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甚麼?》(五)

[ 講究實際,尊重幻想 ]

「講究實際」是人類為求生存而擁有的天賦才華。
一般人從來都不去思考甚麼叫做「講究實際」,
誤以為凡是抽象的東西都不切實際,
所以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的「假說」不切實際,
而哲學更加不切實際。
一般人思考能力未夠班的人,
當然不可能明白思考能力中的「理性」及「抽象思維」,
都「講究實際」,因為它們的目的是「迫近真理」。
凡是目的是「迫近真理」的東西,怎可能不「講究實際」?

Those  who  love  truth  ponder  about
great  and  practical  ideas,
great  and  practical  thoughts.

由於我們中學的課程裡往往欠缺了哲學的訓練,
老師講授和科學有關的科目時,
又有意無意地輕蔑科學歷史和科學哲學的探討,
終於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
令一
般人認為「哲學不切實際」的想法根深蒂固!
事實上「理性」及「抽象思維」,
都是歸功於「講究實際」的哲學家和科學家:
哲學家經過漫長的歲月,
一代巨人站在前一代和同輩巨人的肩膀上,
努力不懈地創造出人類精神文明。
科學家則經過多個世紀的共同努力,
依賴「真」和「誠」的科學精神,
依賴「互為主觀、互相批判、訴諸實驗」的方法,
努力不懈地創造出人類科技文明。

參考:《哲學是甚麼》 《科學世界》(三)

創意思維也是人類的天賦才華,
來自人類的 [ 幻想 fantasy / 想像 imagination ],
是人類遺傳基因之所以優勝於其他生物的地方。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亦不是僅僅為了傳宗接代,
不明白為何會有人認為 [幻想/想像] 不切實際?
站在教育的角度來看,
創意思維能夠滿足了人類的 [幻想/想像] ,
根本不應該受到歧視。
創意思維雖然看似抽象,但不應該用抽象來形容,
因為抽象這個詞彙已經被數學和科學霸佔了,
成為了清晰的形容詞。
為了避免文字溝通上的模糊,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創意思維只能夠說是幻想或者想像。

[ 創意思維  creativity ]

理性及抽象思維「講究實際」,目的是「迫近真理」,
所以必然受制於邏輯批判及實驗結果。
創意思維則可以天馬行空,發想無端,
源於尚未知來源,和邏輯無關的直覺和靈感,

只受制於人類對美的感受,
甚至只受制於一小部份人對美的感受。
所以創意思維在古代往往出現在音樂、繪畫、雕塑、
建築、生活用具、文學、戲劇,和其他藝術作品之中。
創意思維去到現代,就增加了電影這種新穎的表達方式。

[ 從新定義講究實際 ]

由於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影響整個社會,
凡是能夠賺錢的事物,都列入「講究實際」之內,
所以一般人心目中的「講究實際」,就是能夠賺錢!

如果設計可以賺錢,
如果設計加上心理學和廣告可以賺大錢,
如果設計加上心理學,再加上廣告宣傳可以賺大大錢,
那麼誰還敢說從事設計不切實際?

如果說做義工不切實際,做善事不切實際,
做「慈善」事業不切實際,
一旦從事管理低廉義工的「慈善」事業可以賺大錢,
那麼誰還敢說從事「慈善」事業不切實際?

如果說公義和道德不切實際,而且不能夠量度,
那麼在不重視公義和道德的國家之中,
「維穩費」是否能夠反映出公義和道德的最起碼價值,
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

如果發明可以賺錢,
如果科技應用在發明之上可以賺大錢,
那麼誰還敢說從事科技應用不切實際?
不少所謂造福人類的發明,
雖然產品的用途也許是節省人類的時間,
也許是令人類生活得更舒適,
也許只是令發明者及享用者都覺得「過癮」,
[ 註:過癮是一個極度傳神的廣東話詞彙。]
也許可以讓懂得運用時間的人更有效地利用時間,
但有時產品只不過是令不懂得運用時間的人更加懶惰而已。
所以我們也許可以提出這樣的「弔詭」說法:
勤奮地去思考和研究如何發明「可以令人類懶惰」的物品,
是人類所有偉大發明的根源!

一般學生心目中的「講究實際」,
和大部份校長及教師心目中的「講究實際」完全相同,
就是「考試成績」;

一般讀書人心目中的「講究實際」,就是文憑和學位;
一般出來社會工作、有「上進」的人,
他們心目中的「講究實際」,
也許就是付出時間進修有助謀生的種種學問。

無論是一般學生或者是一般「上進」的市民,
除非曾經有老師循循善誘,
或者在學校時選修過和思考有關的課程,
否則願意付出時間去學習如何「思考」的人,有如鳳毛麟角。
根據  Dr.  Fareed  Zakaria  的看法,
訓練學生獨立「思考」,是美國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
當然他似乎故意不提或者忽略了「掠奪全球人才」,
包括管理及創意人才 [通才],及科技人才 [偏才],
更是美國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

Dr. Fareed Zakaria
Glob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懂得讓學生「擴闊視野」的老師和家長為數不少,
怕執輸家長尤其多,
可惜識貨的老師和家長稀少,
所以他們不知道訓練「思考」,「加深視野」,
學習廢話少講,才是贏在起跑線上!
究竟有多少人願意花多少錢來「擴闊膚淺的視野」,
是一個教育經濟的課題。

很少人明白,
父母最重要的教養責任,首先是從父母人格而產生的家教,
其次是重視「思考」及選擇重視培育「思考」的學校。

參考:《贏在起跑線上》

Comments are closed.