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實力、軟實力》(四)

[從歷史角度看中華民族的軟實力]

中國地域遼闊,歷史久遠,有眾多不同的民族,
而眾多的次文化不但因時地而異,亦會互相影響。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統一,
靠的是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博大精深的高級文明。
這個高級文明並非靜態的,而是不斷力爭上游,
不斷吸收及融合外來文化的精華,
化為有紀錄的語言和文字,慢慢累積凝聚而成,
並不是想當然地以為依靠武力就可以解決一切。

華夏文化一向積極吸收外來文化,不斷改善自身的文化。
五胡亂華之後的唐朝,吸收了南北朝時代的五胡文化,
令華夏文化得到新的養分;
唐朝的音樂大部份來自西域,
唐朝的飲食、服飾也揉合了「胡人」的文化,
唐太宗的祖母、母親、皇后都有胡姓。
到了宋代,華夏文化繼續吸收遼、金及西夏的文化,
將華夏文化這柄軟實力的武器,越磨越利。
可惜中國自宋朝以來,
「硬實力」顯然不足,所以經歷多次亡國。
但「軟實力」強盛,所以中國能夠成為民族的大融爐。

一個民族中的「軟實力」主要是在它的精神文明;
其次才是在它的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反映民族的進步前景,
任何忽略了的精神缺失,都可以導致民族的滅亡;
物質文明只是反映民族的生活和生存智慧。

精神文明有對外和對內兩方面,分為四大類:
1.  對外,關乎自然界的知識。
這種精神文明的高下,視乎其中掌握了多少自然界的真理。
表現在科學和科技之上。
2.  對內、關乎對高層次的人性和能力的認識。
表現在人民的創意、理想、言論自由、自律、追求卓越、
宗教精神、內省、謙卑、教育、服務及無私的貢獻之上。
3.  對內、關乎對中層次的人性和能力的認識。
表現在人民對名、利、權的追求、虛偽的層次、
埋堆的目的、蠱惑程度、度橋能力、自負程度、
假謙虛的手段、對宗教的利用,及中層次的奴性之上。
4.  對內、關乎對低層次的人性和破壞力的認識。

第3和第4往往表現在國家的法律 [是否合乎人性]、
社會制度 [背後的目的和假設]、
制度 [背後的目的和假設、精英的定義和篩選]
制度 [背後的目的和假設、精英的定義和篩選] 之上。
教育制度傾向於訓練通才,有思考能力的精英,
而教書制度則傾向於訓練偏才、某方面的專家。
如果沒有教育制度,偏才和專家就容易自我膨脹,
互相吹捧,以為自己是通才,是社會上的精英。

一個民族中的精神文明,必然紀錄在語言和文字之中。
事實上,如果不是靠深厚的文化和文字這種「軟實力」,
中國在「元朝」時亡國之後,成為蒙古帝國的一部份,
應該完全沒有翻身的機會。
蒙古的騎兵雖然所向無敵,震懾歐洲和亞洲,
中國只是蒙古鐵蹄下滅亡的眾多國家之一。
但蒙古吞併了中國之後,由於文化水平低落,
不重視文治,欠缺了如何劃分階級的先進學問,
只懂得將「硬實力」用於國內管治,
只懂得任用奴才中的壞劣分子,
甚至連僧侶也不重視宗教精神,為患社會。

蒙古國教科書如是說:
「中國只占領過蒙古兩年,而蒙古占領過中國百年」
胡加huja 是對中國人的蔑稱
http://wtfm.exblog.jp/3528386/

根據「工具定律The  Law  of  the  Instrument
如果我們擁有一件工具,尤其是強力的工具,
我們就會傾向於應用這件工具在所有的事物之上。
蒙古人就是「工具定律」的受害者!

A  drop  of  water  is  not  immortal;
it  can  be  resolved  into  oxygen  and  hydrogen.
If,  therefore,  a  drop  of  water  were  to
maintain  that  it  had  a  quality  of  aqueousness
which  would  survive  its  dissolution
we  should  be  inclined  to  be  skeptical.
( Bertrand Russell )

蒙古帝國就好像一棵有百多年的大樹,
當這棵大樹的樹根出了問題,開始腐壞時,
最初的徵狀並不明顯,所以從外觀看的人,
會以為大樹出現了枯枝是正常的現象,
殊不知樹根已經開始生蟲。
管治學上的一句術語「以大局為重」,
就是指任何一所龐大的機構,
有如一棵大樹,首要任務是防止樹根腐壞,
因為物必先腐而後蟲生!

