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鴨大餐》(三)

自從教育局專家迷上了美國教育心理學家  Howard  Gardner
的「多元智能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之後,
香港的中學、小學及幼稚園的學生就開始了「十項全能超人」之旅,
以  Leonardo  da  Vinci  為榜樣!
靜靜地、不動聲色地貶低了  Nicholas  James  Vujicic
 Stephen  William  Hawking  的價值,
待有需要時才將他們放回神檯之上。

而所謂「愉快學習」,在「十項全能超人」之旅的陰霾之下,
淪為口號和笑話,因為「愉快學習」的難度變得更高了。
我們假設了一個學生如果越是能夠發展他的每一項才華,
具備了了多元智能,他就越是快樂。

不知從何時開始,教書界竟然相信「多」就代表「好」,
所謂「多」,不是指教書界提供多元化的選擇,
而是是指教書界要求學生具備多元化的才華,
我們忘記了「撒種並不等於揠苗助長」!

教育不能夠克服遺傳,
不能夠將兔子改變成烏龜,也不能夠將烏龜改變成兔子;
教育的理想,是讓學生明瞭自己的性格、興趣和天賦,
並且循著這個理想的方向去發展。

Everyone  is  a  genius.  But  if  you  judge
a  fish  on  its  ability  to  climb  a  tree,
it  will  live  its  whole  life  believing
that  it  is  stupid.

( Albert Einstein )

正如「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無論多麼好的老師,亦未必能夠教好每一名學生。
要求每一名學生成為十項全能的超人,會否是強人所難?
「十項全能超人」之旅到底是鼓勵還是虐待?

A  great  teacher  recognizes  your  weaknesses
but  identifies  and  magnifies  your  strengths.
( Samuel Butler )

在香港,拒絕參與填鴨大業的學校有如鳳毛麟角,
填鴨填得好的學校同樣寥寥無幾。

由於沒有遠見、勇氣和能力自己編寫一流的課程
香港學校的填鴨大餐裡沒有鮑參翅肚,但會有名牌美食。
學生們吃得多固然不一定好,因為不一定能夠消化,
吃得少亦會營養不足,
就好像吃自助餐,有很多東西選擇總比很少東西選擇好,
而且有時我們不會知道,
原來有些小朋友的食量真的可以很大,而且甚麼都吃,
不敢不吃,見同學們吃所以自己也吃,
於是填鴨者振振有辭,認為證明大部份鴨是可以糟肥的!
關鍵的問題當然是
「糟些甚麼飼料?」
「應該怎樣去糟?」
「是否所有鴨子都糟同樣的飼料?」
「甚麼時候才是糟肥鴨子的最佳時間?」
「怎樣去糟才算是尊重每一隻鴨子?」

We  must  carefully  prepare  good  soil  before
we  sow  the  seeds  and  water  the  seedlings.
Some  even  select  their  seeds  before  sowing.
( Jason Ling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