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談、討論、辯論、批判》(十)

[沒有裁判,千萬不要和蠢人辯論]

辯論只不過是一件中性的工具,
既可以培養人類性格中良好的一面,
亦可以培養人類性格中醜陋的一面!

如果對方言語及概念混淆不清,
我們未必能夠知道對方究竟在說些甚麼,
因為有可能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在說些甚麼,
而且往往在追問之下,對方可能會老羞成怒,拒絕回答。
甚至會說閣下是雞蛋裡挑骨頭」。

不論「無知」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
「知識」一向歧視「無知」;
而「批判平台」則必然歧視「愚蠢」,
因為我們明白真理絕對不講仁慈,
任何跳樓自殺的人都不會相信萬有引力會突然間仁慈起來!

Truth  is  like  a  penetrating  arrow.
It  has  always  caused  people  pain.
Truth  is  unkind  because  it  never  regrets!

如果一個愚蠢人安份守己,我們當然應該尊重他,
可惜世界上這類愚蠢人只是少數;
大部份愚蠢人都認為自己即使不算聰明,但很有經驗。
必須聲明:
我們並不歧視愚蠢人的經歷,
但對他從經歷中歸納出來的經驗,則有所保留。
我們並不歧視愚蠢人的人,我們只是歧視他現時的愚蠢,
因為愚蠢人一旦悔改的話,都可能會脫胎換骨,
和我們一起歧視愚蠢。
但大部份愚蠢人自以為有經驗,討厭悔改,討厭批判,
他們喜歡將自己的人和自己的思考掛鉤,
不認為自己還可能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他們當然不願意被歧視。
不能夠說他們沒有道理,因為愚蠢也是一種權利!

A  fool  considers  his  mind  a  fixed  entity.

Fools  find  no  pleasure  in  understanding
but  delight  in  airing  their  own  opinions.
( Proverbs 18:2 )

由於沒有裁判和評判,
所以當有智慧的人在台上「擊倒」了那些半桶水,
自以為聰明的愚蠢人時,
死了的人竟然還想在棺材裡爬起來,苟延殘喘,
「在這裡跌倒,企圖在別處站起來」,
意圖轉換話題,轉移視線,
跳往另一擂台上再打另一場比賽。
如果有「台上裁判」,就會先叫對方認輸,
然後問勝方是否願意在另一擂台上,
開一個新的議題,和愚蠢人再次辯論。

思考,必須多角度。
如果從正面來看,愚蠢人又對我們有甚麼價值呢?

參考:《愚蠢人的價值》

[愚蠢是相對的]

中國人多數忘記了「真和誠是永恆的」,
而「愚蠢是相對的」,
所以有時我們的確是需要和愚蠢人辯論。
但可能由於受了愚家的薰陶,
精神文明較低的中國人完全不知道,
和蠢人辯論所需要的條件,
就是需要有「台上裁判」及「台下評判」,
甚至需要接受大眾監察的裁判和評判。
「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是政客用來拍馬屁的口號,
「高層次觀眾的眼睛才是雪亮的」就比較接近真相。!
雪亮的眼睛並非人有我有,
那些不願意努力,懶得思考的人,只有矇矓的眼睛。
所以歷史上聰明的人都去爭取權力,因為強權最實際,
甚至連第四權都認為有權力的人應該有多些話語權。

我們必須慎防的,除了那些討厭「真和誠」的人之外,
就是那些善良、平庸、愚蠢、自我感覺良好,
於是自以為理直氣壯的人。
其實判斷這些人很容易,因為他們
1.  只有迷信和信念,不懂得甚麼叫做信仰。
2.  喜歡辯論,但不懂得甚麼叫做批判思維。
3.  認為面子比真理更要。
4.  喜歡用人數來決定真理。
5.  認為在思考之上應該一人讓一步,
互相包容,絕對不宜堅持己見。
6.  認為自己人的意見一定比較接近真理。

在一個合格的批判平台中,
「台上裁判」和「台下評判」的功能就是
1.  將不守規則的人趕下台。
2.  令「無腦者不得盡其詞」,吩咐他們下台。
3.  挑戰勝方的思考和論據。

雖然台上的無腦者可以娛樂觀眾,
但這些觀眾目的不是來看無腦者的,
為了避免無腦者浪費大眾的時間,
只要一方提出合理的伸請,評判就必須把無腦者趕下台。
只有那些喜歡半桶水思考的人才會堅持:
雙方應該有均等和相同的發言機會,
因為讓無腦者暢所欲言是一種德行。

自稱熱愛真理的人為何不努力建設一個批判平台,
讓有志有為的未來棟樑可以參與?
可以一起維護,可以一起建設?
為何還要浪費唇舌和相對愚蠢的人辯論?
為何還要依賴參與者思考力參差不齊,
難以避免鼓吹不必要的消費,維護虛偽,
兼且有商人做老闆的第四權?
而這個批判平台的雛形,為何不可以在中學開始?
我們不是希望學生們重視真理嗎?
我們不是渴望培育中學生批判思維嗎?

筆者心目中的理想中學論壇就是一個批判平台!
筆者認為建設一個批判平台,
就是因為教育工作者一向重視腳踏實地」,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育生涯一向重視根基穩固,寧願慘澹經營,
可惜抵觸了香港人急功近利的精神。

各位讀者開始明白筆者所說的愚公移山精神是甚麼嗎?

Besides  good  enough  knowledge  in  an  area,
nothing  great  was  ever  achieved  without
love  and  wisdom  expressed  as

1. thought, 2. enthusiasm, 3. step-by step patience,
and 4. perseverance.
( Jason Ling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