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如果不好好思考,往往容易和虛偽稱兄道弟。
由小到大,我們都需要聽很多演講。
聽演講,當然有聽眾的禮儀,
所以研究聽演講的禮儀有其實用的價值。
首先,聽眾當然要決定去聽還是不去聽,
如果去聽演講的話,目的是甚麼?
☆ 純粹去捧場
☆ 俾面
☆ 尋找娛樂
☆ 學習
☆ 被迫 forced listening
☆ 每種因素都有少少
無論是儀式還是演講,
一個場合的定義,非常重要。
因為甚麼叫做尊敬一個場合,皆源自場合的定義。
儀式的目的是甚麼?演講的目的是甚麼?
是顯示權力的儀式或訓話,是意圖說服聽演的演講,
還是在平等地位上意圖交流的演講?
有沒有主角和配角之分?
講者是否應該尊敬聽眾?怎樣才算是尊敬聽眾?
聽眾是否應該尊敬講者?怎樣才算是尊敬講者?
聽眾對講者的尊敬會因講者而異嗎?
聽眾可以戴帽嗎?可以擔遮嗎?
可以看手機嗎?可以祈禱嗎?可以會晤周公嗎?
為了掩飾講者的愚昧或者保障需要匡智的講者的面子,
為了要給予愚蠢人充分表達他們愚蠢的機會,
為了堅持「必須對講者仁慈,所以可以虐待聽眾」
這種跡近迷信的價值觀,美其名曰「愛的教育」,
我們一定禁止學生用手機,對嗎?
演講之後有沒有問答環節,
既可以重要,也可以不重要。
如果演講的動機是尊敬聽眾,重視思考交流和批判,
演講之後的問答環節就相當重要,
因為講者可能在有意或無意之間,
傳達了一些半真半假或者定義曖昧的概念。
這些概念當然應該澄清。
如果演講的動機根本不需要尊敬聽眾,
那麼演講之後,有或者沒有問答環節都不重要:
因為演講之後沒有問答環節,目的當然是洗腦。
一旦演講之後有問答環節,
目的就是引蛇出洞,意圖揪出拒絕洗腦的聽眾。
一般來說,演講是一種單方向的溝通,
所以即使講者非常謹慎,只傳達清晰的概念,
完全沒有洗腦的企圖,演講完之後又有問答環節,
但演講的效用依然比不上能夠有即時互動的座談會,
或者在講台上兩、三位講者「蘇格拉底式」的對話。
凡是被迫參與的演講,即使目的不是洗腦,
它的致命傷就是不能選擇聽眾,
或者說講者和聽眾的思考力和人格不一定配合。
一位有自知之明,自稱阿 Lack 的講者,
可能就是欠缺足夠的思考能力,或者甚至人格,
只餘下愚樂聽眾的價值。
聽演講畢竟是一種「時間的投資行為」,
我們希望所花的時間和所得著的東西大致上會對等。
事實上聽演講其實是一場賭博,
所以有些聰明人會選擇講場最後或靠邊的位置,
因為容易「較腳」。
他們認為聽愚蠢人的演說,
「較腳」只是對演說者少許不禮貌,
但卻是對自己十分有禮貌,時間就是金錢,對不對。
「較腳」有點像投資失誤時的「壯士斷臂」,
或者賭博手風不順時立即離場,以免繼續損失。
如果不懂得立即離場,在日積月累之下就容易患上
attention-deficit disorder,損失就更嚴重了!
雖然筆者常常幻想聽演講時可以同時站在跑步機上,
讓體育和智育一起進行!
但幻想始終是幻想,
不少現在的演講要求我們的屁股只是用來坐。
Nature gave men two ends ──
one to sit on and one to think with.
Ever since then man’s success or failure
has been dependent on the one he used most.
( George R. Kirkpatrick )
如果去聽演講不能夠「較腳」,不論是否被迫去聽,
明知是浪費時間,得不償失,那怎麼辦?
No one is in charge of your happiness except you.
( Regina Brett )
孔子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方法,
我們大可以借用到聽演講的場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這裡說的「三人行」,其實是指任何三個人,
不一定是三位朋友!
如果我們向孔子的智慧偷師,
就要懂得時刻抱著學習的精神。
換言之,在置身於不能擺脫的人際環境之下,
向別人學習是最好的適應方法。
況且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別人的身上,
學習到一些東西。
權力、財富、知識、思考能力、愛心、智慧、人格…
或者考試和比賽成績,甚至虛偽,
這些東西一向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所以學生們應該抱有「知足常樂」的態度!
學生們對講者、老師和校長的要求,也應該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