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演講的禮儀》(三)

The  true  critic …
is  the  man  who  becomes  your  personal  enemy
on  the  sole  provocation  of  a  bad  performance,
and  will  only  be  appeased  by  good  performances.
( George bernard Shaw, 1890 )

2.  假設你遇上一位中層次的講者

中層次的講者,
多數會涉及個人或其他人的經驗,
但只能夠提供講者沾沾自喜、半桶水智力的分析。
所以應該重視他所談及的經驗,
但必須忘掉他的分析,重新在經驗中汲取智慧。
記著,一般中層次的講者都有拍聽眾馬屁的傾向,
表面上的目的是吸引聽眾,似乎無傷大雅,
但他們忽略了的是一些不夠謹慎的拍馬屁,
往往反映出他們思考上的嚴重缺失。

參考:

《經驗》(一) 《經驗》(二) 《經驗》(三) 《經驗》(四) 《經驗》(五)

《經驗》(六) 《經驗》(七) 《經驗》(八) 《經驗》(九) 《經驗》(十)

第一類中層次的講者,
言語得體、辭藻華麗、十分動聽,
但忘記了要用心靈和誠實來演說,
以致內容空洞,說完好像沒有說過甚麼東西。
這些講者多數是以說話為職業,演說只是偶一為之。

第二類中層次的講者,可能由於不懂得對真理謙卑,
所以傾向於將一些小範疇內應用成功的例子注射膨脹劑,
變成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道理。
但只要演說的內容蘊涵三四成的真,
只要演說的內容不會揭露聽眾的虛偽,
這類中層次的講者很多時都會是社會上成功的講者。

第三類中層次的講者,非常重視自己的面子。
他們除了會聘請別人修訂自己的講稿之外,
還會用婉轉的方式邀請一群進行鼓掌、喝采和歡呼的人,
在他們演說的一些段落中鼓掌、喝采和歡呼,

就好像不少電視節目裡做媒的觀眾,
和一些不甚好笑的笑片裡所用的配音手法一樣。

社會上大部份人只不過是中層次的聆聽者。
由於講者和聆聽者在同一條常態分佈曲線之中央,
所以聆聽者應該會聽得津津有味,
覺得「從他舌尖上吐出來的話,比蜂蜜還要甜!」(荷馬)
實在不枉此行,不枉此聽。

中層次的聆聽者至少也可以分為二類。
第一類中層次的聆聽者未接受過批判思維訓練,
一向只得半桶水的思考能力。
第二類中層次的聆聽者臣服於光環效應halo  effect
喜歡將一個人和他的思想混為一談,
認為只要講者是一位好人,他的演講應該不會有大錯,
只可能有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不應該在雞蛋裡挑骨頭。

筆者認為這種演說九分有價值,值得細心聆聽,
而且一定會勤做筆記,
一來是因為這種演說反映出社會上大部份人的思想,
二來是因為演說者內容的漏洞,
半真半偽的的說話之中,往往蘊藏著豐沛的真理,
可以讓自己寫成一篇很好的文章,
關鍵只在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而台上的講者見到有人這麼留心在聽和做筆記,
當然亦會十分開心。
能夠令自己有所得著,是講者和筆者兩個人共同的功勞;
能夠令自己延遲患上嚴重的老人痴呆症,
又能夠令講者開心,則是筆者個人的功德。

I  learn  a  great  deal  by  merely  observing  you,
and  letting  you  talk  as  long  as  you  please,
and  taking  note  of  what  you  do  not  say.
( T.S. Eliot )

When  we  are  on  the  road  in  search  of  wisdom,
everyone  and  everything  around  us  is  our  teacher.
( Jason Ling )

如果這位講者是某一個團體的成員,筆者還會思考一個問題:
就是這位講者到底是該團體裡最聰明的一位成員,
最差的一位成員,還是典型的一位成員,可以憑藉他而一葉知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所謂「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實可以有兩個意思:
1.  講者提到的毛病,自己都會犯,就警惕自己必須改正。
2.  一旦發現和肯定講者思考上的錯失,就寫文章批判,
希望看到文章的人不會再犯上同樣的錯失。
凡是上得講台的人,不應該介意接受批判,
因為他們已經不再是心靈脆弱的小孩子。
對上得講台的成年人隱惡揚善這種行為,
除了會毒害批判思維的教育目標之外,
日積月累之後,極可能敗壞了社會風氣,
因為演講者是在散播他有問題的思考和意見。

If  people  would  dare  to  speak  to  one  another
unreservedly,  there  would  be  a  good  deal  less
sorrow  in  the  world  a  hundred  years  hence.
( Samuel Butler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