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按:
筆者實在有太多命例想和讀者分享,
但每次寫斗數分析都很花時間,
所以打算從今天起,只刊登命造命盤及生平資料,
因為一向有看筆者以往斗數文章的讀者,
應該已經有足夠能力自己分析了。
李叔同(1880-10-23至1942-10-13)
庚辰年九月 二十日辰時,
生於天津河東區地藏前故居李宅。
祖李銳,原籍浙江平湖,寄籍天津,經營鹽業與銀號。
父李世珍,字筱樓,清同治四年進士,
曾官吏部主事,後辭官承父業而為津門巨富。
母為浙江平湖農家女,後來李叔同奉母南遷上海,
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紀念其先母。
李叔同長兄李文錦早亡,次兄李文熙,
李叔同行列第三,幼名成蹊,學名文濤,字叔同,
為民國著名的藝術家及佛教律宗僧人,
精通繪畫、音樂、戲劇、書法和詩詞。
1884 甲申[光緒十年],五歲,
在天津,六月[辛未]十五日[丁亥],父親病逝,
享年72歲,估計父親出生於1811辛未年或者1872壬申年。
1885 乙酉[光緒十一年],六歲,始從次兄文熙受啟蒙教育。
1892 壬辰[光緒十八年],十三歲,攻各朝書法,
以魏書為主,一生從未間斷,終成一格。
1895 乙未[光緒二十一年],十六歲,
考上文昌院輔仁書院,習制藝。
1897 丁酉[光緒二十三年],十八歲,
奉母之命,十二月[癸丑],與俞氏完婚。
俞氏時年二十,大李叔同兩歲。
同年,以童生資格應試天津縣學,學名李文濤。
1898 戊戌[光緒二十四年],十九歲,
五月,奉母偕妻,南下上海,住法租界,
加入上海「城南文社」,開始文學活動。
八月,戊戌政變失敗,
刻「南海康梁是吾師」長印一顆,以示對舊政體的抗議。
1899 己亥[光緒二十六年],二十歲,
三月,全家移居「城南草堂」,
同時遍攻詩、詞、金石、書、畫、戲劇。
在上海藝壇,出露頭角。
是年長子葫蘆出生後即夭折。
1900 庚子[光緒二十六年],二十一歲,
三月,加入「上海書畫家公會」為會員。
農曆九月十九日,次子李準出生。
1901 辛丑[光緒二十七年],二十二歲,
四月,入蔡元培主持之「南洋公學」經濟特科就讀,
改名李廣平。
1902 壬寅[光緒二十八年],二十三歲,
各省補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鄉試,
叔同先後以河南納監應鄉試,
以嘉興府平湖縣監生資格報名應試,均未中。
1904 甲辰[光緒三十年],二十五歲,
十一月初三,三子李端生。
國事日非,浪跡燕市,
與上海名妓李蘋香、朱惠百、楊翠喜為友,詩畫往還。
1905 乙巳[光緒三十一年],二十六歲,
年初,與許幻園、黃炎培等創辦「滬學會」。
撰《祖國歌》。
農曆二月五日,生母王氏病逝於上海寓所,
哀痛萬狀,改名李哀;字惜霜。
六月,攜眷護靈柩回天津。
七月二十九日,在天津為母喪舉行一次「告別式」。
八月,東渡日本留學。
年底,辦《音樂小雜誌》,在國內發行。
1906 丙午[光緒三十二年],二十七歲,
七月,參加東京「隨鷗吟社」,此後與東京詩人聯吟賦詩多次。
九月二十九日,入上野美專,在上野攻西畫之外,
復在音樂專校攻鋼琴,又學西洋戲劇於劇作家藤澤淺二郎之門。
是年冬,與留學生曾孝谷,組織「春柳劇社」。
1907 丁未[光緒三十三年],二十八歲,
二月,因國內兩淮水災,春柳社假東京樂座演出《茶花女》,
李叔同飾演茶花女一角。此為中國人演話劇之開端。
六月,於本鄉座演出《黑奴籲天錄》等名劇,以門票收入賑災。
留日期間,因與美術模特兒誠子相戀,後誠子隨同回國。
1908 戊申[光緒三十四年],二十九歲,
