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和做學問,
其實和做上等人的道理完全一樣,有如「庖丁解牛」,
除了要培養和整體有關,從大處著眼的「森林思維」之外,
也要培養和創意有關,從小處著手的「根源思維」。
簡而言之,就是力和刀要用在關鍵的地方。
☆ 知識有層次之分
做學問和讀書,首先要明白知識有層次之分,
事物和概念的「名稱」,只不過是最低層次的知識。
著名物理學家 Richard Feynman 在童年時,
他的父親就已經教會他這個道理:
There is an important difference
between “knowing something” and
“knowing the name of something.”
功能、概念、規律,入於中層次的知識。
概念的應用範疇、批判、和其他知識的關係、
知道何處是自己所知,何處是自己所不知,才是高層次的知識。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 William Shakespeare )
☆ 思考架構
其次,做學問和讀書需要懂得運用「思考架構」。
「思考架構」是比心智圖更清楚,組織更嚴密的架構,
大致上可以分為「知識結構」和「概念結構」兩類。
「知識結構」就是該門學問的分類。
一門知識,由於角度不同,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式,
所以可以有幾種不同的「知識結構」;
「概念結構」就是過來人從該門學問所需要的概念,
定出一個學習的先後次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作為後來者學習該門學問的踏腳石。
撰寫「思考架構」的人,既要熟悉該學科的學問範疇,
要懂得該學科學習的先後次序,由淺入深,
亦需要懂得人類學習和思考的過程。
不懂得人類學習和思考的過程的人,
往往只能夠照抄前人寫下的「思考架構」。
參考:《融會貫通》
好的老師,一定是依照一個「概念結構」來授課,
而理想的課程及理想的課本,
當然亦是是依照一個「概念結構」來撰寫。
明白了知識有層次之分,又得到老師提供的「思考架構」,
讀書就開始踏上了坦途,
如果老師重視思考的訓練多於知識的傳授,
即是企圖訓練學生成為庖丁,
那麼學生們讀書自然是事半功倍,
而且會慢慢培養出自學的能力。
讀者可能已經發現,筆者提出《「我」I 》的三元論,
就是提供一種哲學思考的「思考架構」。
一旦我們懂得「思考架構」究竟是甚麼一回事,
要評估一位老師的教學時,只需要在課堂上聽上五六課,
就可以知道該位教師的「教學」功力。
如果缺乏了「思考架構」的概念,尤其是在歷史科和生物科,
不少博學的教師只能夠成為一本「活字典」,
「教學」功夫可以很弱,很弱,很弱。
學習的先後次序往往就是良好的思考先後次序。
一步一步嚴謹地建立起來的概念,
就不容易成為眩人眼目,但根基淺薄的七寶樓臺。
好大喜功、好高騖遠的人,
一向都不喜歡從根源、根基裡開始學習,
為了快快入門,他們討厭「基本功」!
所以一旦被迫要作出思想改革的時候,
這些人腦袋裡的「某部份」,往往傾家蕩產,
一夕之間變成一無所有。
例如初中的化學科,
如果先教「原子和分子」、「同位素」、「原子和分子結構」,
再教「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義,
就可以令概念更清晰,而且節省了授課的時間。
這樣的教學就是運用了化學的「概念結構」!
一旦用了這個「概念結構」去教化學,
同學們對甚麼叫「純」pure 和「均勻」homogeneous,
這兩個曖昧的化學形容詞就有深入一層的理解。
一瓶「碳14」和一瓶「純碳」自然是不同的概念。
否則將鑽石和石墨混在一起,問學生是元素還是混合物,
只知道死背定義的同學一定汗流浹背。
廣泛的閱讀,能夠令學生「博」,
良好的「思考架構」,才能夠令學生「精」。
良好的「思考架構」有如一個井然有序的系統,
不但可以幫助我們奠定優秀的思考基礎,
可以大大增強我們的記憶能力和令記憶變得輕鬆,
可以讓我們在閱讀時毫不費勁地立即抓住文章的重點,
可以培養我們一目十行、真正速讀的能力,
更加可以讓我們在閱讀之後,
將整篇文章或整本書的精華擠乾、吸盡,
並且立即有能力對文章作出有深度、言之有物的批判,
甚至提出獨到和創新的見解。
有了良好「思考架構」的訓練,閱讀的感受煥然一新。
世界上的知識浩如煙海,並且不斷推陳出新,
每年出版的書籍汗牛充棟,好像讀也讀不完,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讀書,要把精力集中在最有價值的書本之上!
如果想培養「讀萬卷書,勢如破竹」的能力,
如果想培養融會貫通的能力,希望在做學問方面有所貢獻,
就必須重視該門學問的「知識結構」和「概念結構」,
唯一可惜的是,
並非很多作者願意用「思考架構」去寫某門學問的入門書籍。
否則這類超級工具書,就是學生們需要正襟危坐,
努力以赴地去消化、下苦功地去啃、真正「有大用」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