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學問》(七)

讀書和做學問如果想要有成就,
必須理性、感性及訓練三方面均衡發展,
所以最好能夠具備這三方面的條件

首先,在感性方面,
真正想讀書和做學問的人必須愛真理」,
愛真理要愛到比面子還重要的程度。
其次就是重視」!
讀書和做學問的人即使對人欠缺「真」和「誠」,
但至少對追求學問要有「真」和「誠」!
在這一方面,我們發現讀書和做學問的要求,
和宗教精神十分相似。

這就是為甚麼錢穆先生說:
「做學問可訓練學做人。
    如做人功夫不夠,做學問則不易有成。
    總之,先須學做人。
    德性到某一階段,學問亦可到達某一階段。
    服善、虛心、積累及去除功利觀念,
    均為培養德性之要項。」
《錢穆賓四先生講學粹語》(葉龍筆錄)

其次,在理性和智力方面,
讀書和做學問的人必須具備抽象思考的能力,
短期內就能夠掌握到如何去「問問題」。

最後,在訓練方面必須充足。
大部份喜歡讀書和做學問的人都不是天才,
但我們可以將勤補拙,然而努力必須用在刀鋒之上!
由於訓練是大部份讀書和做學問的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我們不妨花多一點篇幅去探討:

☆  接受批判思維的訓練,培養良好的「思考習慣」。

參考:《融會貫通》

  培養運用清晰的詞彙和概念。

由於日常語言和詞彙往往並非完善的思考工具,
所以讀書和做學問,
必須對自己或別人的問題進行「語意分析」和「概念分析」,
目的是釐清問題中個別詞彙的概念和意思。
因為意義不清、概念含糊,就會令我們思想混淆,
陷入了含糊其辭、模稜兩可equivocation 的思考謬誤。

If  thought  corrupts  language,
language  can  also  corrupt  thought.
( George Orwell )

我們往往會發現雙方對同一詞彙會有不同的定義,
對同一事物會使用不同的詞彙,
或者對同一概念會有不同的理解。

弄清自己提出的問題中個別詞彙的概念和意思,
我們就知道自己究竟在說些甚麼?
弄清別人問題中個別詞彙的概念和意思,
我們就知道別人究竟在說些甚麼?
他對問題的瞭解去到甚麼程度?
甚至別人的智慧去到甚麼程度?

☆  追求卓越

懂得知識有層次之分,
不會被低層次的知識所蒙蔽。

☆  運用「思考架構」

懂得用思考架構來學習,
知道自己現時所學的東西或者面對的問題,
在概念結構中的位置及和其他部份的關係。

參考:《做學問》(一)

☆  培養「森林思維」

明白看樹木時不應忘掉了森林。
懂得問問題時,應該由大到小,從整體到部份。

☆  培養「根源思維」

懂得問問題時,先從從根源開始才到枝葉部份。
明白一旦開始時想法或者假設錯誤,
那麼無論多麼努也不可能達到目標。

My  desire  is  for  wisdom,
not  for  the  exercise  of  the  will.
The  will  is  the  strong  blind  man
who  carries  on  his  shoulders
the  lame  man  who  can  see.
( Arthur Schopenhauer )

重視意志多於智慧的人不妨再想一想。
意志就是力量,行動就是力量,一點也沒有錯,
但對一個樂觀、愚蠢、無知的人來說,
下面這一句金句到底是勵志還是陷害?

Action  is  the  real  measure  of  intelligence.
( Napoleon Hill )

行動之所以能夠顯示出智力,其實是看背後的部署。
部署是甚麼?部署不就是思考嗎?

A  man  is  not  idle  because  he  is  absorbed  in  thought.
There  is  a  visible  labor  and  there  is  an  invisible  labor.
( Victor Hugo )

中國傳統的智慧是三思而後行未雨綢繆」,
西方人則說
Think  before  you  act  or  speak.
似乎傳統比較尊重思考的勞動價值。
思考、意志和行動根本就是三位一體!
一隻鼎,如果少了一隻腳,就難以站得穩。
香港是一個重視意志和行動多於深刻思考的地方,
我們已經不知道鼎是甚麼。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