退出春柳社,專心致力于繪畫和音樂。
1911 辛亥[清宣統三年],三十二歲
春,創作畢業自畫像。
三月,畢業于東京美術學校上野專校,
前後留學日本五年七個月之久。
回國後,在「天津工業專門學校」,任西洋畫教席。
日籍夫人逕去上海,賃屋居於上海法租界。
同年冬,國內鹽業因清廷行政措施變革,
導致家資數十萬銀元被倒,家道中落,頻臨破產。
在直隸模範工業學堂任圖畫教員。
1912 壬子[民國元年],三十三歲,
正月,自天津返上海,與日籍夫人晤面。
在楊白民任校長的「上海城東女學」任教,授文學和音樂課。
同年三月,參加柳亞子主持之「南社」。
不久,受聘先烈陳英士創辦之《太平洋報》,任藝術編輯,
與蘇曼殊、柳亞子、陳兀我同事,並組織「文美會」,
編《文美雜誌》。
七月,《太平洋報》倒閉,應經亨頤之聘赴杭州,
在「浙江兩級師範學校」任音樂、圖畫課教師。
與夏丏尊、單不ㄏ等同事。
十月十日,國民革命成功。
此後,與夏丏尊成為莫逆之交,
收豐子愷、劉質平、吳夢非、李鴻梁、黃寄慈等為入式弟子。
1913 癸丑[民國二年],三十四歲,
浙江兩級師範學校改名為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五月,校友會發行《白陽》雜誌,設計創刊號封面,
全部文字亦由李叔同親手書寫石印。
1914 甲寅[民國三年],三十五歲,
是年加入西冷印社,與金石書畫大家吳昌碩時有往來。
課後集合友生組織「樂石社」,從事金石研究與創作。
1915 乙卯[民國四年],三十六歲,
應校長江謙[易圓]之聘,兼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圖畫音樂教員。
五月,在杭州西泠印社出席「南社雅集」,
與柳亞子等二十餘人相晤。
六月,撰《樂石社社友小傳》,同年,作校園歌曲。
此年與經學家馬一浮締交。
是年夏,曾赴日本避暑,八月回國。
先後作詩詞《早秋》、《憶兒時》、《悲秋》、《送別》等多首。
1916 丙辰[民國五年],三十七歲,
兼任南京高等師範教席[中央大學前身]。
因日本雜誌介紹「斷食」以修養身心之方法,遂生入山斷食之念。
入山前,作詞曰:「一花一葉,孤芳致潔。昏波不染,成就慧業」。
冬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十九日,在杭州大慈山虎跑定慧寺,
試驗斷食二十天,並寫下《斷食日記》詳記。
又取號「李欣」。此時學佛因緣成熟。
1917 丁巳[民國六年],三十八歲,
春假後,在學校開始素食,供佛像,讀佛經。
受馬一浮之熏陶,於佛教「漸有所悟」。
1918 戊午[民國七年],三十九歲,
正月初八,在虎跑寺度過,皈依了悟和尚,
為其在家弟子,法名演音,號弘一。
七月十三日,入虎跑定慧寺,正式剃度出家。
離校前,將一生所積之藝術珍品、金錢、衣物全部分散。
金錶、詩詞、書法卷軸、貴重紀念物全部留給夏丏尊。
音樂、繪畫、戲劇出家前所積的照片,按學生興趣,
分別留給豐子愷、劉質平、王平陵、李鴻梁……。
衣物、用物,分散給校中的工友。
上海家中的鋼琴、字畫、珍貴飾物、金錢,全數留給日籍夫人。
金石作品,全部埋於「西泠印社」印塚中。
油畫作品贈給國立北京美術專科學校。
八月十九日到九月十九日,計三十天,在靈隱寺受比丘戒,
因讀《寶華傳戒正範》、《靈峰闢尼事義集要》,
與現實相印證,動悲心,立誓學戒宏律。
1919 己未[民國八年],四十歲,
春季駐錫玉泉寺,四月到虎跑寺結夏,秋天掛單靈隱,
冬殘,回玉泉寺,與程中和居士共燃臂香,
依天親「發菩提心論」,發「十大正願」。
1920 庚申[民國九年],四十一歲,雲水浙東,
六月,至貝山閉關不成,至衢州,寫經,整理藏經。
