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和尊重》

歧視和尊重,是文明進步的必要條件和態度,
但二者都必須建築在批判思維的基礎之上。

We  can  easily  forgive  a  child
who  is  afraid  of  the  dark;
the  real  tragedy  of  life  is
when  men  are  afraid  of  the  light.

筆者建議的「批判平台」,其中一個目的,
就是繼承北宋思想家張橫渠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希望能促進人類精神文明的進步,「為萬世開太平」,
盡力減輕人類對自己的「愚昧、勢利和虛偽」所付出的代價!

《交談、討論、辯論、批判》(九)  一文中,
筆者嘗試去說清楚筆者心目中的「批判平台」,
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平台。
但意猶未盡,所以再談一下「批判平台」其中一個
令許多人直覺上很不舒服的假設,
就是「批判平台」一定會同時有「歧視」和「尊重」,
而且二者並行不悖!

任何有思考能力的人,
都會明白人既需要學習「尊重respect
亦需要學習「歧視discrimination

二者不能缺一,原因如下:
1.  「歧視」和「尊重」從來都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問題的關鍵在於甚麼應該歧視,甚麼不應該歧視,
甚麼應該尊重,甚麼不應該尊重!
2.  世界上所有的門檻和考試,事實上都是一種歧視,
對不及格者的歧視,和對及格者的尊重。
3.  凡是重視品味的人,不論是那一方面的品味,
必然擁抱「歧視」,亦同時擁抱「尊重」。
只有那些在人生中各方面都不重視品味的人,
才有資格說自己的字典裡沒有「歧視」兩個字!
4.  人類文明的進步,並不全因為擁抱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並不全因為由懷疑和批判精神衍生出來的反叛,
其實主要是因為人類文明能夠去蕪存菁,
去蕪存菁本來就是「歧視」和「尊重」合而為一的現象。
因為「歧視蕪」才會去蕪,「尊重菁」才會存菁!
這是人類近四百年來從科學發展中得來的經驗。
5.  任何自稱沒有歧視的人,只有四類:
無知、弱智、虛偽,沒有品味。

只有在舊約聖經約伯記裡的神,才會似乎對撒旦相當尊重,
筆者認為神尊重的其實是懷疑和批判的精神,而不是撒旦;
換言之,神尊重的其實就是思考的態度,通往真理的道路,
就是修行的方法,就是上天堂的窄門,就是祂自己!

「歧視」和「尊重」就好像包容和原諒一樣,
除了需要瞭解人性,需要有道德的底線之外,
還需要嚴謹的規則來判斷,
這三者都需要智慧,都需要具備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一般人會覺得很奇怪的結論:

為了人類文明的進步,為了不讓真假混雜的道理為禍社會,
我們可以某程度上尊重一個人,但同時歧視他的思考能力!

People  say  they  appreciate  excellence.
People  say  excellence  will  gain  recognition.
But  actually  they  respect  and  enjoy  mediocrity.
Especially  they  hate  excellence  in  thinking
unless  they  are  not  those
whose  ideas  and  thoughts  are  under  critique.
They  say  they  are  kind  to  human  beings.
They  say  they  will  not  judge.
That’s  why  they  cannot  distinguish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They  say  both  bad  taste  and  foolishness  are
human  rights.
( Jason Ling )

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有一個奇異的現象,
就是人腦並不一定比他身體中的其他器官更具智慧!
這話如何說?
去蕪是先判斷蕪,再歧視蕪,然後冷靜理性地放棄蕪;
存菁是尊重菁、尊敬菁,然後熱烈地堅持菁、捍衛菁。
蕪存菁其實是一種左腦和右腦互相配合,
運用陰陽平衡調和來發揮力量的方式,
正如愛和智慧手牽手去處事一樣,
亦是一種左腦和右腦互相配合,
運用陰陽平衡調和來發揮力量的方式。

試看人類的消化和排泄系統:
人類消化系統中的小腸和大腸,竟然懂得去蕪存菁;

人類排泄系統中的肛門和皮膚,竟然懂得「放下」廢物!
但只有極少數人的腦袋,才懂得去蕪存菁,
才懂得「放下」概念中的廢物

是進化出了問題嗎?還是教育出了問題?
是因為自私嗎?是因為驕傲嗎?是因為宗教嗎?
是因為風俗習慣嗎?為何這麼多讀過書的人,
竟然不會思考「歧視」和「尊重」這兩個概念的關係?