蒙古帝國不重視管治的「軟實力」,
以為國內的管治可以單憑「硬實力」這件工具,
腐化自然難以避免,而且由於人類的自私,
用「硬實力」管治的成本會不斷地上升,
結果不出一百年,

明朝取代蒙古,恢復華夏文明的統治。
換言之,中國根本就沒有「元朝」
只不過在蒙古帝國的管治「軟實力」不濟,
及明朝在華夏民族相對地較優異的「軟實力」之下,
得以復國,趕走蒙古人,
而部份蒙古人亦成為大中華民族中的一員。

「硬實力」用於自衛和侵略,「軟實力」用於管治。

蒙古帝國滅了中國之後,還給了我們一個思考上的課題:
對蒙古人來說,蒙古帝國就是國,
但對中國人華夏民族來說,「國」是甚麼?
「國」是土地嗎?「國」是政權嗎?「國」是文化嗎?
沒有了「國」,還能愛國嗎?

即使武力這樣強悍,強盛,令歐洲人聞風喪膽的蒙古帝國,
由於誤以為「硬實力」可以向內,用來管治國家,
結果貪污腐化,橫徵暴斂,最後亦為「明朝」所取代。

He  who  has  great  power  should  use  it  lightly.
( Lucius Annaeus Seneca )

It  is  true  that  where  there  is
abusive  power,  persecution  and  oppression,
there  is  resistence,  but  it  may  take  a  century
to  fight  against  the  persecution  and  oppression.
Moreover,  overthrowing  the  abusive  power  is
never  final  because  history  may  repeat  itself.

( Jason Ling )

二百七十多年之後,到了「清朝」,
中國又再經歷一次亡國,被女真族 [滿族] 的大清吞併。
然而「清朝」有了元朝的教訓,及早期的漢化,
又懂得中層次「軟實力」的重要性,所以興盛了二百多年。
其後中華民國再度在華夏文明這種「軟實力」之下,
得以復國,而部份滿人又成為了大中華民族中的一員。
唯一可悲的是,經歷了二百多年的滿族統治,
統治者的「金韃虜語」成為了今天的普通話!

魯迅指出:
我們為甚麼能夠同化蒙古人和滿洲人呢?
    是因為他們的文化比我們的低得多。
    倘使別人的文化和我們的相敵或更進步,
    那結果便要大不相同了。
《老調子已經唱完》(魯迅 1927-02-19)

只有不斷追求進步,吸收外來文化精華的精神文明,
才可以生存,才可以令一個國家長治久安。
換言之,一旦「硬實力」用於向內管治,遲早改朝換代。
余英時說:「未來的歷史發展我們都不知道,只有等著看。
我研究歷史,看到的就是沒有不變的王朝,沒有不垮的王朝
禍福相倚伏的道家哲學,
從「硬實力」和「軟實力」的認知,
我們就可以瞭解為何「治之中會埋下亂的種子」,
而「亂之中又會潛伏治的種子」。

竟然可以將中國兩次的亡國,由異族統治,
變成了中國的兩個朝代,是寫歷史的人嚴重的錯誤!
與其說中國曾經由多個不同文化的民族先後統治,輪流執政,
不如說中國曾經經歷過多次的亡國,由異族統治,
但依賴深厚優越的中華文化,不但使中國能夠復國,
並且成為一個「民族的大融爐」,
奇蹟地將各式各樣的民族合而為一,融入一個大一統的文化之中。
可以說,中華文化和文字的延續和不斷的追求進步,
才是中華民族傳統的「軟實力」。
所以西方理論認為「先有國家的存在,才有民族的出現」,
似乎並不正確。

自從中華民國退守台灣之後,
中國大陸就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又稱為共產黨,
因為自從一九四九年以來,都是由一黨專政。
中國自從由共產黨統治到改革開放之前,一直都貧窮,
自從共產黨奉行資本主義,美其名曰改革開放,
才開始窮到只有錢、槍桿子和奴才。
共產黨完全忘記了不能只是接受西方文明的表象,
還需要研究其內裡的精神文明,
結果中國人有了「硬實力」之後,「軟實力」完全跟不上。
一個政權從來都不能夠代表這個民族的悠久文化,
更加不能夠代表這個民族的精神文明!
一個放棄言論自由的政權,不僅是放棄發展「軟實力」,
更是摧毀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兇手。