本年寫《金剛三昧經》、《無常經》、《大乘戒經》等多種經文。
1921 辛酉[民國十年],四十二歲,
正月,由貝山回杭州。
三月,由杭州到永嘉,在城下寮(慶福寺)閉關,
六月,在關中完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初稿。
1922 壬戌[民國十一年],四十三歲,
正月初三,在家髮妻俞氏病故於天津本宅,
俗家仲兄文熙來信囑其返津一次,因故未成行。
1923 癸亥[民國十二年],四十四歲,
初春,由溫州經杭州、上海,雲遊至衢州,住蓮花寺,刺血寫經。
四月,再上海太平寺謁印光大師。
臘月,懇請普陀山印光大師列為門牆。
印祖勸告專修念佛三昧。歲底回永嘉。
1924 甲子[民國十三年],四十五歲,
五月,自溫州至普陀山,參拜印光大師,侍奉七日。
八月,《比丘戒相表記》定搞,青年僧因弘法師侍編。
上海穆藕初居士,獨資影印一千部。
1925 乙丑[民國十四年],四十六歲,朝九華山未果。
1926 丙寅[民國十五年],四十七歲,
三月,由溫至杭,住招賢寺,
約弘傘法師(程中和居士於民國十年出家之法名),
於七月同去江西廬山,參加金光明道場。
再在牿嶺五老峰後青蓮寺,寫《華嚴經十迴向品初迴向章》,
為近代寫經傑作。
1927 丁卯[民國十六年],四十八歲,
春,居杭州城內吳山常寂光寺。
時政府有滅佛之議。師召請地方政要集會於寺中,
以短簡示來賓,席間,婉言微語,潛移默化,
然後,默坐良久,出席者讀短簡,汗顏不已。
散會後,滅佛之說頓熄。短簡中,所言何事,成為一秘。
三月十七日,為滅佛事,
又函教育界名流蔡元培、經子淵、馬夷初、朱少卿諸師友,
提出整理佛教意見。
六月[丁未],移居靈隱後山本來寺。
九月,豐子愷、夏丏尊、內山完造、葉紹鈞、李石岑等,
宴弘公於上海功德林素齋館,齋後謁印光大師於太平寺。
秋,至上海,居江灣豐子愷家。主持豐子愷皈依三寶儀式。
年底,豐子愷、裘夢痕二生,將弘一大師名曲
〈朝陽〉、〈憶兒時〉、〈送別〉、〈悲秋〉等二十多首,
選入《中文名歌五十曲》一書,為國內各級學校音樂教材。
1928 戊辰[民國十七年],四十九歲,
初夏,在溫州大羅山,行誅茆宴坐。
七月到十月間,駐錫在上海江灣豐子愷家中,
與豐子愷同編《護生畫集》,由豐子愷繪圖,師寫偈語。
十一月,在滬,與尤雪行、謝國樑二居士同去暹邏,
船經廈門,與廈門士紳陳敬賢結緣,由陳介紹掛單南普陀寺。
這是弘一大師第一次落跡南閩。
1929 己巳[民國十八年],五十歲,
四月,自廈門回溫州,途經福州鼓山,
發現清初刻本《華嚴經》及《華嚴疏論篡要》。
師倡印二十五部,
請日本出版家內山完造分贈日本各大學及國內重要叢林。
九月,自溫州到上虞白馬湖晤夏丏尊。時夏丏尊、劉質平等,
為師集資建築之「晚晴山房」落成,這是初度駐錫此間。
十月,在由溫州去廈門,
歲底,與太虛大師同去南安小雪峰寺渡歲,
此為大師第二次去閩南。
此時,師已與瑞今、廣洽法師結法侶之緣。
是年,仲兄李文熙卒,年62歲。
1930 庚午[民國十九年],五十一歲,
正月,自小雪峰寺,至泉州承天寺駐錫。
四月,離閩南,回浙江。
五月,至白馬湖,住「晚晴山房」,圈典《行事鈔》。
九月,到慈谿北鄉鳴鶴場白湖金仙寺,
十月,聽靜權法師講《地藏經》,
同時全力研究《華嚴》,並寫成《華嚴集聯三百》。
冬底,回永嘉城下寮掛單。
1931 辛未[民國二十年],五十二歲。
正月,在慶福寺關中罹惡性瘧疾。
七月,去慈北五磊寺,辦南山律學院,不成。
九月,接廈門廣洽法師信,請回錫閩南過冬,
道經紹興,至上海,因中日關係緊張,不成行。
年底,仍回慈谿,掛單龍山伏龍寺。
1932 壬申[民國二十一年],五十三歲,
春、夏、秋三季,雲水浙東沿海各地。
八月,至白馬湖,居法界寺,染傷寒,病癒。
