼階層的角度來看?
是否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意見,不同的定義。
「香港核心價值」和「普世價值」又有甚麼關係?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