I  have  the  simplest  of  tastes.
I  am  always  satisfied  with  the  best.
( Oscar Wilde )

由於「歧視蕪,尊重菁」,擇菁固執,
部份智力較高的人類才會有「品味taste 這回事,
人類的科技文明才可以一日千里。
「品味」更加是人類藝術方面審美的根基和情操,
雖然會出現個別差異的現象,
但最優秀的藝術品必然屬於共同的領域。

Good  quality  only  arises  from  good  taste
and  hard  work.  To  maintain  good  quality,
one  must  often  meet  with  his  friends,
just  to  make  sure  they’re  not  going  downhill
and  becoming  more  foolish  because  people
do  devalue  themselves  without  realizing  it.
( Jason Ling )

Nothing  is  as  approved  as  mediocrity,
the  majority  has  established  it  and  it  fixes
its  fangs  on  whatever  gets  beyond  it  either  way.
( Blaise Pascal )

然而「品味」有層次之分,否則不會出現抄襲的現象,
只有最高層次的品味,才難以抄襲!
影響「品味」的四大因素是心靈、思考、創意和技術
得其中之二者就可以佔一席位;
筆者認為武學大師李小龍至少得其中之三。
我們只需要接觸任何一位重視「品味」的藝術家,
就必然會發現他們非常歧視品味低劣的作品;
文人相輕,自古已然,藝術家自不例外,
當然有可能只是心裡歧視,口裡不便公開說。

「歧視蕪,尊重菁」,再加上「歧視惡,尊重善」,
擇善固執,和無知、偏見、愚蠢及虛偽劃清界線,
人類的精神和道德文明才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高瞻遠矚,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任何機構一旦做相反的動作:「尊重蕪,歧視菁」,
「尊重模糊的概念,歧視清晰的定義和思考」,
「尊重腐朽的一年樹根,歧視十年樹木和百年樹人」,
自然會每況愈下,今不如昔。
我們又見證到一個現象,就是:
當一個人體格強健,但智力不足,或者智慧不足,
當一個人只不過是偏才,但卻認為自己是通才,
當一個人堅持愚昧,堅持自己只需要半桶水的思考能力,
但又期望得到別人的尊重,
當一個人鬱鬱不得志,願意出賣良知來達到「成功」,
往往會把心一橫,樂於獻世,為虎作倀或者助紂為虐,
甚至為了「幾蚊雞」移情別戀新世界,
隨即變臉,擁抱莠和蕪,人格品德垂直下跌!

Few  people  can  be  happy  unless  they  hate
some  other  person,  nation,  or  creed.
( Bertrand Russell )

問題當然不只是如此簡單,
很多教育機構和宗教機構表面上並不反對去蕪存菁,
但是他們選擇了讓蕪和菁的定義變得模糊和曖昧,
而且拒絕批判,因為他們認為定義蕪和菁是他們的自由。
他們不但拒絕歧視罪惡,甚至拒絕仇恨罪惡,
認為仇恨是壞的情緒,認為仇恨不符合仁慈的信念!

換言之,他們決定對人類的理性「半尊重」,
或者「有選擇性地尊重」,
例如對科學尊重,對批判思維的不尊重,就是他們的選擇。
也許這就是近世紀人類的精神和道德文明難以寸進的主要原因。

Whoever  wants  music  instead  of  noise,
joy  instead  of  pleasure,  soul  instead  of  gold,
creative  work  instead  of  business,
passion  instead  of  foolery,
finds  no  home  in  this  trivial  world  of  ours.
( Hermann Hesse )

歧視,有可能和品味有關,但肯定是一種勢利的行為。
如果有人對我們說「他一生人最討厭歧視」,
那麼我們可以肯定他一定是一個概念模糊兼且虛偽的人,
但並不表示他做人的其他方面有任何問題。
很多人都不知道「歧視根本不是問題的關鍵」,

「甚麼應該歧視?甚麼不應該歧視?」才是問題的關鍵。
堅持歧視,就必須有可以公開讓人批判的原則!
應該有膚色歧視嗎?應該有階級歧視嗎?
應該有宗教歧視嗎?應該有服飾歧視嗎?
應該有性別歧視嗎?應該有性傾向歧視嗎?
歧視是一種否定,否定當然需要理性,
需要有充分的理由,需要批判和接受批判!
不少人連「歧視」這個課題都未思考清楚,