共產黨不相信世界上沒有救世主完全不是問題,
但共產黨不相信人類有宗教精神、理想和心靈嚮往,
才是管治出現問題的關鍵。

從這個角度來看,發展「硬實力」保衛國家,
雖然也是愛國的一種表現,但層次較低。
如何令「軟實力」不斷進步,
才是關乎華夏民族生存及國家長治久安的課題,
才是現時中華民族應該關注的焦點。

一旦能夠團結社會上所有有思考能力的人,
合力吸收世界上先進文明的精華,
將傳統華夏文化捨短取長、去蕪存菁、不斷修正,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以融會貫通為目標,
不但追得上,甚至超越時代的步伐,
就成為中華民族每一個人的責任。
捨短取長和去蕪存菁都需要深刻和反覆的思考,
以決定「何者為長,何者為短」及「何者為菁,何者為蕪」,
以免將長誤以為短,將菁誤以為蕪。
這個判斷當然需要深刻和鍥而不捨的批判精神!
所以如欲文化上有所成長,必須先確立批判之精神,
這種愛護華夏文化的人,為國家拓展「軟實力」,
愛國的層次較高,才算是愛國中的真正愛國者。
只有不讀歷史或者讀歷史而不思考的人,
才會有「用華夏文化抗衡西方文化」的想法。

孫中山和曼德拉都是融合東西文化的人。
I  have  been  influenced  in  my  thinking
by  both  west  and  east.
( Nelson Mandela )

繁體字及長江流域以南的語言,
上通中國古代的華夏文化及中原口音,
如果過度應用簡體字,或者意圖淘汰繁體字,
就是意圖摧毀華夏文化的根源,
就是華夏文化的千古罪人。

華夏文化在電腦世代的去蕪存菁,
不是意圖摧毀它的文字和語音,
而是致力發展國人的批判思維,找出傳統華夏文化中的「蕪」,
並且透過大規模的翻譯,汲取西方文化的「菁」[精華],
如此才足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
難道「弘揚祖國優秀文化」只能夠是一句口號嗎?
難道甚麼是「優秀」不需要批判嗎?
難道「優秀」不需要不斷進步和進化嗎?

如果共產黨懂得讓部份地方保留繁體字,
懂得讓部份地方保留古代的中原口音,
懂得鼓勵批判思維來刺激思想上的創意

並且立即補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道德真空,
才有希望長治久安,
不用改朝換代,不怕外國勢力將她分裂。

於是就產生了一個尚待批判的課題:
愛國到底是愛國家的河山大地,愛華夏文化,愛人民,
愛一個朝代,愛一個皇帝,還是愛一個政權?
如果說愛民族?那麼在民族眾多的國家,是否所有都愛?

如果能夠解決這個課題,
「以大局為重」及「我們始終是中國人」這兩句口號,
就有了實質的內涵,
而所謂「血濃於水」這句口號亦不會血肉橫飛。

Loyalty  to  the  country  always.
Loyalty  to  the  government,  when  it  deserves  it.
( Mark Twain )

即使「血濃於水」並非口號,
從國家和社會的管治軟實力角度來看,
會有一個排列次序的問題:
道德,公德當然濃於其他文化和品味,
文化和品味又濃於血,而血又濃於水。

如果一個國家想發展「軟實力」,就必須有「言論自由」,
否則諂媚的奴才在揣摩上情之後,會代主子這樣說:
「奴才有反對聲音不應公開,可以直接向主子反映。
屬於正面的,主子喜歡聽的,對主子有建設性的說話,
奴才是可以暢所欲言的。」
總書記兼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
當然明白「言論自由」沒有東方和西方之分,
當然明白批判與國家的管治不可分割,所以他說:
要繼續加強民主監督。
對中國共產黨而言,要容得下尖銳批評,
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對黨外人士而言,要敢於講真話,敢於講逆耳之言,
真實反映群眾心聲,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袁騰飛《言論自由》

余英時看中國大國崛起只是表面 公民力量壓不住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