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一)

Without  music  life  would  be  a  mistake.
( Friedrich Nietzsche )

唐代文學家韓愈曾經這樣說: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這兩句的意思是,如果沒有伯樂,
千里馬的潛能未必能夠得到賞識,經伯樂訓練後完全發揮,
沒有伯樂,千里馬可能只是五百里馬,甚至最終
「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然而這兩句亦帶出了一個一般人常常用來自欺欺人的歪理:
「既然你伯樂係人,唔係千里馬,
    你有甚麼能力會認識千里馬?」

這句道理,說出了筆者對現時音樂教育的看法。
筆者認為音樂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欣賞音樂的興趣」,
甚至達到開啟「強烈的心靈觸覺」,引導回歸心靈,
而不是看五線譜、玩樂器或者甚至作曲的能力。
在手機和電腦的時,現時優秀的音樂差不多是免費的,
教育工作者為何不好好地利用?
所以筆者認為,家境清貧的學生不一定需要學習樂器,
除非他們對學習樂器有強烈的喜好,
因為絕對不會影響他在其他方面的學習,
亦不會影響他智力的全面發展;
但無論家境如何清貧,優秀的音樂一定要聽,
一定要誘導他們去聽!
一來可以提高青少年在音樂方面的品味,
二來可以避免他們聽一些劣質的音樂。

音樂最重要的是旋律 melody
其次才是演唱者的天賦歌喉、演唱技巧和感情投入程度。
筆者認為樂曲和文學作品一樣,
1.  必然會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
2.  一首樂曲一完成,就脫離作者而獨立。
換言之,樂曲有自己獨立的生命,有自己獨立的個性!
好的樂曲,當然是好在旋律,
好的樂曲,遇上好的歌詞 lyrics 的確是錦上添花,

如果樂曲嘈吵刺耳,好的歌詞有甚麼用?
本末從來都不應該倒置!

就好像言之無物的小說一樣,劣品樂曲將會成為垃圾。
如果樂曲裡的音符不能夠表達真摯的感情,
無論多麼好的歌詞都回天乏術。
的確會令人懷疑是否因為社會制度出了問題,
精神有點問題的人越來越多,
於是喜歡聽嘈雜吵鬧刺耳的音樂的人就多了?
一個時代的音樂可以反映那個時代的意識形態嗎?

Only  sick  music  makes  money  today.
( Friedrich Nietzsche, in 1888 )

優秀的歌詞固然可以配合樂曲,產生錦上添花的效果,
但劣等的歌詞亦可以貶低樂曲的價值。
且別提那些不知所謂的歌詞,先假設歌詞有足夠的水平。
樂曲給予我們的感受可以完全和歌詞的內容南轅北轍,
於是聽樂曲的感受和聽歌詞的感受就不能夠配合。
原因之一當然是作曲者和填詞者並非同一人。

I  think  there  are  two  kinds  of  feelings
that  can  arise  from  listening  to  a  song:
the  melody  itself  and  the  lyrics.  The  two
may  not  match  each  other.  It  all  depends  on
whether  the  song  is  composed  first  or  the
lyrics  is  written  first.  Usually  the  song  is
composed  first  and  the  lyrics  written  by
another  person  later.  The  composer,  therefore,
may  not  have  the  ability  to  convey  the
feelings  behind  the  lyrics.  The  singer  then
has  a  choice  to  be  faithful  either  to  the
melody  or  the  lyrics.  Although  we  can  always
rearrange  the  melody,  its  tempo  and  its
expression  using  different  musical  instruments
but  I  think  it  is  much  easier  to  rewrite  the
lyrics,  if  we  want  to  make  the  melody  and  the
lyrics  match  each  other.

李商隱《無題》詩一向難解,
一來典故多,二來作者的意思朦朧、迷離: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詩中的兩個「難」字有不同的意思,
盡顯朦朧、迷離之美,
所以雖然李商隱的《無題》詩難解,
但不失為千古傳誦的文學作品。

優秀的文學,源於真摰的感情,
文字可以誇張,但感情絕對不能弄虛作假,
否則容易弄巧成拙。
在李商隱的詩裡,
我們見到任何感情方面的弄虛作假嗎?
我們未必能夠寫出好像李商隱的詩這樣優美的文學作品,
但這能夠表示我們沒有能力去欣賞李商隱的詩嗎?
歌德的看法用在李商隱的矇矓詩上,似乎很有道
但如何判斷?誰人有資格判斷?

I  am  rather  of  the  opinion  that  the  more
incommensurable,  and  the  more  incomprehensible
to  the  understanding,  a  poetic  production  is,
so  much  the  better  it  is.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827 )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香港的音樂教學工作者,
在音樂教育方面竟然作了一個極之錯誤的假設,
就是「學生必須懂得玩一種樂器,可以在人前表演,
才算是接觸過音樂,才算是懂得音樂」,
於是筆者立即被列為「不懂得音樂」的那一類人。
筆者不但不懂得看樂譜,
也不懂得玩樂器,唱歌更加是音域狹窄,
所以在香港現時一般音樂教學工作者的眼中,
筆者沒有資格做「音樂欣賞和判斷者」。
這就是他們「既然你伯樂係人,唔係千里馬,
你有甚麼能力會認識千里馬?」的邏輯推論。
筆者是消費者,而其中一種消費就是音樂,
所以筆者稱自己為「雜食音樂消費者」,
以顯示個人的低級程度。
從一個低級知識份子及雜食音樂消費者的角度,
來欣賞、判斷和月旦音樂,誠樂事也!

《Vivo Per Lei》
Andrea Bocelli & Hayley Westenra

Andrea Bocelli & Judy Weiss

筆者不懂得意大利文,所以只是用心聆聽,
第一個浮現在腦海裡的印象就是《古詩十九首》的意境。
也許比較誇張的意境是:

昔為娼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青青河畔草》

而比較溫柔敦厚的意境是: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行行重行行》

筆者一向習慣用音樂聆聽來平衡過度思考的腦袋,
所以常常聽一些有利思考的音樂,大部份是古典樂曲,
少部份是近代樂曲。

Francis Goya

Ana Vidovic

六十年代的香港,
只有兩位音樂人到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去學習鋼琴,
筆者十分幸運,大我十二歲的堂姊林珮琪是其中之一,
由於我們兩家的關係密切,所以我在小學時常常聽音樂,
尤其是當時屬於昂貴的黑膠唱片,
並且從堂姊那裡學到不少關於音樂的判斷。
當年從來都不知道原來這顆種子對筆者的影響如此深遠。

曾經學過鋼琴的朋友,不妨去考據一下,
筆者的堂姊可能是妳的祖師爺,
因為堂姊林珮琪從維也納回香港之後,
在尖沙咀樂道教過了無數的學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