就以為自己有能力去為民請命,自然醜態畢露。
智力不足的人紛紛在香港晉身議員,
乃 1997 年後香港政壇之怪現象。
不願意入鄉隨俗,遵守別人的文化和生活習慣的遊客,
被當地人歧視,完全合理,
誰說袋裡有兩個臭錢來香港消費的遊客,
就可以橫行霸道,橫衝直撞?
就可以隨時隨地在香港街頭及地鐵內讓小孩大小便?
甚麼叫做尊重當地人?
香港人一向逆來順受,本土意識薄弱,
常常被人溫水煮蛙而懵然不知,
再加上部份需要匡智的議員助紂為虐,
所以「自由行之慈父」得以玩弄港人於掌上。
河山污濁出刁民,如果遊客不願意入鄉隨俗,
如果議員及市民質素依然有如一年之樹根,
的確令人擔心社會矛盾將會變本加厲,
貧富懸殊越來越厲害,人與人之間關係更難修補。

愚昧者不懂得思考甚麼叫做「理性和務實」,
但卻往往喜歡用「理性和務實」來做口號,
喜歡「隱惡揚善」這種保護蕪的罪惡。
試問如果社會上沒有一個「批判平台」,甚麼叫做理性?
甚麼叫做有價值,有建設性的爭議?
一個「批判平台」重視理性,重視務實,
所以必然歧視罪惡,歧視無知和愚昧

歧視一切由無知、愚昧、半桶水思維所帶來的罪惡
歧視平庸的人和歧視平庸,絕對是兩回事;
歧視愚蠢人和歧視愚蠢,亦絕對是兩回事!
一個「批判平台」絕對不會歧視平庸的人,
亦不會歧視愚蠢人,雖然他們多數沒有機會參與。
個「批判平台」只會歧視沒有公德心的人,
絕對不會歧視愚蠢人,因為愚蠢人有可能會發奮圖強,
因為愚蠢人熱衷於從事超乎自己能力的工作,
只要不去害人,不駕駛交通工具,不誤人子弟,
愚蠢是他個人的選擇,與我們無關。

除非────────除非愚蠢人從事公職,
除非愚蠢人從事會影響世道人心的工作!
那麼,從公眾的利益出發,
我們既歧視愚蠢人的愚蠢,也歧視愚蠢人,
因為愚蠢人往往會堅持先入為主想法,
會有預定的立場,會有個人利益的考慮,
結果他們的人格和思考能力都逐漸下跌。
所以我們必須和愚蠢人保持一大段距離,
以策人身安全及避免自己的思考能力下跌。

同樣,很多人都不會去思考:
1.  人應該尊重一些甚麼?
2. 「尊重」這行為,是永恆的真理嗎?
還是需要因應「事件、情況和對方的人格」而定?
3.  尊重事件和尊重人的底線在甚麼地方?
不去思考「尊重」這個課題的人,
當然不會知道「尊重既可以是明哲保身,

亦可以是助紂為虐,並不一定代表有禮貌」。
所以我們見到社會上不少只懂得半桶水思考的人,
只懂得尊重人數,尊重發言人的面子,
尊重發言人的職業、薪酬、社會地位,
遠遠超過他們對真理或者對人格的尊重!
我們當然應該有階級歧視,
但必須以智慧或者人格來劃分階級!

人類口裡的眾多價值values
往往並非「有還是沒有」的問題,
而是這些「價值」排列次序的問題。
所以有些教徒會用行動證明瑪門的價值在神的價值之上,
有些教徒會擁抱和諧及和平,說服羔羊讓豺狼得寸進尺,
甚至自告奮勇,做神和魔鬼之間的中保,
希望神和魔鬼能夠互相尊重,不要彼此歧視,
如此就可以為人類帶來和諧、仁愛、喜樂,和平。
這些教徒,的確比神和魔鬼更偉大,
而他們當然傾向於「彼此造就」,對不對?

有些教授、學者、老師會用行動證明
「面子和輩份的價值,遠遠在真理的價值之上」,
所以要先尊師後重道,次序絕對不能倒轉。
魔鬼原來不一定是在細節之中,
而是在某一些人的價值排列次序之中!