十一月,自上海去廈門,掛單萬壽巖,與性常法師結法侶之緣,
此為第三次去閩南,自此定居。
1933 癸酉[民國二十二年],五十四歲,
五月,自廈門應轉物老和尚請,去泉州,
駐錫開元寺尊勝院。著作律學。
十月,出遊泉州郊外,道經潘山,
見晚唐詩人韓偓墓道,引為神交,
後令弟子高文顯,撰《韓偓傳》,為《香奩集》翻案。
十一月,在晉江南三十里草庵寺渡歲。
1935 乙亥[民國二十四年],五十六歲,
三月,去泉州開元寺,講〈一夢漫言〉,旋住「溫陵養老院」。
三月十一日,與寺侶傳貫法師,自泉州乘帆船出海,
去惠安崇五淨峰寺,有終老於此之念。至崇武後,因緣不留人,
十月,回泉州承天寺,在戒期中講律,
之後在回惠安,在鄉間宏法,寫《惠安宏法日記》。
十一月後,染病,回泉州草庵寺,
一病六個月,病中再立遺囑,交由傳貫法師執行。
1936 丙子[民國二十五年],五十七歲,
正月,從草庵扶病到廈門療養,病中在南普陀養正院講學。
五月,病癒移居鼓浪嶼日光巖閉關。
十二月,離日光巖,回南普陀寺後山安居。
1937 丁丑[民國二十六年],五十八歲,
二月,在南普陀寺佛教養正院,講〈南閩十年之夢影〉。
三月二十三日,青島湛山寺倓虛法師,
派書記夢參法師持書專程南下,請師去青島結夏講律。
四月五日,師偕傳貫、仁開、圓拙諸法侶,與夢參法師,
乘太原輪去青島,十一日抵青島,結夏,講《隨機羯磨》。
蘇州靈巖山妙蓮法師來青島依從,
九月,回廈門,途經上海,與夏丏尊晤面於旅邸,
這一雙摯友,一別六年,由夏請師攝影一幀。
回廈門後,廈門面臨戰火威脅,
師發願與危城共存亡,除非廈門解厄不他行。
直到歲底,始去泉州草庵。
1938 戊寅[民國二十七年],五十九歲,
正月至四月,在泉州、惠安、鼓浪嶼宏法,寫字結緣。
廈門淪陷前四天(1938-05-08),受漳州(龍溪)佛教界之請,
去漳州宏法,得免陷於危城,但卻因此羈於漳州,
直到十月,由性常法師接回泉州,道經安海,
宏法一月,法緣奇勝,當時有《安海法音錄》問世。
十一月,駐錫泉州承天寺,與浙師學生──安溪縣長石有紀晤面。
1939 己卯[民國二十八年],六十歲,
二月二十八日,自泉州乘車去永春山中蓬壺鄉普濟頂寺,
潛居五百七十二天,謝絕一切往來,專事著述。
在此編著律學多種,與外界斷緣,外界傳說弘一大師圓寂於此。
初夏,畫家徐悲鴻在新加坡為師繪巨幅油畫像,存廣洽法師處。
1940 庚辰[民國二十九年],六十一歲,
九月二十日,在山中渡六十週甲世壽。
十月九日,去南安洪瀨靈應寺弘法及閉方便關,
性常、廣洽法師等影印《金剛經》,
豐子愷繪《護生畫集續集》為師賀壽。
1941 辛巳[民國三十年],六十二歲,
四月,去晉江檀林鄉福林寺結夏,
寄書各地師友,暗示行將告別。
十一月,至泉州,作最後一次宏法活動,
臘月底,回福林寺。
1942 壬午[民國三十一年],六十三歲,
二月,應惠安縣長石有紀請,至靈瑞山講經,
相約不迎、不送、不請齋。
三月,回泉州,掛錫百原寺,
不久移居「溫陵養老院」停止一切活動。
八月十五日、十六日兩天,在溫陵養老院,講《八大人覺經》,
這是弘一大師最後一次講經。
同時在養老院向院中老人講《淨土法要》。
八月二十三日,下午身體發熱,漸示微疾,
但依舊寫字與晉江中學學生結緣。
二十八日下午囑寺侶妙蓮法師到臥室內寫遺囑。
九月一日上午為黃福海居士寫紀念冊兩本,
下午四時寫「悲欣交集」四字,交與妙蓮法師
這是弘一大師最後遺墨。
九月[庚戌]四日[己亥]甲戌時,
晚上7時45分呼吸急促,晚上八時,又脅而臥,
安祥圓寂於福建省泉州市不二祠溫陵養老院「晚晴室」,
遺囑由妙連法師執行。
臨終前,師已分函上海夏丏尊、劉質平,向他們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