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和 hea》

15《閑和 hea》1

中國諺語說: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目的是指出時間最為寶貴。
所以問題是「應該如何運用時間」才能夠顯示出時間的價值。
「及時行樂」的目的就是珍惜光陰!

「閑」,表面上好像是包括現代年青人流行詞彙中的 hea
但「閑」和「懶惰」絕對是兩回事。
「閑」往往是「有所事事,做自己喜歡的事」,
因此永遠不會產生厭倦的感覺。
hea 往往是無所事事,用父母的金錢來 hea
多數只是吃喝玩樂,不思進取,
所以「閑」的境界一定高於 hea 的境界!
「閑」是善用時間、享用時間,而 hea 則是浪費時間。
雖然「閑」和 hea 都用同一句馬克吐溫的戲謔座右銘,
heaven  這個英文字告訴我們 hea 是會焚的。

Never  put  off  until  tomorrow
what  you  can  do  the  day  after  tomorrow.
( Mark Twain )

自古以來,當然也有「hea」的中年人,
而「hea」的主要原因可以是懶惰,可以是身有殘疾,
也可以是對惡劣的官場或政治制度的反應。
於是出現半真半假的「知足常樂、難得糊塗」哲學,
得過且過,不求進步,信奉莊子的「無用之用」,
不但做一位平庸、沒有人有興趣利用的人,
而且確實執行「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明哲保身,與世無爭,甚至不必保守自己的心,
期望這套哲學可以讓他們得享天年。
問題是在人工智能電腦和機械人的世代,
選擇做「無用之用」的人還可以生存嗎?

筆者估計現代人 hea 的存在,應該是由於
1.  我們的教育制度喜歡填鴨,加上暑期作業,
再加上課程越來越深,令學生們對於上課及讀書產生厭倦。
2.  我們的中學課程裡並不重視「死亡和無常」的教育,
不重視討論「生命的意義」,不明白為何應該珍惜光陰,

所以年青人難以領悟「韶華飛逝、人生苦短」的啟示。
3.  青少年和中年人對時間的感覺是不盡相同的;
青少年有的,是感覺上無窮無盡的青春本錢!
所以 hea 雖然不是珍惜光陰,但亦不一定是浪費光陰,
也許只是在讀書壓力下  taking  a  break  或者休息療傷!

中年人可以「閑」而年青人不應該 hea
其實共同的原因都是因為要「珍惜光陰」!
青年人的二十歲到三十五歲和中年人的三十五歲到五十歲,
雖然都是十五年,
但從知識的「吸收、記憶和思考」這三方面的能力來看,
這兩個十五年的確有天壤之別,
青年人  hea 了之後,人到中年就追悔莫及!
中國人一向明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個的道理,
但卻沒「打蛇隨棍上」,繼續追問和研究下去:
1.  甚麼是少年時最緊要學習的東西?
2.  青年人應該努力的地方是甚麼?

參考:《人生中最重要的問題》

秦牧漫談讀書的經驗中亦提及:
「少年和青年時代學到的東西,
    像是用鑿子刻進石頭一樣,記憶極為牢固﹔
    到了中年、老年,理解力增強了,記憶力卻衰退了,
    學到的東西像是用竹枝畫在沙土上,
    轉眼間字跡就變淺變淡了。
    我自己現在能夠背誦的詩歌都是在青少年時代學來的。
    中年以後背誦的東西,往往很難記住。
    因此,我常常後悔少年、青年時代學習得不夠好。
    但是,現在後悔已經遲了。
    願現在的青少年,長大後不會有我這樣的後悔。」

一般大約四十五歲到六十歲的中年會有甚麼現象:

This  is  the  period  of  life  when,  allegedly,
your  broad  mind  and  narrow  waist  change  places.
( A. C. Grayling )

千金難買少年窮,萬金難醫中年蠢,
如果年青人不知道不少五十多歲的人
可以如何自以為聰明、成熟,其實甚為愚蠢的話,
不如聽一聽幾位專家的說法:

People  always  fancy  that
we  must  become  old  to  become  wise;
but,  in  truth,  as  years  advance,
it  is  hard  to  keep  ourselves  as  wise  as  we  were.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831 )

The  older  I  grow  the  more  I  distrust
the  familiar  doctrine  that  age  brings  wisdom.
( H. L. Mencken )

Age  imprints  more  wrinkles  in  the  mind
than  it  does  on  the  face.
( Michel de Montaigne )

There  is  an  intelligence  of  the  young,
and  an  unintelligence  of  the  aged.
It  is  not  time  that  teaches  wisdom,
but  early  training  and  natural  endowment.
( Democritus )

所以必須從青少年特強的「吸收、記憶和思考」這三方面能力來看,
下面四句詩才可以算是經驗之談。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竇娥冤》(關漢卿)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滿江紅》(岳飛)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江城子》(秦觀)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金縷衣》(杜秋娘)

大約由十五歲到三十五歲,
是人類發展腦部最高智能的黃金二十年,
是培育哲學和抽象思維的光輝歲月。
忙,一定要忙得愉快,一定要忙時依然清醒,
一定要忙時依然保持赤子之心;
忙,一定要將忙用在刀鋒之上,
在青少年時期鍛煉思考,到中年時繼續追求真理,追求智慧;
忙,一定要因應個人的能力,將忙用在個人認為
「有興趣、有意義、又能夠生存」的事情之上!
其實青年人在暑假期間應該努力去做的,

就是修正填鴨教育對人腦的扭曲,
培養鍥而不捨,尋根究柢式的批判思維,
而不是學校裡套框框式的「偽批判思維」。
讀書,讀有用的書,尤其是趁年青時讀有用的書,
是一種「及時」的行為,為未來的「樂」做準備功夫。
一旦到年紀大,記憶力和思考力都衰竭的時候,智慧難以寸進,
會變成令人討厭的「老頑固」,完全忘記了萬金難脫老年蠢,
而且料想不到愚蠢會非常癡情纏綿,
直到「老頑固」死前那一刻才暫且分手,留待下一生人再見,
阿門。

參考:
《智慧沒法請人代勞》
《為何要學習批判思維》

《珍惜光陰》  一文中,
關於「人生苦短」和「珍惜光陰」的哲學思考,
我們曾經提出了六個大前提:
1.  有生即有死。
2.  青春不能長駐。
3.  老病衰弱不能免。
4.  生命無常、黃泉路上無老少之分。
5.  人是生活在感覺上的時間之中,
而少年人和老年人對時間有不同的感覺。
6.  如果不加以鍛煉,過了青少年期之後,
記憶力和思考力會持續下降。

要求年青人「珍惜光陰」,
培養鍥而不捨,尋根究柢式的批判思維,
就是回應第五個和第六個大前提。

對工作狂來說,「閑」是奢侈的,
是將珍貴、一寸一寸的黃金變成了一滴一滴的流水;
對年青人來說,hea」絕對是一種浪費!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