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一)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
所有人都需要知道如何分析和處理資訊,
所以首先就是要知道資訊至少分為五大類:
1.  事實 [需要判斷事實真偽]
2.  意見 [需要判斷意見好壞]
3.  假說/猜想 hypothesis/conjecture
      [暫時合理合乎邏輯的意見]
4.  理論 theory
5.  心靈學問 [態度/精神/價值觀]
而其中對大部人最重要的就是「理論」,
因為「理論」的目的就是接近真理。
其中對小部人最重要的就是「心靈學問」,
因為「心靈學問」的目的就是接近「道/真理/智慧」。

The  feeble  tremble  before  opinion,
the  foolish  defy  it,  the  wise  judge  it,
the  skillful  direct  it.
( Madame Roland )

The  aims  of  scientific  thought  are
to  see  the  general  in  the  particular
and  the  eternal  in  the  transitory.
( Alfred North Whitehead )

Laws  are  important  and  valuable  in  the
exact  natural  sciences,  in  the  measure
that  those  sciences  are  universally  valid.
( Max Weber )

可惜所謂對大部人重要的「理論」,
只適合上智者或修行者,因為他們懂得判斷,
懂得選擇,懂得分析,甚至懂得研究資訊發放者的相貌,
判斷資訊發放者的「動機/目的/意圖」及資訊可靠程度;

而下愚者或者未曾接受過嚴謹思考訓練者,
由於欠缺足夠的判斷能力,一向都是被動地接受資訊,
然後根據個人的情緒、興趣和匡智程度來選擇信與不信。

凡是能夠置身理論殿堂的概念,
雖然有可能非常抽象,有時甚至艱澀難明,
但高高在上的理論一定和在下面貼地的事實接軌,
所以理論一定實用,但平凡庸俗的人未必能夠理解。

[科學理論]

要提出一個合理的科學「假說」,
提出者首先必須要有足夠的幻想能力:

Imagination  decides  everything.
( Blaise Pascal )

由於科學追求的是放諸四海而皆準、永恆的真理,
所以必須再做多一些,甚至許多實驗,
以圖找出那一些「假說」比較接近真理;
其後也許要做更多的「延伸實驗」,
才足以完全擺脫一切疑慮,
將一個合理的「假說」變身為「理論
theory

科學理論,從理性的討論和互助合作、從向自然界的質詢、
從批判式的進化中成長。

A  theory  is  a  hypothesis  that  has  been  tested
and  confirmed  over  long  periods  of  time.
It  is  a  currently  accepted,  the  best  available
explanation  of  one
  or  more  laws  in  terms  of
a  simple  model  with
  familiar  properties.

「理論」必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所謂「時間的考驗」,除了同業公開的批判之外,
還需要經歷精細實驗的測試。
「理論」是殘酷實驗淘汰賽中的最後生存者!

「理論」當然必須經得起千錘百鍊的考驗,
「理論」可能接近真理,但還不一定是真理,
因為每當有新的相關資訊出現而「理論」不能解釋時,
「理論」隨時可能再被修訂或甚至完全推翻。

有一些「理論」往往需要不斷的修訂,甚至完全丟棄:

Our  proud  theories  are  but
temporary  resting  places  of  the  mind
on 
the  unending  road  to  knowledge.
( L. Rosenfeld )

There  are  no  whole  truths;
all  truths  are  half-truths.
It  is  trying  to  treat  them  as
whole  truths  that  plays  the  devil.
( Alfred North Whitehead )

[In]  the  realm  of  science, …  what  we  have
achieved  will  be  obsolete  in  ten,  twenty  or
fifty  years.  That  is  the  fate,  indeed,
that  is  the  very  meaning  of  scientific  work.
…  Every  scientific  “fulfillment”  raises  new
“questions”  and  cries  out  to  be  surpassed
rendered  obsolete.  Everyone  who  wishes  to
serve  science  has  to  resign  himself  to  this.
( Max Weber )

換言之,雖然科學理論意圖迫近真理,
但沒有人能夠知道迫近到甚麼程度,
所以科學家視一切科學理論為暫時的真理!
真理永遠會是一個「謎」,這個「謎」永遠存在。
科學家常常說的「迫近真理」,
就好像剝洋蔥那樣,逐層、逐層地深入去瞭解,
所謂對自然界深一層的理解,
只不過是再剝掉了一層洋蔥而已,
我們完全不知道下面還有多少層!

「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
《莊子。秋水篇》

What  we  know  is  very  little
compared  to  what  we  do  not  know.

「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莊子。天下篇》

People  are  information-rich  and  theory-poor.
If  you  can  give  them  a  way  of  organizing  their
experience,  then  their  minds  are  wide  open.
( Malcolm Gladwell )

參考:《思考和概念架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