Some  of  us  realize that  kind  people  who  witness
evil  perpetrated  and  remain  as  silent  bystand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kind.  But  few  of  us
recognize  that  kindness  without  necessary  wisdom
is  never  a  universal  virtue  and  may  even  be  an
unwitting  or  ignorant  accomplice  of  evil.
People  who  don’t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faith
will  resort  to  beliefs,  convictions,
verbal  aggression  via  authority  instead  of  debate,
cooperation  with  an  evil  system,
or 
even  violence  to  defend  their  core  values.
( Jason Ling )

其實「甚麼人應該尊重?甚麼人不應該尊重?」
「怎樣的意見應該尊重?怎樣的意見不應該尊重?」
是問題的關鍵。
尊重是一種肯定,肯定當然需要理性,
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同樣需要接受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否則需要匡智的人會指出,
我們應該尊重希特勒,因為他是納粹黨的首領!
我們應該尊重希特勒的手下,因為他們忠心耿耿,
因為他們遵守法律,嚴謹執法,維持社會治安,
因為他們充滿正能量,身體健康
,身心愉快,
因為其中有不少人是好父親、好上司、好下屬、
好的德國公民,甚至是好的教友和值得信賴的好朋友。
忠心耿耿,聽從上級的命令,難道不是美德嗎?
他們在戰場上殺了敵人之後,
回家會擁抱自己的兒女、甚至家中忠心的狗和貓!

我們不需要同意他們一切的思想和行為,
但我們應該尊重納粹黨人!
畢竟,聖經說要愛我們的仇敵,又說不要論斷人,
所以這世界有「拒絕批判、不需要智慧」的仁慈!
而且良善正直的耶和華已經指示了他們走正路,

否則當年二次大戰的後果可能更嚴重。

「耶和華是良善正直的,所以他必指示罪人走正路。」
《詩篇 25:8》

Hell  is  Truth  seen  too  late.
( Thomas Hobbes )

Have  I  now  become  your  enemy
by  telling  you  the  truth?
《Galatians 04:16》

所以懂得思考的人明白 [判斷/分類] 的重要性,
明白「教育」和「教書」的分別,
明白「信仰」和「信念」的分別,
明白「謙卑」和「謙虛」的分別,
明白「通才」和「偏才」的分別,
明白「以人廢言就是鄙視理性」,
明白必須將人和他的思想分開來批判;
而愚昧或者驕傲的人則拒絕任何 [批判/批評]:

Ignore  the  opinions  and  criticisms  of
mediocre  people  unless  you  are  one  of  them.
Do  not  ignore  the  opinions  and  criticisms 
of  the  wise  or  significant  others.
Take  into  careful  consideration  even  their 
slightest  opinions  in  areas  of  their  expertise.
Inability  to  classify  opinions  is  either
a  sign  of  arrogance  or  a  sign  of  mediocrity.
( Jason Ling )

尊重一個人絕對不等於尊重他的思想,
我們可以尊重一個愚蠢人,但亦要同時歧視他的愚蠢,
否則就是欠缺了「真和誠」,損害了自己的人格。
舉例言之,平庸,甚至愚昧的人看了這篇文章之後,
自我感覺不良好,甚至非常惡劣,常常做惡夢,
那麼我們是否應該尊重他們的感覺?
一個人賄賂慣了、權力大了或者度橋成功率高了,
就會產生「人人有價,可以收買」的錯覺,及唯我獨尊的感覺,
那麼我們是否應該尊重他們的感覺?

為了尊重別人而虐待自己,排斥理性,絕對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可一不可再,甚至一次都嫌多。
一旦愚蠢人要求幫忙,亦需要考慮是否拒絕:
Help  a  fool  when  he  is  in  trouble,  and  he
will  remember  you  when  he  is  in  trouble  again.

我們可以對愚蠢人和氣及謙遜」,
但一旦愚蠢人擁有影響力,甚至政治權力,
我們就絕對不可以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和氣及謙遜」!
社會上思考能力不足而又自負的人有很多,
在這個複雜的世代要堅持自己的人格,
朋友歸朋友,影響世道人心的思想歸思想。
堅持人格的人必須具備明察秋毫的思考能力,
謂意圖面面俱圓,希望到處都是朋友。

If  you  want  to  make  someone  hate  you,
explain  to  them,  logically  and  politely,
why  they  are  wrong.
( J. Baylock )

香港的傳播媒介一向勢利而不自覺,
他們傾向於「尊重」社會地位、名氣、權力或者財富,
多於「尊重」理性和思考,
所以他們會分配更多的言論時間給那些人。
別有用心的傳播媒介,
更加會訪問一些意見和媒介相同的市民,
不論那一些意見是否經得起批判。
總之,相反的意見都刊登就是公平,
垃圾和珍珠放在一起就是公平!

