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六)

「無知」有層次之分

低層次的「無知」,例如

1.  認為海市蜃樓是真象。
2.  認為性行為可以驅鬼。
3.  認為一般人相信的就是真理。
4.  認為專家所說的就是真理。
5.  認為巫術中不可能有醫學知識。
6.  認為自己所信的宗教是宇宙中唯一的宗教。
7.  以為現時科技已經進步到「人蠢有藥醫」。
8.  認為西方的「星相學」可以代表人類所有的「命理學」。

中層次的「無知」,例如

1.  以為只需要仁慈,不知道「愛你可以變成害你」。
     不知道這個世界有  sincere  ignorance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foolish  encouragement
2.  以為「忠心耿耿」一定是高尚的道德。
3.  以為勵志就是愛的表現,不需要考慮動機和行為。
4.  認為占卜是和邪魔溝通,而祈禱則是和善良的靈界溝通。
5.  完全不知道拜神必須用「心靈」和「誠實」。

至於高層次的「無知」,當然是對人類罪惡的無知!

人類罪惡的根源大致上有兩個,前者明顯,後者隱蔽:
1.  邪惡的動機。
     邪惡的動機,加上權力,往往產生「制度罪惡」。
2.  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為。
     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為,一旦配合制度的鼓勵,
     同樣會產生「制度罪惡」。
無論是黑社會、灰社會或者甚至白社會,
一旦邪惡或自私自利的人團結起來,罪惡就會加強!

Folly  is  often  more  cruel  in  the  consequence
than  malice  can  be  in  the  intent.
( Marquess of Halifax )

聖經清楚地指出: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
《耶利米書 17:9》

如果有讀過這句聖經經文的人,
就會比較容易明白下列這些常見的「無知」:

不知道人心詭詐的人,就是「無知」;
不知道倀可以比虎更惡毒的人,就是「無知」;
不知道人類擁抱虛偽的嚴重程度的人,就是「無知」;
以為加入某些團體的人應該都是好人,就是「無知」;
以為可以左手擁抱「真和誠」,右手擁抱「虛偽」,
而且會得到同道中人互相保護,就是「無知」;
不知道「部份道貌岸然的人可以如此虛偽,
左手擁抱神靈,右腳和邪魔跳舞」的人,就是「無知」;
不知道有人會對制度罪惡袖手旁觀,甚至開腔助紂為虐,
就是「無知」;
不知道腐敗社會中會出現制度罪惡而鼓吹「和理非非」,
就是「無知」;
不知道有思考能力的人在思考上的懶惰,
以為社會上的智者可以容忍「半桶水的理性」,
於是大鳴大放,侃侃而談一個自己不熟悉的概念,
令群眾沒法覺醒,就是「無知」。

The  evil  that  is  in  the  world  always  comes  of
ignorance,  and  good  intentions  may  do  as  much
harm  as  malevolence,  if  they  lack  understanding…
There  can  be  no  true  goodness,  nor  true  love,  
without  the  utmost  clear-sightedness.
( Albert Camus )

[無知、行動]

如果沒有行動,「無知」只不過顯示當事人愚蠢而已;
如果有行動,「無知」的代價或後果可大可小。

He  that  is  not  aware  of  his  ignorance
will  only  be  misled  by  his  knowledge.
( Richard Whately )

Nothing  is  as  terrible  to  see  as  ignorance  in  action.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

可惜的是那些重視行動的無知者,
他們往往不會考慮這些座右銘的應用範疇:

If  you  don’t  ask,  you  don’t  get.
( Mahatma  Gandhi )

Those  who  act  receive  the  prizes.
( Aristotle )

Alone  we  can  do  so  little;
together  we  can  do  so  much.
( Helen  Keller )

Take  time  to  deliberate;
but  when  the  time  for  action  arrives,
stop  thinking  and  go  in.
( Napoleon  Bonaparte / Andrew  Jackson )

Yesterday  is  gone.  Tomorrow  has  not  yet  come.
We  have  only  today.  Let  us  begin.
( Mother  Teresa )

Whatever  you  can  do  or  dream  you  can,  begin  it.
Boldness  has  genius,  power  and  magic  in  it.
( Goethe )

Never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you  can  do  in  your  post  today.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馬太福音 7:7-8》

「人必須立志才能成功」,因為「意志」就是力量,
所以俗語才會說「有志者事竟成」。
「行動」最實際,遠比「空談」有用。

If  you  want  something  bad  enough,  never  give  up.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  And  once
you  get  over  them──even  if  someone  has
practically  had  to  throw  you  over──it  can  be
helpful  to  others  to  tell  them  how  you  did  it.
( Randy  Pausch, The  Last  Lecture, p.174 )

Sometimes,  all  you  have  to  do  is  ask,
and  it  can  lead  to  all  your  dreams  coming  true.
( Randy  Pausch, The  Last  Lecture, p.179 )

換言之,「兵貴神速《三國志。魏書。郭嘉傳》
行動要快和狠,毋須猶豫,毋須考慮背後的「動機」和「道德」,
於是忽略了「行動」和「意志」其實是「可載舟也可覆舟」的工具,
而一旦幾個這樣的行動派「眾志成城」,有時變成了「一齊仆街」!

Man  considers  the  actions,
but  God  weighs  the  intentions.
( Thomas A. Kempis, The Imitation of Christ, c.1420 )

最令人唏噓的是,
一旦人類擁抱「虛偽」和「面子」這兩個普世價值,
拒絕批判,崇拜半桶水的思考,崇拜半真半假的道理,
有些「無知」就會披上了「真理」的外衣!

A  half-truth  is  usually  less  than  half  of  that.
( Bernard Williams )

Truth  does  not  do  so  much  good  in  the  world
as  the  appearance  of  it  does  evil.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Hypocrisy  is  a  homage  that  vice  pays  to  virtue.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

No  vice  exists  which  does  not  pretend  to  be
more  or  less  like  some  virtue  and  which  does
not  take  advantage  of  this  assumed  resemblance.
( La  Bruyere,  Characters,  1688 )

本來我們向上天或靈界祈禱的時候,
應該獨自走進自己的房間,關上房門,
用心靈和誠實向上天或靈界祈禱。
我們「相信」上天或靈界一定知道我們的心,
知道我們心的語言,所以祈禱時不一定需要說話。
有些人假設上天或靈界只懂得小圈子的的語言;
有些人以為人數可以增加祈禱的力量及接收程度;
有些人希望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的口才,
拼命讚美上天或靈界;
有些人希望眾人相信自己有能力通達上天或靈界,
突出自己屬靈的地位;
有些人希望憑藉公開祈禱來替自己牧養的羔羊催眠,
所以會喜歡在公眾地方用咪來祈禱,
不但公開而且大聲地講出來,讓所有人都聽得到。
到底是人類「無知」,還是人心詭詐?

「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
    愛站在會堂裡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
    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
    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
    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
《馬太福音 6:5-7》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