不同的意見可以有對錯之分,可以有好壞之分,
但由於沒有一個「批判平台」來篩選,
由於沒有台上裁判和台下評判來制止小人,
愚蠢人和社會上既得利益的霸主,
認為他們的意見和有腦的人的意見,
至少都應該有同等的價值。
經不起批判的道理就是:

「唔理你同唔同意發言人的意見,都應該學識甚麼叫做尊重。」
就是差在不敢公開說
「我們歧視科學,因為科學不公平,不包容!」
只有一個「批判平台」才能讓理性抬頭挺胸,
不必再受平庸者的歧視,
不需要再臣服在社會地位、名氣、權力、財富、
人數和制度等種種隱蔽式的暴力之下。

Mediocre  minds  usually  dismiss  anything
which  reaches  beyond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ld )

Any  fool  can  criticize,  condemn  and  complain
and  most  fools  do.
( Bejamin Franklin )

Stupidity  does  not  consist  in  being  without  ideas.
Such  stupidity  would  be  the  sweet,  blissful
stupidity  of  animals,  molluscs  and  the  gods.
Human  stupidity  consists  in  having  lots  of  ideas,
but  stupid  ones.  Stupid  ideas,  with  banners,
hymns,  loudspeakers  and  even  tanks  and
flame-throwers  as 
their  instrument  of  persuasion,
constitute  the  refined  and  the  only  really
terrifying  form  of  Stupidity.
( Henry  de  Montherlant,  Notebooks,  1930-44 )

不喜歡思考或者思考力接近平庸的人有兩類:
一類由於自己擁有權力或者江湖地位,常常說很多廢話,
成為愚樂圈裡眾多「鼎你個廢」的成員之一,

另一類對自己能夠果斷地立即採取愚昧的行動覺得十分驕傲。

From  a  biological  point  of  view,
diversity  provides  us  with  lots  of  different  ideas,
but  only  the  better  ideas  will  be  selectively  retained
and  will  allow  species  to  survive  in  the  future.
Clever  people  understands  the  importance  of  having
good  ideas  capable  of  withstanding  critiques;
mediocre  people  are  proud  of  carrying  out  their
mediocre  idea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 Jason Ling )

問題是愚蠢人往往會認為自己是一個不會進步的人,
所以會將他的自我和他自己的思想掛鉤,
但這是愚蠢人的權利,也是他們自己的問題,
「批判平台」並無責任矯正愚蠢人的錯誤,
而社會亦沒有責任承擔他們的愚昧。
當愚蠢人在一個全智民參與的「批判平台」上自取其辱之後,
就會學習到必要的沉默」。

不少宗教方面的人士認為,
應該用包容和仁愛的心去「教育」年過五十,
自負、而事實上又需要匡智的成年人。
這個建議無疑是癡人說夢,緣木求魚,
因為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建議不切實際。
只有用一個公開、有裁判的「批判平台」,
才可以迫他們選擇到底站在擁護平台的一方,
還是反對平台的一方,與理性為敵。

佛不度無緣眾生,因為選擇愚昧畢竟是個人的自由!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I  am  amazed  at
your  stupidity,  but  I  will  defend  till  your  death
your  right  to  be  a  fool.  I  will  also  defend  till
my  death  my  right  not  to  listen  to  a  fool,  and
also  my  right  to  protect  the  society  from  the
actions  of  fools.
( Eriatlov )

Promoting  an  attitude  of  willingness  to
listen  to  stupid  ideas  is  not  democracy.
It  is  either  the  strategy  of  a  hegemony,
or  just   time-wasting  foolocracy!
( Jason Ling )

由於歧視愚蠢,由於理性和思考擁有最高的地位,
所以從理性和思考的角度來看,
筆者的「批判平台」是一個由上而下  top-down  的平台,
和一般市民心目中的平台不一樣。
香港仍然有不少人認為,
香港人只需要一個有公信力的傳播媒介,
就已經算是善用了言論自由,視野未免流於淺窄。
如果沒有「批判平台」的存在,
一旦遇上了複雜的意識形態及道德方面的課題,
就容易出現各走極端,最後各人依然堅持己見的現象。
因為各方面的「道理」往往都有部份真、部份假。
難道「部份真、部份假的道理」可以綑綁式地推銷嗎?
難道「道理」的真假又是用投票來決定嗎?

如果沒有「批判平台」來篩走質素低劣和真假混合的意見,
那麼我們又是否可以用投票來決定誰可以做醫生?
尤其是那些口裡說和諧,但討厭批判的人,
很容易就在「批判平台」上露出了他們虛偽的真面目!

參考:《批判平台》(二) 

當我們明白了「批判平台」的道理之後,
我們就知道在任何議題上劃分大眾和小眾」,
絕對是思考上一個嚴重的陷阱,因為真理絕對和人數無關,
真理絕對不會理會「大眾還是小眾」,
換言之,「大眾還是小眾」根本就不是問題的關鍵。

由於「批判平台」歡迎社會上所有真正的精英參與,
拒絕所有和思考能力無關的因素,
例如社會地位、權力,財富、銜頭和名氣……,
亦和互聯網的世界一樣,不受性別和年齡的限制,
只重視說理和思考,只尊重思考能力,只尊重高尚的道德,
完全破壞了俞琤小姐所說「無大無細」的理論基礎。

所以筆者的「批判平台」從平等、公開的角度來看,
是一個由下而上  bottom-up  的社會工具,
真正地尊重社會上所有「有思考能力」的市民的意見!

Alain  de  Botton
A  kinder,  gentler  philosophy  of  success

「歧視和尊重」的批判雖然並不複雜,
但卻是一個重大的課題。
因為「歧視」的抽象意義是分割和撕裂,
即使「歧視」僅僅是在思想方面,亦代表不和諧。
在不喜歡真理,重視面子的人心中,
在思考力不足、自以為仁慈的人眼中,
他們會將個人的「歧視」改了動詞,說只是「鄙視」而已。

他們認為「歧視」更加是不友善的心態,
因為容易導致人際關係的破裂,
因為他們認為人際關係比真理更加重要。

他們絕對不會發現「歧視」可以是一種「品味」,
可以是文明進化的原動力。
「尊重」代表多樣及多元的和平共存,
讓人類可以和諧共存,甚至共襄盛舉。

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告訴我們:
「尊重」必須實施在高層次之上,
凡是沒有門檻的尊重,低層次的尊重,
往往會產生醜陋和每況愈下的惡性循環,
將「虛偽」提升至人類普世價值的地位。
人類社會中法律的存在,一切專業的門檻和考試,
根本就是融合了「歧視和尊重」這個概念!

「歧視和尊重」這個課題,
一向都是政客智力的試金石,
是測試虔誠教徒的智力和高層次虛偽的優良工具。
讓欠缺嚴謹思考訓練或者思考力不足的人發言,
既可以說是尊重弱智者的行為,
但亦同時是歧視有思考能力的人的行為。
由於政治並非專業,
香港議員的「弱智行為」,蠶食理性討論空間!

[後記]

2014-12-05 立法會中,有兩位思考力不足的人發言:
民主黨議員黃碧雲在強調民主黨「對任何形式的歧視反對」,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亦反對「歧視弱勢社群」,
但並沒有指出政府和香港的地產霸權如何合作,
加劇貧富懸殊,達到「歧視弱勢社群」的效果。
這對孖寶完全反映出民主黨的思考能力!
亦可能反映出香港依然是一個半理性的社會,
根本還未有能力成為一個「理性的社會」。

泛民建制聯手反對「港人優先」動議
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12-05-2014/19924

不少有良知和有正義感的人,由於種種原因,
例如有少許成功或者有少許名氣就躊躇滿志,
自我感覺良好,過度自負,目光淺窄,
不懂得對真理謙卑,不懂得自我批判,
傾向於死讀書,傾向於好學但卻欠缺了根源思維的訓練,
所以即使是教授亦不一定培育出足夠的思考能力。
一個天真的兒童有可能會擁抱私怨和偏愛,
但是一個天真的成年人就不可能擁抱私怨和偏愛,
因為我們知道這是詭詐和虛偽!
一般人都忽略了君子之中也有擁抱私怨和偏愛的妖,
讀書人之中亦有詭詐和虛偽,
這些詭詐和虛偽的蛋頭,肯定是「偽知識份子」。

We  can  always  learn  more  about  a  man’s  integrity
and  thinking  ability  from  his  errors  and  pretexts
than  from  his  virtues.
( Jason Ling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